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镇江高新区:支部进小区 服务大治理

2023年07月03日 16:14:55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郑新钰、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镇江高新区嶂山村老年小学举办文物拓印教学活动。

镇江高新区举办“感恩童‘廉’点亮未来”主题活动,开展少年儿童廉洁普法宣传。

小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为适应城市基层治理新形式、新变化,进一步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城市最末端,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镇江高新区”)通过将“支部建进小区”,推动党员扎根、服务下沉、资源集成,把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推进到城市最前沿,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应到“家门口”,打造全区“支部建家、党员回家、治理护家、服务暖家”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凝聚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让群众实时触摸党建脉搏、感受党建温度、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建强组织体系支部扎根在小区

织密组织“一张网”。镇江高新区建立“村(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志愿者”的四级组织架构,优化组织运行,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村居的社会治理优势,首批16个功能型小区党支部已常态化运行,紧紧围绕“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开展各项活动,有效实现小区党组织的全面覆盖。

夯实党支部阵地保障。整合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办公用房等资源,按照“邻聚力”党建服务圈建设要求,2022年度,建成小区党支部“睦邻驿站”活动阵地18个。为解决小区高空抛物问题,美的城(一期)小区党支部第一时间召集网格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职能部门,在小区“睦邻驿站”召开会议,达成加装高空摄像头一致意见,首批6个摄像头在5天内安装完毕,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落实党员“双报到双管理”。落实区内党员到居住小区党支部报到、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挂钩小区党支部、区外党员业主“三亮三带头”等制度,筛选出在册党员988名,区外党员246名,调动“部门报到”下沉力量。在蒋乔街道龙门村,专门设立“党员先锋岗”、村务“帮代办”、“在线下单”服务专岗,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办事群众少跑腿、不跑腿,今年以来,通过帮代办服务累计为群众办结各类事项600次。

创新工作思路社会共建在小区

调动人人有责红色力量。小区党支部和“睦邻驿站”建设将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实践成果进行有效转化,形成了发现问题、协调资源、解决问题的全响应闭环,激发了党小组长、红色网格员等骨干参与党建服务、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各小区支部制定便民服务清单6大项32小项,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将辖区内党员纳入网格内,把党员管理沉在一线,村社区在职、流动、离退休党员统一整合,按居住地划分到每一个网格,实现党员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与文明实践站点建设相结合。镇江高新区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1+9+N”模式,依托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等五大平台,打造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危帮困等8类志愿服务队伍,吸纳小区党员、群众、身边好人等各类志愿者650余人,精准推出文艺播种计划“文化五进”、“温暖陪伴”居家养老服务、全民阅读“书香高新”、网络安全“两用一心”、“小巷总理”社会治理等一批各具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60余场。

与“红色物业”打造相结合。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服务和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小区党支部按法定程序参与业委会筹备,推荐业主代表、业委会委员候选人选,将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业委会、物业公司章程。针对辖区安置小区公共设施陈旧、路面破损、充电困难等情况,加大投入重点打造“红色物业”样板小区5个,开展新建充电棚、小区疏导点、增设监控探头等多项改造,提高群众满意度。

完善制度体系多元共治在小区

发挥“一核引领”政治优势。镇江高新区充分发挥“大工委”“大党委”资源优势,吸纳共建单位、小区物业、社区民警等加入小区党支部,挑选有政治责任、有群众威望、有志愿精神的网格长或党员骨干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依托小区党员服务前哨站、会客厅等,开展服务活动、解决居民诉求,着力把网格阵地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员教育的主场所,广泛吸纳服务资源,发挥“红磁场”效应。

健全“合和共治”参与机制。动员小区内“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等有一技之长的能人,联合群团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等共同参与全国人口普查、新冠疫苗接种、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等重点工作。2022年以来,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辖区企业,举办各类活动53场,吸引300余名党员参加,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排查和调节辖区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不定期集中入户宣传普及法律常识6次,防火防汛巡逻30次。

