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社企联心同谋发展 共建共享和美社区

2023年09月11日 15:21:46 作者:中共延平区委组织部

南平市延平区梅山街道自强社区在新修建的小院广场举办小区儿童手工活动。

改造后的南平市延平区水东街道南铝社区花海公园美景如画。

南平市延平区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南孚电池、南铝、太阳电缆等大型工业企业,形成了一批以企业职工为主体的社区小区。近年来,延平区委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和美社区·近邻守护”主题,统筹推进社区与企业党组织联建,实现“家园共建、和美共治、幸福共享”,探索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绿色和美社区治理新模式。

组织联心共建绿色家园

“之前这边的坡地,一遇到下雨天就会塌方,严重影响社区居民出行安全。改造后,这块区域铺上绿地种上树苗,建成了公园,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居民魏小兰开心地说。

延平区委、区政府统筹老旧小区改造、老旧管网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把水东街道南铝社区近10亩闲置坡地打造成为连片的四季花海景观,1.5公里长的健康步道,为小区居民提供了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作为拥有65年悠久历史的国企老社区,南铝社区主要居住人口为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及家属,职工即居民、厂区连社区。为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南铝社区党委与南铝集团党委以组织共建引领社区建设,深入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优秀品质,将企业的绿色环保理念和社区建设有机融合,加快推进社区品质提升,国企老社区华丽变身为绿色开放共享的宜居社区,给了居民群众一个实实在在的大惊喜。社区改造过程中,社企党组织联动,广泛开展“美在南铝”“建设南铝美好家园”茶话会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和企业职工广泛参与更新方案谋划,充分沟通征求改造意见建议,充实到绿色社区改造方案中,为社区改造顺利推进打好群众基础。

“改造后的社区,企业满意、社区满意、居民满意,守护绿色家园的责任感和热情被激活。”南铝社区党委书记黄晓妹表示,通过实行“社区党委+企业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小区监事党小组”的“1+3”管理模式,定期召开楼栋长、卫生管理员、居民代表会议,实现了绿色社区共同管理。尤其是由社区与企业党员联合组建的小区监事小组,划片认领责任区,形成共同管护网格,带动了一大批居民参与到绿色家园的守护工作中来。

组织助力、企业支持,南铝社区着力构建便捷的“15分钟居民生活圈”。如今,社区内配套幼儿园、卫生服务站、老年服务站、综合超市以及理发店、药店、餐饮店等便民网点,体育公园、游泳馆、体育馆、图书馆、健身步道、老人儿童活动中心等多个共享活动空间均实施了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并面向市民开放。占地面积16.62万平方米的南铝社区,绿地面积超50%,获评国家级绿色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绿色社区样板工程等荣誉。

社企联治共筑和美家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居民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越来越多,这对城市基层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南平市八四五一厂是一个有着数十年历史的国有企业,改制后转产转业工人都聚居在八四五一小区,融入了自强社区。如何发挥国企优良的党建基础,将之转化为社区治理建设的内在动力?自强社区和八四五一厂小区党支部以近邻党建为抓手,重塑小区精神,再造小区设施,再现了国有企业小区和美家园。

“过去由于小区垃圾投放点规划不合理,一到夏天,小区里蚊蝇滋扰,臭味熏天,小区居民怨声载道。现在有了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小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社区居民郑女士深有感触。

此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自强社区党委在广泛征求社区物业党小组、企业党支部、社区党建网格员等各方面意见后,邀请八四五一厂的工程师和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开展科学规划,按照服务半径,设置垃圾分类设施,规范转运时间。经过科学规划垃圾储运设施,社区已建成2栋垃圾分类房及7个垃圾分类亭,彻底解决了这个社区治理中的“堵点”问题。

