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高质量发展让学校未来可期

2023年06月26日 17:18:10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杨占月

在北工大国际日活动上学生正在表演《少年中国说》。

由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同创办的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北工大实验学校)揭牌于2014年8月31日,这所年轻的学校经过9年的建设获得众多荣誉。

用成绩彰显学校风采

近年来,北工大实验学校坚持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依托北工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学校治理机制,以提质增效为引擎,助力学校办学品质快速提升,向“优质、特色”办学目标和培养“品德优良、勤奋笃学、身心健康、美劳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奋斗。

2017年学校被评为“朝阳区师德先进集体”,2018年被评选为“京城校园文化领军中学”,2023年获“朝阳区发展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学生和教师在市区各种竞赛中获奖频频;2018—2022年,学校连续五年获得朝阳区初中教育质量奖。学校现有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3人,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2人,朝阳区“阳光杯班主任”10人,“区级骨干教师”和“区级优秀青年教师”22人。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中,北京市初中获一等奖的学校仅有4所,北工大实验学校位列其中。

2022年,北工大实验学校中考成绩斐然,学校中考状元以657分的成绩跻身朝阳区前列;高分段学生数量大幅增长,650分以上的4人,640分以上的19人,600分以上的64人;除体育外,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和历史等学科满分学生多达51人次。学校平均分达到615分,优秀率达到93%,远高于朝阳区平均成绩,再次获得朝阳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优秀校奖杯。

探索“三精”教育路

北工大实验学校坚持精心、精细、精致的“三精管理理念”,精心对应计划和准备,精细对应实施和过程,精致对应结果和绩效,以“三精管理”的方法论为抓手,使学校各项工作向着高质量的目标不断迈进,助推学校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学校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发挥北工大专家指导团作用的基础上,聘请市区教研员、特级教师进校园导师带教,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专家引领培育专业团队;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上,通过“主体性课堂教学”实践,有效实施“一帮一小组合作”“学科输出表达”“课堂知识思维结构化”等教学策略,着力打造“魅力课堂”;北工大通过专项经费支持学校教学骨干赴上海、广东、重庆和湖南等地知名中学调研学习、送课交流,既加强了地域间教育的相互借鉴,又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们通过校本研修课展示、成功教育课堂模式展示、教师发展研讨、校本课程建设和学科改革等专题学习和调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新教材,尝试新教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发展能力。

此外,学校先后聘请著名教育家顾明远、魏书生、查有梁、孙先亮和程红兵等开展讲座论坛研讨活动,让教师与名家名师零距离接触,让名家的风采浸染教师心灵,开阔教师视野,启迪教师智慧。

“共生教育”打造教育新样态

为助力学校发展,北工大组成专家教师指导团,与中学教师一道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研科研品质,打造学校特色课程品牌。北工大组织优秀大学生进校园,实行大学生担任中学生辅导员“大学生导师制”项目,发挥朋辈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为深入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验学校师生多次走进北工大的高科技实验室,学习和体验高科技对社会、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北工大通过捐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思客3D打印机、建设3D打印实验室、安排专业教师授课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高新科技的兴趣;北工大通过在实验学校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开展教育实验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拓宽了高校实践和实习领域,让大学和中学形成了文化共生、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一体化办学新局面。

面对教育深度综合改革的大趋势,北工大实验学校也在探索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学校通过举办“探寻学校文化新样态”文化论坛介绍学校文化建设思路,努力创设学校干部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班级、年级文化;组织“共生”主题新样态学校建设年会,确立学校“共生教育”哲学,形成“文化引领,凝聚共识”顶层设计,鼓励教师自我成长,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帮助学生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使学校在“共生教育”哲学思想引领下,系统形成教育文化品牌。

争做最好的自己

为了丰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学校为学生设置了“自主管理、自由发挥、自我教育”的课程菜单。学校社团共涉及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文化类、其他特色类五大领域,共开设包括国防战略社、机器人社、3D打印社、篮球社、乒乓球社、大家学日语、英语口语社、车模社、快板社等20余个社团。

在北工大支持下,STEM课程(阿酷小车)落地实施,未来工程师社团学生荣获全国性比赛一、二、三等奖;车模社学生荣获北京市中小学生车模比赛一、二、三等奖;木工社被评为朝阳区人文特色社团;德艺社学生荣获朝阳区第四届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大赛一、二、三等奖;乒乓球社荣获朝阳区比赛一、二等奖;生命·艺术·生活社团荣获朝阳区青少年乐活达人比赛绘本记录类项目一等奖;足球社参加朝阳区“金鹰杯”足球联赛;舞蹈社参加朝阳区艺术节舞蹈展演。

展望学校发展前景,北工大实验学校校长徐刚信心满怀,学校要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扶持,离不开北工大的助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全体北工大实验学校师生迎难而上、共同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为朝阳区建设高质量教育强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6月26日  第19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北京工业大学
  • 学校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