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机关党组织和社区联合举办丰收节趣味运动会。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保障、做活治理上狠下功夫,在锻造骨干队伍上发力、在擦亮党建品牌上发力、在优化网格管理上发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锻造骨干队伍上发力
迈出干事创业新步伐
尖山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持续优化基层党务力量配置,全力推动资源向下倾斜,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与战斗力上持续发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基层骨干队伍。
配齐配强基层党务力量。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核心领域,多维度、深层次地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增设党建工作办公室,加大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力度,新选拔3名优秀年轻干部任职街道党工委书记,7个街道办事处均新增设党委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为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活力与新思路。积极招录34名“万人计划”到社区任职大学生,纳入人才信息库管理,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加强日常管理和跟踪培养,注重选拔任用,选任16名到社区任职大学生为社区党组织副书记,7名大学生担任专职网格员工作,促其快速成长、堪当重任,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创新拓展党员教育形式,通过开展“寻找身边朗读者”专题活动、制作“党课开讲啦”党课等,建立“党校+现场教学”体系,邀请党校老师、先进党务工作者深入一线,以实践教学增强教育培训质效,为党员“补钙提能”。在擦亮忠诚底色上持续发力,以加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为出发点,采取区级重点培训、街道党工委普遍培训、社区党组织兜底培训的形式,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规宣讲等教育培训69期,覆盖党员2000余名,引导广大党员弘扬文明新风,主动参与基层治理。
完善基层队伍激励措施。组织统一招聘社区工作者,员额动态补充232人,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标准,配备社区工作者463名,将社区工作者薪酬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年投入2200余万元,保障各项福利待遇落实落靠,切实解决后顾之忧,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引导社区工作者参与职业资格考试,110名社区工作者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其中8人获得中级证书,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保障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拓宽基层党组织书记向上晋升渠道,全面落实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措施,目前将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编,形成了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争先晋位,永葆先锋模范本色的良好氛围。
在擦亮党建品牌上发力
释放城市党建新动能
尖山区以打造“尖山红”特色党建品牌为引领,开展“红领治理”活动,探索党的建设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红领志愿,为民服务。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各社区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构建覆盖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7支。创新推出微网格、微心愿、微服务“三微”党建品牌,围绕“圆梦护考 志愿同行”、“志愿红”献礼“中国红”、整治人居环境等主题开展志愿活动。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流程推动品牌发挥效应,以收集信息、发现问题、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的方式完成微心愿服务422次,解决了公交线路少出行不便、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人行道内涝等民生问题,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攀升。
红帆助老,颐年港湾。打造“银龄+”为老服务党建品牌,形成集助老食堂、午后图书角、文艺活动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养老空间,通过重新布局、联建共建方式扩大群众服务面积,形成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21个。为空巢老人提供免费上门理发、打扫卫生、佳节慰问等暖心服务,定期组织健康咨询、文体娱乐、反诈宣传等活动,通过不断探索,从阵地、生活、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建立健全养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让他们在党组织关怀下度过幸福的晚年时光。
红锦绘就,共治新篇。落实“双报到、双服务”机制,深入推进机关党组织、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全区3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围绕能力作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等方面参与社区治理服务1200余次。以党建引领激活小区治理红色动能,搭建多方议事平台,建立27个业委会和7个物管会,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向开放、联动、融合迈进,通过民主协商、居民自治等方式,广纳居民良策,聚资源、督施工、畅沟通,圆满解决私搭乱建、开春小开荒、下水治理等实际困难,不断促进社区治理新提升。
在优化网格管理上发力
激活基层服务新引擎
尖山区通过强化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通过“建网格、强队伍、夯基础、促治理”激发基层治理动能。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社区多网合一。成立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建引领、网格化建设、网格员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专项推进组。制发《关于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区级统筹推进,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网格指挥总长,区直部门、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各级网格长的“三级四长”网格管理体系。合理调整城市网格设置432个,同步建立网格党小组640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66名,组织公安、民政、住建、司法4个职能部门下沉到网格,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创优平台载体,推动治理提档升级。为进一步提升创新治理工作水平,投资400余万元打造智慧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完善三级网格协调指挥中心和社区服务站运转处置机制,形成了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巡逻综合执法、统筹协调高效联动于一体的城市治理体系。梳理民生保障、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14大类事项,实现了数字化采集、查找和管理,结合3张“网格云图”,按照多元受理、分流办理、反馈核验工作流程,实行重点督办、限期办理,实现集约高效运行。
织密五方体系,延伸网格服务触角。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服务资源和设施资源,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围绕区域党建、物业管理、居民需求、惠民政策、公共事务等事项形成议题,共召开联席会议238次,深入推进“五方共议”联动服务机制,实现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和民警协同联动,形成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多方协作的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方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37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22次,及时排查治理风险隐患,有效破解难点痛点堵点问题244个,切实为广大社区居民营造和谐宜居、平安幸福的生活环境。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07日第18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