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青海省祁连县:多元共治聚合力 基层治理谱新篇

2025年04月21日 15:08:54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共祁连县委社会工作部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通过“机制创新+数字赋能+队伍建设+多元共治”四维驱动,构建起全域覆盖、智能高效、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健全基层治理机制

对照新形势新要求,祁连县强化条块协同机制,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总召集人,24个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强化联动,有效推进全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责任、明确任务,适时召开全体会议、联络员会议,研判分析形势、部署重大工作、督办重点任务。强化联动管理机制,创新打造党建引领“千岗万哨”基层治理品牌,建立“四事分办”机制,建立健全“哨兵报告+线上受理+分流转办+协同联动+全程跟进+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和“一哨一考核”、超时预警制度,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基层治理根基更加稳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去年以来,共处理上报事件821起、风险隐患183起、各类民生服务事项405起、矛盾纠纷233起。

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祁连县以党建引领为突破口,积极推行党建联盟“党员微家”工作模式,以“微家长”“微分队”“微体系”等服务机制,依托社区“两委”成员、物业负责人、楼宇长等社区“大党委”“红色因子”组建4个社工委,组织4家“红色物业”,联合4个社区,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建立物业服务行业联合党支部,发动全县3000余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基层治理中心工作,解决社会热切关注、群众普遍需求的堵点难点问题,做好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有效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难题,推动城市社区合力共建共促。同时,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开展村(社区)“滥挂牌”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摘除牌子246块,清理率达98%。积极探索数智融合模式,群众诉求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7%。突出“用数据说话”的治理理念,实现90%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针对农牧区特点,增设藏汉双语智能交互、移动端“指尖哨兵”等功能模块,实现“云端办事足不出户”,全方位解决群众各类诉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结民生服务事项341起,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175起,办结率100%。创新构建“全域感知—智能派单—云端处置”的治理闭环。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在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以及服务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健全完善部门联动解决问题机制,着力加快群众诉求办理和结果反馈进度,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去年以来,热线接收群众反映诉求213件,已全部办结。

壮大基层治理队伍

祁连县始终注重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打造“爱满祁连 党群同心”志愿服务品牌,全县共注册登记志愿服务队169支,注册登记志愿者人数7114人。志愿服务队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积极开展法律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应急救援、治安巡逻、纠纷化解等志愿服务,不断筑牢基层治理防线。为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常态化开展志愿者积分兑换活动,凭积分兑换抽纸、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去年以来,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5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5场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参与人数500余人,帮助解决群众急事难事2000余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50余起。同时,积极配齐配强社区工作力量,动员33名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工证考试,确保到2025年末,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数量不少于18人。对于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区干部,按有关规定落实职业津贴补助。重视社区后备人才储备培养,认真落实社区干部“三岗十七级”报酬体系。高度重视和加强网格员的队伍建设,城镇区和农牧区按照“乡镇党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和“乡镇党委—行政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体系,按照基础网格“一长一警两员+N”模式,村(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村警担任网格长,发动群众、林草管护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村医、水管员、村警、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深入网格开展基础信息核查、政策宣传、事务代办等工作,定期走访排查社会治理问题隐患、了解特殊人群动向等工作,全县网格员人数达327人,并采取实名编码。

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祁连县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推动构建“党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建强用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两支队伍,聚焦基层治理和群众急难愁盼,实行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整合有效资源,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精准化、常态化,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更专业,形成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持有中级社工证的1名、初级社工证的7名,协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次。同时动员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在机制上用力、在治理上破圈、在服务上赋能,开通“小哥热线”,创建“社区吹哨、小哥报到”机制,通过快递外卖人员随手拍问题、随手报隐患、随手写建议等形式,推动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作用,建立“报到—服务—积分—兑换—激励”体系,构建“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新模式,激励快递外卖人员主动参与基层治理。新就业群体化身志愿者、网格员、观察员,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今年以来,走访新就业群体20次,开展送帮扶、送温暖5次,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21日第27版)

责任编辑:越玥
  • 时政
  • 志愿者
  • 社工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