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全国车网互动首批试点落地

2025年04月14日 15:50:12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朱俐娜

车网互动政策迎来新进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了全国首批包括上海、常州、合肥在内的9个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

为什么要开展规模化车网互动试点?随着政策落地,车网互动将对产业链产生哪些影响?各地接下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制定具体配套措施?

在电力调配中潜力巨大

在车网互动这一前沿技术的赋能下,新能源汽车将化身移动充电宝。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

“车网互动的核心在于车辆与电网之间的双向互动,即车辆不仅能接收电力信息,还能向电网发送信息,甚至参与电力调度。”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车网互动在电力调配中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车网互动,电动汽车不仅能够从电网中吸收电力,还可以根据电网需求将电力反馈给电网,优化电力资源分配,降低电力浪费,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这种互动模式能够缓解电网负荷波动,提高电力调度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开展规模化车网互动试点,主要是为了验证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潜力,解决新能源汽车普及过程中面临的充电与电网管理问题,同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安光勇说。

根据《通知》,首批试点城市包括上海、常州、合肥等9个城市,试点项目共计30个。从《通知》公布的项目名单上来看,上海市的试点项目为4个,项目数量最多,涵盖了重卡充换电站、居民社区私人充电桩、基于个人响应的全场景V2G充换电站等多个应用场景。另外,成都市试点项目为3个,武汉市、海口市、重庆市的项目数量均为2个。

《通知》将上述城市纳入首批试点名单,可能处于哪些考虑?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是影响因素之一。安光勇认为,这些城市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有较为良好的基础,具备较强的市场需求和支持政策。同时,上海、常州、合肥等城市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上已取得一定进展,为车网互动的试点提供了技术和设施的支持。

此外,政策支持和市场前景也是关键要点。安光勇表示,入选城市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市场前景也相对广阔,因此具备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的条件。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也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看法。王鹏称,上海、常州、合肥等城市具备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的良好基础,有助于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积累经验。例如,合肥在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通讯协议、技术标准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新能源基础设施完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

多领域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深度融合。

早在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已经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鼓励地方开展V2G示范应用,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充电峰谷电价机制全面实施并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加大力度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示范;到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更加完善,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时曾表示,推动车网融合有三大重要意义。一是有效提升配电网接入能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激发新能源汽车的灵活性资源潜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三是促进产业链技术体系升级,推动车网互动商业模式创新。

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再次提及车网互动方面。比如,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储能资源,全面推广智能有序充电。

一个月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扩大双向充放电(V2G)项目规模,丰富车网互动应用场景。

随着政策落地,车网互动将对产业链产生重要影响。王鹏分析,首先,充电桩行业将迎来智能化升级,需要支持双向功率流控制与通信协议标准化;其次,电池技术将革新,要求电池在频繁充放电循环中保持高安全性与长寿命;再次,电网将进行数字化改造,构建毫秒级动态监测与智能调度系统。此外,车网互动还将推动虚拟电厂、需求侧响应等市场的发展,为电动汽车用户带来新的收益机会。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等领域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车网互动也将促进这些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多地提前谋划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0.34%。全国每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2019年的120万辆增至2024年的112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优势下,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的前景不可小觑。近年来,多个城市已提前布局,竞相入场。

2023年3月,全国首份《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与发展白皮书》在广东省深圳市发布。

2025年1月6日,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开展车网互动价格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直接报装接电且具备向电网供电能力的电动汽车充电(含换电)设施运营单位,可自愿申请参与车网互动价格机制改革试点。

就在三天后,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其中明确要加快创建车网互动(V2G)示范应用城市,力争到2030年,完成3-5万个智能充放电桩建设。

与此同时,多项车网互动活动也在陆续开展。今年3月,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在南方电网经营区内启动,活动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63个城市,超10万辆次电动汽车参与,互动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

同月,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以及多家车企、桩企开展全国首次大规模车网互动全链路集中测试工作。据了解,本次测试涉及10家车企的19款车型,以及9家桩企的13款V2G充电桩,车型包括电动乘用车、电动公交车、电动重卡等。

接下来,各地要如何找准发力点?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称,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充电桩的智能化改造和双向充放电设施的建设布局;二是要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车网互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化;三是要加强监管和评估,建立健全车网互动数据接入和评估机制,确保试点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在安光勇看来,当地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鼓励企业与居民积极参与车网互动试点。加强技术研发,特别是在智能电网、车联网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领域,确保车网互动的技术可靠性与安全性。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王鹏还提出,各地要建立数字化平台,打造电网企业、充电运营商、负荷集成商、平台运营商等产业链相关方交易平台。基于数字平台挖掘多样化增值服务,如基于充电桩APP的汽车销售、电碳金融等。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14日第07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电动汽车
  • 新能源
  • 汽车
  • 新能源汽车
  • 新能源技术
  • 新能源产业
  • 能源
  • 王鹏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