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坚决消除小微企业融资隐形壁垒

2025年03月03日 15:31:52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朱 波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81.4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常常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整合资源、数字赋能、生态共建等一系列创新探索,正为小微企业融资开辟新路径。

从“分散输血”到“协同造血”,整合各方资源、打好政策“组合拳”。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是缺钱,本质是缺信用、缺信息。为此,上海市率先打造“统一数据出口”的融资信用平台,整合税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共享,让信用“可见”成为贷款“可及”的基石。广东省清远市则多措并举,通过提升经济金融适配度,增强普惠金融渗透性,对接问需、持续“更新”的融资方式,让涉农主体通过“红茶贷”“养鸡e贷”等特色产品获得精准扶持,让个体工商户借助“个人经营贷”“悦农小微贷”“民宿贷”等金融工具扩大经营规模,让小微制造企业凭借“纺织贷”“众创贷”“产业贷”等专属方案破解融资瓶颈。从各方实践来看,政策协同的关键在于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财政贴息+信用增信+产品创新”的组合拳,使股、债、贷三渠道联动,让融资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推进”。

破解“数据孤岛”“信息孤岛”难题,让信息化赋能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症结之一。对此,河北省邯郸市的“电力数据贷”给出新解法——银行通过企业用电量、缴费记录等真实经营数据发放纯信用贷款,788家企业因此获贷近8亿元,加速将企业的经营性数字资源转化为可流通的数据资产,提高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资产与风险的评估能力。又如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紧紧依托数字平台,简化企业融资需求填报流程,自动匹配银行资源,实现“需求即达、精准滴灌”。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核心还在于将碎片化数据转化为信用资产。在这方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银行的“雪莲·流量贷”通过银联交易流水评估信用与风险,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增强小微企业的经营实力。

从“单兵作战”到“生态协同”,让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发展沃土。小微企业融资不能仅靠银行“独舞”,还需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等协同发力。还是以张掖市民乐县为例,当地研发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依托龙头企业订单为上下游合作社融资,破解无抵押难题。当前,各地金融机构正以不久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为契机,通过创新金融产品解民营企业资金之渴,打造孵化器助初创科技企业成长,成立工作专班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加快落地等举措,为小微企业提供便利、高效、优惠的贷款服务。

总之,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短期靠政策纾困,长期靠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政府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金融机构需创新服务模式,而小微企业自身更需强化“造血”功能,提升技术、管理、财务透明度。惟有各方协同,坚决消除阻碍小微企业融资的各种隐形壁垒,方能帮助小微企业克服困难、健康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中国城市报》(2025年03月03日第02版)

责任编辑:越玥
  • 企业融资
  • 小微金融
  • 融资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