“再造小区,文化再造是首要之务,它将给小区带来鲜活的治理底色。”八四五一小区党支部书记朱秀英说。为此,社区党委提出了“8451”工作法。社区党委牵头小区党支部,整合共建单位、商会企业、公益组织和在职党员、群团队伍、代表委员、志愿者组织等队伍组成八方联建共同体,探索“四微一体”的治理思路,开展五项治理行动,推动实现共筑和美小区的一号工作目标。如今,小区党建微信群、小区微博已成为居民信息互通、自治互动的网络空间;将小区的楼道、公共场所等改造成“微空间”,搭建起居民议事角,选聘有威望的老党员、热心居民作为近邻评理员,及时化解邻里纠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设小区“微课堂”,定期组织“小院党课”活动、社区青少年科技培训、退休干部职工诗词交流会、妇女健康讲座等,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依托“四微”平台,小区民意收集行动、党员示范行动、资源共建行动、志愿服务行动、文化传承行动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常态。

“社企等多元力量的深度融合,不仅提高了小区治理的效率,也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品质。”自强社区党委书记廖春华表示,如今八四五一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闲置的柴火间改造成文明公共晾晒区,荒芜的菜地改造成居民健身娱乐场所,有安全隐患的半幢红砖楼拆除后改造成孝廉文化广场,充电乱象整改后设立了电动车公共充电桩专区,小区环境自内而外品质提升、活力重现。

服务联动共享幸福家园

“现在社区的服务越来越好,给我们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安心、暖心、舒心的养老环境。”在黄丛岭社区太阳庄园小区,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退休职工李女士满脸笑意。

创建于1958年的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电线电缆制造龙头企业,多数职工居住在水东街道黄丛岭社区,是典型的一厂一居型老社区。企业迁新址后,现有居民中老人小孩较多,企业退休党员转至社区退管支部。依托企业多年来培育的“家文化”品牌优势,黄丛岭社区党委与公司党委互联互动,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让小区居民生活提档升级。

为丰富老人和儿童的精神生活,延平区从改善文化活动设施入手,将小区闲置厂房和空地改造为文体街区、法治公园,新建了室内篮球场,更新了老年人健身体育设施,增设儿童游乐区以及音乐、美术培训中心,为社区打造出了“15分钟健身文化圈”。依托新设的活动阵地,社区党委立足传统节日,经常性组织小区春晚联欢、元宵猜灯谜、端午趣味包粽子、重阳慰问、中秋缝香囊等活动,让小区居民、企业员工等各类群体相互接纳、融为一体。

“虽然我们年纪大了,却仍想为小区、居民再作贡献。”一位退管支部的老党员表示。在太阳庄园小区,每逢放学时,校门口人流、车流密集,有交通隐患。老党员们定时定点在校门口附近路段执勤,疏导人群,引导过往车辆,维持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退管支部组建的大妈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小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引导规范停车、捡拾垃圾、劝导文明出行。在企业的支持和退休老党员的带动下,许多企业员工、退休党员在共享精细化服务的同时,也纷纷加入到服务居民的队伍中。社区党委结合个人所长,引领老党员发挥“传帮带”作用,组建摄影、民乐等兴趣团队,带领小区老年摄影爱好者开展采风和各类摄影比赛,开展书写春联、爱心理发、爱心义诊、广场舞比赛等志愿服务活动,带动一批“银发”力量弘扬正能量、传播新风尚,让小区居民体会到“家门口”的幸福感。

社区有所呼、企业有所应。在延平区,社区与企业的联动服务润雨如丝,浸润着社区民生的一枝一叶。四鹤街道沙溪口社区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剥离后成立的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74%,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为有效转接企业剥离后的社区治理问题,沙溪口社区党支部与公司密切配合,争取公司将376平方米的红砖楼交由社区作为办公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围绕适老化服务,改造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长者助餐点,为辖区220名老人提供低价用餐服务。同时,推出“情暖夕阳红”志愿服务项目,为老年人免费提供理发、健康体检等服务项目,诠释“老有所养”新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延平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拓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内涵,整合企业资源,推动社企联心共建、党群合力共治、服务联动共享,加快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前全区已有26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就近融入到社区互联共建中,联动解决社区小区急难愁盼问题和民生项目408件,有效提升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为全力打造和美幸福家园,推动城市基层善治凝聚起重要的“邻”力量。(图片由南平市延平区委组织部提供)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9月11日 第28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福建
  • 南平
  • 延平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