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做实精微善治“绣花功”

2025年04月21日 15:07:51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组织部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反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晴雨表”。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融入式党建“红色领航”工程为抓手,推动组织强基、治理增效、服务提质,构建起精微善治的城乡治理新格局。

点燃“红色引擎”

编织基层治理紧密网络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融,核心在人。平望镇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主线,推动自然村(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将全镇4200余名党员、483个党组织融入“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自然村(小区)党支部+根系团队”四级组织架构。紧扣“头雁领航”工程,强化党组织带头人和后备队伍建设,出台优秀人才“三向培养”机制,与吴江区委党校、常熟市委党校、古里镇开展联培联训,组织开展“莺湖精讲”百堂示范课,参与人数达300余人次。突出比学赶超,开展“跟着书记学治理”等活动10余场,在观摩比拼中,提高“头雁”队伍的核心竞争力。紧扣“精微善治·平望指数”改革品牌,深化“党格+网格”融合治理,从村(居)民小组长、热心居民、“五老”等人员中遴选海棠先锋315名,组建“海棠先锋工作室”,将全镇98名全科社工、186名专职网格员、500名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沉网入格,一同开展“60+”关爱项目等服务,累计解决群众身边小事1000余件。

激活“红色动能”

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平望镇党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全镇“五常”红领自治微阵地,畅通党群干群沟通渠道,首创人大代表夜间联系群众机制,健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制度,在共商共议中解决了空中缆线整治、卫生死角清理等群众身边小事。启用平望镇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创新构建“三调联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3+1”解决纠纷模式,打造“家家和”“涛声依旧”“平波卫和”等6个党代表、老党员纠纷调解品牌工作室,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件,持续擦亮“平易解”金色招牌。落实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以红色议事厅制度为抓手,成立20个业委会(物管会),构建“了解民声—问题解决—结果评价”闭环链条,顺利解决小区内车位紧缺、绿化率不足、基础配套不完善等问题100余个,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红色服务”

提升基层治理卓越品质

创新社会治理,最终是为了让群众得实惠。平望镇党委聚焦民之所盼,高标准打造25个“海棠红·幸福里”点位,升级集红色驿站、休闲会客、志愿服务等10项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服务矩阵。推出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40+X”服务模式(“40”即40个海棠新享汇阵地,“X”是每个阵地因地制宜设置多项服务功能),构筑起冬可取暖、夏可纳凉、累可歇脚的温馨港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制定“便民、助企、志愿”三张幸福清单共63项服务举措,开展便民服务、文艺汇演、送医进小区等服务200余次,惠及群众8500余人次。以“一联双管”“三进五强化”“驻点直联”等工作机制为牵引,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化民意收集体系,线上搭建“有问题码上办”“随手拍”“口述民情日记”等载体畅通群众无障碍反馈渠道,线下开展“走百家联千企”“五进五问”“红领商汇·联心同行”等活动。2024年以来,形成民情日记1300篇,解决问题320余件,推动梅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运河文体中心等20项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21日第28版)

责任编辑:越玥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