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思路

2022年04月24日 15:18:07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作者:谢华平

党的十九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乡村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活跃县乡经济、丰富县乡产业、提高农民收入的新机遇,也是促进产业融合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新动力。如何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开拓进取。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做好特色产业。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首先,不能忽视创业车间具体位置和产业选择,要梳理本地资源禀赋,细分特色内涵;其次,要深入分析自然地理、空间区位的特点和优势;最后,要盘点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亟待开发的存量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的产业发展宏观政策和当地产业发展具体规划,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已有技能的支撑作用,不断掌握技术的更新变化,精准分析产业的市场定位,抓住特色之魂,深耕特色产业沃土,使返乡创业创新农民工成为熟悉产业、了解市场、善于研究、精于技术的新型经营主体执牛耳者。

农业创业投资大、回报慢,创业者更需要团队的支持。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新经营主体组织体系,可通过承包、租赁、入股、联合经营等多种经济合作形式,创办家庭农林场、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社、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与其他经营主体合作组建现代经济组织形式,开拓创业空间;通过发展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培育产权明晰、利益共享、灵活有效的经营共同体。

全国各地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应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与产业之间的纽带,推陈出新,不断开拓面向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品味喜好的群体的产品市场,赋予产业和产品以深厚的的文化内涵,提高产业文化价值;探索地方优秀文化符号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点,讲好地方故事,打造新产业,拓展高层次消费市场,创造性保护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利用科技创新,赋能特色产业。利用返乡农民工的信息资源和市场敏感度,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采用新研发的农源性产品以及以农业副产品为主的技术,在生物制药工程、医美工程、服装工程等与人体密切接触的领域开拓市场,提供优质原料供应。加强现代食品与营养产业的技术研发,特别是富硒农业、有机农业技术的研发,开发纯天然有机食品,引领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鼓励年轻农民工、特别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农民工,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对产业生产流程、生产环境、装配等全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结合当地产业优势,与时俱进,改进更新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节能方式,逐步实现产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统筹产业资源,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减少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强调大数据在市场分析、客户群体分类上的作用,寻找产品的精准消费人群。加大对实时监测和溯源的融合,讲好质量故事,利用新媒体做好产品传播传输工作,树立良好的特色产品品牌形象,创新产品用户自觉回访、回联的模式。

鼓励返乡农民工将电子商务技术灵活运用于农产品的供应、流通等环节,有效打通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基地到消费者、从农村到城市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奇经八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地方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特色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畅通城乡经济内循环。

运用信息技术,推动特色产业服务业的新型发展。鼓励返乡农民工利用5G技术、云计算等信息大数据技术,创办或带动农村劳动者创办信息化服务企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准确预测市场动向,推动特色产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特色产业服务的时效性。

充分调动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热情,结合地方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生活等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地方数据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养老资源、医疗资源等,打造线下服务中心,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提供家庭养老、教育、医疗等咨询服务。

利用返乡农民工对城市休闲理念的理解和休闲方式的熟悉,鼓励他们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和地域文化资源,发展有文化韵味的休闲农业、文化农业,把文创与生产、艺术与生活、科技与自然等结合起来,吸引城市休闲人群;利用“农民丰收节”及其他民俗节日,举办农产品展览、农业生产体验等活动,吸引城市生活的人们观看农耕仪式文化、体验农业生产;建立农业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线上线下平台,宣传中国传统的农业之本思想和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加强多元化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工企业家。地方政府要与各类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多方合作,整合优势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的资源,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专业化培训;设立创业实训基地,提高受训人员的实操能力;加强与市场调研咨询部门的联系,获取市场信息和用户体验数据,及时调整产业产品,提高创业成功率,培育新型农民工企业家。强化培训跟踪服务,为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前、创业中的各类资讯信息指导,扶上马送一程,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返乡农民工信息库,详细掌握返乡回流农民工的规模、结构、创业意愿、创业项目进展及遇到的瓶颈和挑战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动态化管理,及时提供政策支持信息及解读咨询服务,提供相应的保险和社会保障。

定期组织返乡创业人员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会,搭建良好互动的平台,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地方政府可以组织已退休的各行各业专家,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所必备的专业技术、财务知识和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的指导。鼓励将返乡创业成功人士纳入村级管理层,担任职务,激励和带动更多人返乡创业。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大诸流村王庆敏弃商回乡担任党支部书记,整顿濒临瘫痪的党组织,解决群众的热点问题,因地制宜地探索了一条现代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总之,农民工返乡创业,不是简单地把城市的产业生产基地或仓储基地搬到农村广大空间,而是在坚持以“农”为核心的基础上,把现代化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引入农业生产管理,把科学技术研发合理投入农源加工产业,把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环保理念带入农村,借助高科技和信息化技术,赋能地方特色产业,打通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责任编辑:朱俐娜
  • 创业
  • 技术创业
  • 三农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