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调查

琅琊区:“红动琅琊”引领基层治理协同发力

2025年02月24日 16:09:59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创业北苑小区网格员在“帮助345工作站”接待老党员,详细告知大病救助相关政策和流程。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创业北路社区党委召开网格“红板凳”议事会,有效推进社区养老助餐点建设事宜。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沿河社区党委联合辖区社区民警、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召开“握手言和”邻里议事会,共同调处物业矛盾和邻里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2024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基层治理基础更加夯实为目标,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推深做实

党建引领网格管理

“一网一格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琅琊区做好“六尺巷”琅琊“345”工作探索,创新推行“三必访”“四必清”“五必到”的“345”网格管理工作法,将全区35个社区划分为376个网格,构建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从而实现“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打造出富有琅琊区特色的基层治理样本。

“通过网格化管理,我们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社区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琅琊区龙池社区党委书记孙涛说。截至目前,龙池社区网格信息员共计入户收集问题、意见及建议百余条,覆盖3000余户,成功解决龙池花园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在小区内新增1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现已全部投入使用,龙池花园小区成功获评省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

“基层治理其实就是做好群众工作。过去群众意见众口难调,让群众工作变成了一道难题。现在通过网格化管理,干部群众的距离被拉近了。”琅琊区清流街道创业北路社区党委书记韦邦柱说。

“今年居民医疗保险费用是多少?用手机如何缴费?”“更换燃具胶管在哪里预约?”“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怎么申请高龄老人补助?”……每当有居民在网格微信群内咨询问题,网格员都会第一时间为居民答疑解惑,或提供上门服务。“我年纪大了,床单被褥洗不动,网格员每个月都会帮我拿到爱心洗衣房清洗,晒干后帮我铺好,服务真的很贴心!”创业北苑小区老年居民严女士高兴地说。

城市有“大脑”,治理才能更“聪明”。为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场景,琅琊区将一项项新技术融入社区治理。琅琊区滁阳街道滁阳社区引入智慧平台“滁阳e站”,将党的建设、政务办理、社区活动等工作信息整合至线上平台,并在手机端应用软件进行同步,实现线上互动办件;同时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智能显示屏,将辖区人口分布、天气情况、居民意见反馈等内容实时反映在屏幕上,让各类信息公开透明、一目了然。

“345”网格工作法推行以来,各小区网格员开展巡查、走访8000余次,发现各类问题1100余个,完善人口信息采集2100余条,开展“反电诈”“双提升”、防溺水等民生工作宣传15000余人次。

健全完善

党群服务阵地体系

琅琊区坚持深化“八有八建”,不断织密“家门口”阵地服务网,完善龙池社区“左邻右舍”、创业北路社区“帮助345工作站”等党群服务站75个,对社区党群服务阵地进行分类定级和规范化管理,评选出“最美”党群阵地16家,培育出龙池社区、凤凰社区2个市级标杆式社区党建示范点。

“自从打造了这个‘帮助345工作站’,我们架起了察民情通民意的‘连心桥’,及时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打通了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琅琊区清流街道创业北路社区党委书记韦邦柱说。

去年,琅琊区以创业北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兼网格长韦邦柱名字的谐音在全区成立首家“帮助345工作站”,设置红色阅读、红色议事、红色志愿服务等功能区,提供爱心充电、爱心雨具、医疗用品、休息饮水、心愿箱、矛盾调处等服务,联合辖区民警、律师、社工等专业力量,定期开展义诊救助、咨询讲座、社情民意收集、协商议事等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驿站内悬挂网格民情“彩虹图”,通过网格员逐户摸排所有户籍及常住人员信息,将住户信息细化分为7种类型,并用7种颜色标示。目前,已完善网格工作台账资料18本,坚持巡查、走访1200余次,发现各类问题隐患90余个,采集完善人口信息450余条,在数据赋能之下精准实现“四个一分钟”。

丰山街道龙池社区“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位于碧桂园名邸小区物业服务中心一楼,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辐射周边三个自然小区约3000户居民,将艺术与社区基层治理服务充分融合。“以前找党支部需要到龙池社区办公大厅,现在每月固定的支部会议在这里召开,下楼就能找到党组织,就地就能进行学习,人人都是学习先锋。”前来参加支部党员大会的居民李女士说。

针对少年儿童,龙池社区组织开展主题阅读沙龙、绘画兴趣班、未成年人成长拓展、读书分享会等少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活动100余场;每逢传统节日开展相关民俗活动,由志愿者老师讲授传统习俗和美食制作,在宣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少年儿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知识、收获快乐。下一步,龙池社区“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致力于打造多元化活动空间,让每位党员群众都能深入其中。

创新打造

“红动琅琊”党建项目

琅琊区不断擦亮“红动琅琊”城市党建品牌,组织基层党组织围绕“组工先锋、基层治理、创新驱动、民生服务”四个类别认领创建党建项目23个,择优创新打造“握手言和”“紫薇花开”等基层党建品牌14个。

沿河社区位于琅琊新区最南端,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文化浸润、多元共治等方式,立足于“增和气、扬和善、促和谐、建和美”,打造“握手言和”党建品牌项目,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沿河社区与业主协商在小区增建非机动车棚等公共设施,在扬子花园和翡翠湾小区共新建3000余平方米车棚,解决居民充电难题;主动适应“一老一小”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定期开展党建项目“便民微服务”,定期为老年人提供义剪、缝补、磨刀剪等服务,已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与滁州学院、滁州职业学院、凤凰幼儿园、四为艺术等机构合作开办老年学校、暑期托管班、劳动实践小课堂等,开展科普教育、影音播放、理论宣讲、培训讲座、阅读分享、劳动手作等各类活动约40余场,服务群众800余人次。

紫薇社区党委持续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从“团结、奋斗、友爱、敬老、活力、幸福”6个主题入手,充分发挥“紫薇花开”品牌特色,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依托“紫薇花开”党建品牌,紫薇社区积极拓展养老服务功能,打造中央老年食堂项目,为辖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解决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做饭难、就餐难等实际问题。将老年餐桌变为“老年之家”,开展反诈骗、用电安全、智能手机使用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50余场,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孩子们不在身边,自己年龄大了也不方便做饭。现在有了这个老年食堂,一日三餐都能来吃,真是帮了大忙。”80岁的刘女士开心地说,“菜品很不错,荤素搭配,很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

同时,紫薇社区还利用社区功能室开设“银龄”课堂,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书法、戏曲、舞蹈等10余种特色课程,吸收固定学员300余名。搭建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共建平台,在充分享受社区资源的同时,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老年学员在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已开展邻里互助、爱心服务、文明劝导、垃圾分类、基层治理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服务覆盖居民1000余人。(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中国城市报》(2025年02月24日第24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琅琊
  • 治理理论
  • 社区功能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