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时代城市

陕西省:让生活垃圾分类“种子”生根发芽

2022年04月25日 15:35:28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现场。曲江新区管委会供图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海亮新英里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投放亭。

林飞摄

近年来,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行,全国多地纷纷通过更换分类垃圾桶助力城市更新,践行低碳理念。日前,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位热心市民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他以前对垃圾分类认识不深,经常“把任何杂物都扔进同一个垃圾桶”。而近几年,小区周边、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均被设置了四分类垃圾桶、智能垃圾分类房等,使他的环保意识大大加深,走上了自觉垃圾分类的绿色生活新路。

不仅是西安市,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一段时间以来,陕西省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办法落地,突破分类难点堵点。比如,宝鸡市首次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教学计划;咸阳市作为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以接地气的方法,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陕西,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居民绿色生活蔚然成风。

政策引领全面统筹

奠定垃圾分类指导基础

早在2019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该省各城市全面开展。

不仅如此,陕西省还先后实行了编发全省垃圾分类规划、印发标准导则、启动省级示范区建设、指导地市补齐设施短板等系列措施,使得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投放准确率等都有了大幅提升,全省垃圾减量成效初显。

“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系统工程。”谈及垃圾分类主要工作方法,陕西省住建厅城市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谈道,“先要扎实开展调研,确定支持政策,为下一步精准施策奠定基础;再结合省人大、省政协调研结果和相关建议提案,针对我省实际,确定规划先行、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资料发现,陕西省通过编制《陕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规划(2019—2025年)》《陕西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20-2030年)》,确定了垃圾分类工作目标;制定《陕西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支持各地市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启动省级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据悉,陕西省坚持“一个统筹、五个先行、三个保障”原则,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督促引导、加快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据了解,“一个统筹”是全部门统筹合力推进分类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五个先行”是全系统搭建垃圾分类的四梁八柱,坚持专项规划先行、省级试点先行、设施建设先行、标准规范先行、宣传引导先行;“三个保障”是从机制、资金、组织等各方面全方位保障垃圾分类工作行稳致远,推动垃圾分类大众化、精细化。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陕西省将加快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进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贡献。

加强省级示范区建设

推进垃圾分类形成新风尚

从2020年开始,陕西省已完成两批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2022年以项目为抓手,共推进18个示范区建设。

“同学们,你们知道暖瓶胆该被投入哪个垃圾桶吗?”这是西安市曲江新区第一小学某班进行的一堂“垃圾分类课”。在游戏互动环节,老师手里拿着一些生活垃圾卡片,上面印着果皮、易拉罐、塑料瓶等图案;面前摆放着三个垃圾桶,分别贴着“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个标志。随着老师提出一个个问题,讲台下的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若同学答对,老师则将卡片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作为第一批陕西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之一,曲江新区充分依托曲江大文化、大旅游、大文物优势,秉承“全面动员、全员参与”的工作理念,运用“硬件+软件”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社区垃圾分类示范特色模式,助推新时尚铺开传播面。

据了解,近年来,西安市曲江新区许多学校坚持教育先行,利用国旗下讲话、教职工大会、校园广播、电子屏幕、班会课、科技节、艺术节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普及教育;通过建章立制、宣传教育、示范引领,以教育带动学生,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牵动社会,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而另一个陕西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西安市莲湖区,则通过成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以创新分类模式为抓手的工作方案,确定了以宣教基地建设为核心,以创建示范小区为统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改善区域环境。

西安市莲湖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该区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是西安市首个秉承“参观+体验+共享”为理念的科普教育基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于2020年12月底启动运营。

这座科普教育基地由政策解读区、生活垃圾科普区、VR互动体验区、影视展示区、生态馆及手工科普教室等构成,系统展示了政府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规划、目标和措施,同时借助文字、图片、实物体验、VR模拟、电子图书、互动游戏、微型影院、手工教室等形式,以身临其境的场景式体验,提醒人们从科学的角度正视垃圾问题,践行垃圾分类、推动环境保护、共享城市之美,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此外,陕西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西安市长安区通过逐渐实现垃圾分类收运,制定长安区厨余垃圾车辆收集线路图,对城区厨余垃圾进行定时定点收集。在已初步实现垃圾分类闭环处理的基础上,长安区针对当前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集处理方面的短板,建立了长安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对全区机关、街办、企事业单位等产生的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进行定期收集和统一管理,并通过积分兑换奖品模式,调动各单位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

短板亟待补足

全民参与任重道远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陕西省垃圾分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部分城市仍有一些存在“混堆混放、混投混扔、混装混运”等违规情况的小区、企业。对此,陕西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各级执法队伍联动,探索实施“不分类不收运”机制,全面开展分类执法检查,切实发挥执法监督的处罚兜底作用。

针对收运处置各环节仍存在短板、项目推进不平衡、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区域及小区间差异较大、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陕西省有关部门通过夯实行业责任、坚持检查督导和市区执法联动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健全、完善分类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有效衔接、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在产业经济投资专家,环保观察员、志愿者邓之东看来,世界本无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让垃圾分类形成风尚深入人心,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学校、企业、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邓之东说。

其中,政府方面要成为主导者,加强认识,做好规划,建章立制,出台相应奖惩措施,让垃圾分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垃圾分类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可制定企业管理制度,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垃圾分类提出倡导和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可积极投身垃圾分类产业研究,促进垃圾分类形成产业,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邓之东表示。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有业内专家分析称,以陕西省为例,有关部门应强化政策营销沟通和垃圾分类基础教育,为生活垃圾分类和城市环境治理创建独特的话语体系;加快补齐垃圾回收处理的技术短板,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实际行动。此外,通过构建目标群体赋权和参与机制,鼓励居民参与到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中去,使居民更加主动地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4月25日  第14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陕西
  • 西安
  • 曲江新区
  • 垃圾分类
  • 生活垃圾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