拓宽数字赋能治理手段。创建党员微信群、网格服务掌中宝等平台,准确掌握网格内人口结构、居民需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舆情动态等情况,定期刷新网格内流动人口、外来人员进出情况,做好相关登记和情况反馈工作,排除安全隐患。五洲山村党委牵头搭建“乡村医生”“森林卫士”和“村民管家”等线上平台,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辅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实现暖民心、解民忧服务不掉线。

吸纳多方联动资源共融在小区

丰富服务载体。镇江高新区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书记项目”等载体,开展“菜单式”“上门式”“点单式”服务,累计确定小区实事项目47个,筹集社会资金145万元。新建居民议事厅、党建连心亭、邻里情服务站等参与载体,打造“熟人社会”,确保“事事有沟通、人人都参与、件件有着落”。整合城管、公安、住建、消防等工作力量,推动综合执法服务进小区,组建联勤执法队伍4支,聚焦治理难题,每月开展1次联合巡查执法行动。

推动居民自治。坚持“村民的事村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探索创建“五方会谈、七步议事”群众工作法。“五方”即村(社区)“两委”、党员代表、社会组织、村民代表、利益相关方,“七步”即“收集问题—拟定议题—五方议事—议题决议—公开结果—分工落实—监督评审”7个步骤。针对邻里间因装修渗漏、电瓶车随意占道、衣物乱晾晒等问题引发的口角之争,通过“五方七步”议事法,开展多次协调会议,解决多项扰民难题。

打造“睦邻”品牌。小区党支部成立一年多来,形成了睦邻议事、“募”邻艺术、“邻”聚里服务圈等一批特色品牌,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轴心,以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和网格化治理示范小区建设为拓展,不断丰富为民服务内容、延伸服务群众触角。开展小区“红色议事会”“广场恳谈会”“便民接待日”等活动100余场,加大典型选树力度,定期组织邻里文化节、好邻居评选等,丰富激励关爱措施,强化小区党支部政治引领、协调联系、综合服务等职能。

聚焦服务宗旨居民共享在小区

重点关注“一老一小”。镇江高新区200余名志愿者一年来共开展助老活动80余次,覆盖1000余名老人。嶂山村“桃花朵朵”志愿队成立了老年小学特色服务,探索出一条生活助老、健康助老、文化助老之路。志愿服务队与蒋乔街道儿童关爱之家紧密合作,详细掌握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及困难家庭情况,建立了系统的信息登记台帐,开展了“‘童’友好‘新’未来”系列活动,为高新区34名困境儿童提供社工专业化关爱保护。联合社区公益组织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成长需求,开设国学阅读、运动武术、舞蹈美术等各类兴趣课程,深受辖区居民喜爱。

促进物质精神“双富裕”。成立“春锋”党建联盟,开设“学雷锋志愿服务集市”,为群众带来医疗、文体等服务;成立“老宦说事”工作室,服务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及法律咨询。积极推进高档花卉基地建设,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拓展农业发展新格局,借“花”发展,激活振兴密码,依托蝴蝶兰基地,开展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在九华山庄社区,由辖区居民组成的文化艺术团队精心创作和推荐筛选20多个节目,在“家门口”为邻里街坊奉献精彩演出。

拓宽服务关爱新领域。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因地制宜打造15处暖“新”驿站。2022年10月,位于悠然居38幢办公用房的睦邻驿站正式投入使用,为新业态群体筑起温馨港湾。驿站分为休息区、阅读区、咨询区,同时配备药箱、雨伞、充电线、针线盒等应急物品,为新业态群体提供政策咨询、医疗救助、安全教育、诉求收集反馈等服务的同时,鼓励广大新业态群体在这里释放精神文化需求,在工作间隙来驿站喝喝茶、歇歇脚、看看书,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真正把温暖送到新业态群体的心坎上。(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郑新钰、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7月03日  第26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镇江
  • 高新区
  • 治理理论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