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政和县:社区治理有温度 同心共书“家文化”

2022年08月29日 15:21:22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郑新钰、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南平市政和县建立“网格+警格”“一区一警”工作机制,民警常驻社区办公,充分延伸警务触角。

南平市政和县熊山街道宜和社区宜和佳苑小区推行“一杯茶”工作法,帮助居民调解纠纷化解矛盾。

“现在小区的服务和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通过微信小程序提出问题,马上就能收到反馈。”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宜和佳苑小区居民谈起小区的巨大变化时由衷感叹。

近年来,政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州考察时对社区工作提出的“三个如何”重要要求,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为导向,着力探索提升山区县城市治理水平路径,将党建与“家文化”深度融合,逐步形成组织全覆盖、资源共分享、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建好家园筑牢城市根基

“小区内配备了整洁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周边医疗资源齐全,我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幸福感也增加了。”胜地心苑小区的老党员陈冬梅说。

胜地心苑小区的成功实践是政和县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的缩影。近年来,政和县在推进组织架构网格化、服务工作制度化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个“小切口”、一项项具体举措,将基层党建深度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在5个重点小区中筛选了3个问题较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的小区进行重点整治、培育。按照“典型性、先进性、可推广”原则,开展“一社区一品牌”“一小区一特色”创建活动,制定个性化创建方案,分门别类总结开放式小区、封闭式小区等社区治理典型,形成了宜和佳苑小区等示范小区,以点带面打造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样板,每年按照10%的比例倒排薄弱小区进行整顿提升,定期组织近邻党建季度拉练,将小区业委会、群众代表等列为观摩人员,对各片区近邻党建工作进行量化评分,促进比学赶超。

在此基础上,政和县强化“每年都要给群众一个惊喜”理念,以老旧小区改造、主街改造等为着力点,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实施社区场所“达标升级”工程,推行“1+X”区域化阵地建设,对各社区内的机关单位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设施等进行整合,共打造了69个邻里服务中心,配套设置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等功能区,为小区群众提供运动休闲、医疗保健等便民服务,构建组织联建、邻里互动、服务共享的便民阵地,形成“十分钟服务圈”;实施“社企共建工程”,依托闽北同心电商园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让电商企业从“足不出户、闭门经营”变成“联门串楼、互助共创”,形成“远亲不如近邻、合作更能共赢”的电商文化;实施“城市暖心工程”,运用新华书店阅览室等阵地设立“四点半学校”,不定期开展亲子阅读、心理健康讲座、课后作业辅导等活动,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政和县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以城市基层治理“家”体系,推动一批批民生工程建设,在加强基层设施配套、优化阵地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小区氛围,擦亮“六张城市名片”,为推进新时代新政和建设注入新力量、增添新活力。

制好家谱舒展城市脉络

6月10日一早,熊山街道凤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菁虹召集居民代表、共建单位负责人等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议小区防汛相关事宜。会议结束后,大家迅速投入各小区开展防汛工作。

近年来,政和县将网格作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突出制度建设,以闭环互动、强化保障等措施,实现“事在格中议、事在格中办”。在城市基层治理“家”体系中,政和县通过综合社区楼栋、群众入住情况,组建城区“片区长、街巷长、邻里长、楼栋长、户组长”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城区划分为20个片区,安排县级领导挂钩联系社区、担任片区长,倡议2162名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到社区、小区“双报到”,共任命网格长382人。同时,建立规范考核管理制度,将近邻党建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考评,将在职党员干部在小区报到、“五长”履职表现作为政治考核内容,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充分调动共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参与小区治理积极性。

今年以来,4332名党员组成153支疫情防控支援队,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小区居民疫情防控免疫屏障。不仅如此,政和县充分利用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搭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制定小区公约,吸纳了律师、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打造近邻调解专家库,并通过“线上问诊”、“翻牌子”下单等方式,在纠纷调解和法律指导上双向发力,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将矛盾化解在一线。今年来,已调解民间纠纷和治安案件共103件,调解成功率达98.99%。

“在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自治协商机制,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邻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网格长)’五级网格全覆盖体系,成立12个社区‘大党委’、25个小区党支部、78个邻里党小组,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通过建强基层组织、规范运行机制、丰富活动载体等方式助推城市治理工作更贴近实际、更富有效率、更具有人情味。”熊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魏杨霖说道。

育好家风汇聚城市力量

有事找社区,居民有所依。宜和社区居民王芬的丈夫常年在外经商,大多数时间都是王芬独自抚养年幼的孩子,每到白天上班时间,孩子的管护就成了难题。为此,社区工作者根据情况轮流到王芬家中照看孩子,社区的贴心关怀让她感受到了温暖。

近年来,政和县汇聚各领域党员群众力量,通过城市基层治理“家服务”体系,破解社区群众反映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逐步把“身边小事”变成“惠民实事”,全力提升党建引领城市管理服务工作质效。

近年来,政和县着力打造“有归属感的城市”,以志愿服务为主线、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网格+警格”为抓手,把服务落到实处。持续推动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无缝对接,广泛动员驻辖区228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退休人员等群体,以及县内微公益、爱心妈妈帮帮团、老年志愿者协会等13支社会组织队伍,共同组建“小区管家”志愿服务队,把平安普法、家电维修等服务事项下沉到小区,及时收集居民问题诉求,找准服务关键点,推行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工作法,采取派单化推进、清单化跟踪、积分化评价等方式,对服务群众内容实施统一闭环运作。今年来,“小区管家”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532次,集中力量解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问题135个,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6件。

为培育睦邻氛围,政和县坚持文化育民、文化乐民,以“茶”为媒,挖掘“新娘茶”“乔迁茶”等传统茶文化,不定期举行邻里“茶话会”,建立12个社区议事点,推行“一杯茶”工作法,构建小事不出楼栋、大事“泡茶化解”的近邻议事系统,增进党员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工作融合、情感融合,提升小区向心力,实现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居民常来的“三常”目标。此外,创新社区小区治安管理,深化探索“网格+警格”融合联动模式,为城区12个社区配齐专职民警,常驻社区办公,做到“社区民警驻社区、社区事在社区办”,同步建立“1+2+4+N”工作机制,为每个社区配备1名社区民警、2名专职辅警、4名巡防队员,联合网格信息员、楼栋长、物业保安、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充分延伸社区警务触角,推动社区警务、社区网格管理工作共建共治共享。随着“遇事多商量,有事没事常来往”的邻里风尚不断巩固,越来越多政和居民成为近邻党建的支持者、参与者,大大提升了小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政和县坚持以近邻党建为牵引,紧扣山区县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实施城市基层治理“家”体系机制,以做细做实服务为抓手,从满足群众期待的“小愿望”做起,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件”抓起,始终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遵循,打造兼具政治功能、治理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基层治理“一张网”,串起小区治理各环节,疏通城市基层治理堵点,着力将党的工作融入万家灯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城市发展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有品质。(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郑新钰、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8月29日  第19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社区功能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