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鄂尔多斯创新治沙模式 筑牢黄河“几字弯”生态屏障

2025年09月15日 19:48:50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王晓瑞

秋日的鄂尔多斯,沙海披绿,生机盎然。近日,笔者走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杭锦旗多个治沙示范区,见证这座沙漠之城如何通过创新治沙模式,让昔日黄沙换上“绿衣裳”,筑牢黄河“几字弯”生态安全屏障。

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区,沙漠沙地占总面积的48%,生态环境脆弱。多年来,当地探索出“三柳”固沙、光伏治沙、锁边护河等多项可推广的治理模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在达拉特旗昭君镇巴音色古楞嘎查,黑赖沟孔兑综合治理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创新采用“三柳”固沙体系,临水栽植耐盐碱柽柳与雾柳打造消浪带,沙丘基部配置旱柳胡杨混交林构筑固沙屏障,沙丘顶部运用“沙柳网格+芦苇沙障”构建防护网,形成了立体分层的生态防护系统。

B3EC8040-FC0B-4E30-B90B-AD23FF91F0CE.png

“这条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是生命线。”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工作站站长曹军指着脚下的穿沙公路感慨道。1998年通车的锡乌公路开创了“以路治沙、分割治理”的新路径,其经验已入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典型案例。如今,在恩格贝镇8.5公里“以路治沙”示范区,修路与治沙同步推进,有效降低了风速,固定了沙丘。

9D9F3399-8BB7-4B0A-A2D1-1AD7E044DC31.png

在昭君镇柴登嘎查,“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板上发电、板下固沙”的模式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据基地工作人员杨超介绍,目前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带已批复光伏指标3979万千瓦,其中1002万千瓦已建成,有效治沙60万亩;全部投产后,治沙面积将突破250万亩。

FA42EF6B-087E-4D36-B789-DFD906874CCB.png

沿着黄河岸边前行,杭锦旗独贵特拉镇沙日召嘎查的库布其北缘锁边林带宛如一条绿色长城守护着母亲河。这条规划总长420公里、平均宽3公里的绿色屏障,已让库布其沙漠“绿进沙退”平均8.6公里,近10年向黄河输沙量减少约3亿吨。预计2025年底全线完工后,将与阻隔带、光伏治沙带形成“三带并行”的生态防线。

这些治沙实践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通过“以工代赈”等方式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如今的鄂尔多斯沙区,风沙止步于绿色防线,希望生长于沃野之上,正在持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尚瑞琳
  • 黄河
  • 鄂尔多斯
  • 治沙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