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五航工程”助力打造产城融合“活力市”

2022年03月15日 09:43:52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 郭文治 李彤彤

2021年7月3日,昆山市周市镇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文艺汇演,组织举行百名新党员入党宣誓、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

昆山市周市镇党委供图

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牢牢牵住党建引领“牛鼻子”,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部署要求,紧扣镇“十四五”目标,大力实施以“红周”为核心的“五航”工程,为助力打造产城融合“活力市”注入强劲的红色力量。

政治领航工程

周市镇突出补钙铸魂,在强化政治领航中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

坚定执行政治路线。坚决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决当好“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忠实践行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坚定执行政治路线的重中之重,常态化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落实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紧扣经济发展、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任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访调研。

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十个坚持”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持续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平台,充分发挥党校、党性教育基地、新媒体平台等作用,为党员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贴近需求的“理论大餐”,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深压实政治责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开展政治监督护航行动,以监督发力,打好摸底数、防风险、促发展的组合拳;建立健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四责协同”机制,持续开展全面从严治党评审联动,打造管党治党责任共同体;综合运用巡视巡察结果,开展质效评估,以整改实效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深入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政治体检”,确保政策落实“不跑偏”“不散光”,切实助力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组织引航工程

周市镇突出固本强基,在强化组织引航中把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落实到基层。

推动基层党组织“双创两提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研究制定党支部“双创两提升”建设体系,探索党支部星级评定、晋位升级机制;探索创建“双强五好”两新组织党组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全面推广“行动支部”工作法,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等方面,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在第一线、行动在第一线、争先在第一线,在各领域推出一批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先锋行动支部。

推动党员队伍拓源提质。坚持政治标准,着眼优化结构,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从高知识群体、优秀青年、产业工人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为高质量发展储备骨干力量;坚持从严治党,常态化高标准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有序推进党员分类管理评议机制;开展党员档案普查,稳妥有序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和违纪违法党员处理工作;提亮党员先锋力,推深做实党员先锋实践,常态化开展“两优一先”和“红周先锋”评选及党员亮身份、亮技能、亮行动“三亮”活动。

推动党性教育走深走实。结合实际研究教育载体,探索创新喜闻乐见、直抵人心的方式方法,持之以恒抓实抓好各项党内政治教育活动。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纳入党员教育培训必修课程,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链接用好本地特色载体,培育选拔宣讲骨干,组建优秀讲师队伍,制定“红周之旅”线路,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完善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长效机制,推行“学习+实践”模式,组织开展“我为党建献一策”等主题活动,将党员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先锋启航工程

周市镇突出选育管用,在强化先锋启航中把践行党的宗旨使命落实到基层。

抓好选任,优化队伍结构。深入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乡共管”机制,切实增强“三项机制”的穿透力和引领力,开展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分级晋升、转岗等工作,研究优秀辅助岗位人员晋升渠道,用好《周市镇工作人员待遇晋升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正向激励措施;通过育马、识马、赛马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做好分析研判,选优配强中层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大党务业务复合型干部的选拔配备力度,完善党务干部专业化管理。

抓好培育,提升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大基层党组织书记培养力度,采用专题培训、青蓝结对、对标找差、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一批能力过硬、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党组织带头人,培育一批示范党组织和一批知名党组织书记;深入推进“红周智航”干部教育培训,落实公务员“践悟学堂”学习制度、“公璞”计划,建立“周玉”工程干部队伍建设品牌,抓好年轻干部、专业干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培训模式,在教育培训中识别、储备、提升优秀干部。

抓好管理,强化队伍作风。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深入推进镇管干部系列考核工作,将考核机制贯穿干部职业生涯全过程,用好综合考核信息化管理平台2.0版,做好全年综合考核各项工作,进一步实现奖优罚劣;在全面完成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全覆盖工作基础上,用2年时间完成所有镇管干部档案专审;继续开展担当作为好干部、突出贡献奖评选,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强化干部日常监管,开展新一轮干部、企业、社团兼职任职情况排查。

初心远航工程

周市镇突出党建引领,在强化初心远航中把彰显党的为民情怀落实到基层。

培育“红周示范点”。以“点上出经验、面上求突破”为总体目标,以培育各领域“红周示范点”为抓手,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蝶变跃升;坚持力量向示范点集中、资源向示范点集聚、政策向示范点倾斜,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先进典型;两新领域结合产业特点重点培育“初心如炬—枢纽型”行业党建联盟示范点,以“红三角”为基础,扩大周市镇民营企业党建联盟的朋友圈和影响力,助推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深度融合。

打造“红周精品线”。聚焦镇“十四五”期间产业提质、基建提级、乡村提档、民生提优、文化提能、治理提效六大行动,在培育“红周示范点”基础上,把打造“红周精品线”作为推动基层党建全域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心布局、科学谋划,将全域优质党建资源连点成片、串珠成链,形成乡村振兴共富线、基层治理和美线、数字经济创智线等6条“红周精品线”,以全域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共同富裕,打造一张赓续红色血脉、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党建金名片,绘就基层党建“红周矩阵”全域图。

画好“红周同心圆”。持续擦亮党建为民底色。全域覆盖“全网融合”工作模式,以小网格、大服务为主线,充分发挥“周小白”网格巡查车、巡查记录仪等作用,在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时为群众送去更多服务;打造“一支一品、两级共振”党建品牌体系,将党建品牌与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有机结合,提升为民服务质效;进一步扩大“‘红周到’十分钟党群服务圈”,把服务范围向为老助老、医疗健康等多方面延伸,完善党建、亲子、文体等六大类功能服务圈,织密老百姓家门口的党群连心网。

清风护航工程

周市镇精准监督执纪,在强化清风护航中把推进党的纪律作风落实到基层。

精准惩治腐败,用纪律规矩筑牢拒腐防线。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严格执纪、严肃追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就业创业、“三资”管理等领域,严查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吃拿卡要、徇私枉法等“微腐败”行为,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运用“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完善“信、访、电、网”受理处办机制,推进“三多”信访“清淤”,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精准融入监督,用体制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将履行监督与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深化监督体系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高质量监督促进高质量发展;强化风险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排查党建领域风险,找准腐败案件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用好纪检监察建议等有效方式,推动制定接地气、易执行、效果好的“小、特、精”制度,努力做到查处一个案件、总结一类规律、治理一个领域。

精准廉洁教育,用理想信念滋养精神家园。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开展“莲·舟护航”系列廉政教育,推进“莲·舟”廉洁文化品牌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发挥“鹿城清风”三级廉勤教育服务体系基地作用,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戒、警钟长鸣;用好周市镇家风家训馆阵地资源,注重家风家教家训,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提升“一单位一廉景”廉洁阵地有形载体,全面提升廉洁文化软实力,营造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氛围。

精准宽严相济,用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开展“正风肃纪深化”行动,把监督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重点任务和经常性工作,强化通报曝光;开展“营商环境清障”行动,聚焦重大产业项目进展、惠企政策落实、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等影响政商关系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切实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深入开展干事创业廉洁风险报备,加大容错纠错运用,做好澄清正名,推动形成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3月14日  第27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江苏
  • 昆山
  • 周市镇
  • 产城融合
  • 时政
  • 党组织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