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在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中,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总目标,实施了“党建引领+多元联动、延伸触角、智技支撑”的“1+3”工作机制,强化“微治理”、撬动“大幸福”,呈现出基层有活力、治理出实效、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态势。
党建引领
筑牢主阵地
基层治理涵盖范围广、主体多元、内容繁杂。为形成完善的治理体系,左云县从强化全县“一盘棋”着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提质增优为目标,形成了“县委统揽、镇级主抓、社区实施”的三级联动社区治理体系。
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构建县委“一线指挥”、镇党委“前线指挥”、社区“战斗堡垒”的动力主轴,县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楼栋、街头巷尾实地调研指导、破解难题,带动四大班子领导直接联系包抓7个社区89个小区573个微网格,督办重点任务、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进一步发挥镇级在县域社会基层治理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建立了镇党委、社区对“吹哨报到”中驻区单位的协同考核制度,提升了镇级统筹协调能力,为推动社区治理工作架桥铺路。
为了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对全县7个社区党群活动阵地全面实施改造升级。云兴街社区以关注“一老一小”为目标,打造了群众认可度高的“窗帘行动”服务样本;云泰园小区以“网格联动、服务连心、管理联网”为载体,走出了一条智技治理路径;西街社区凸显“文、教、礼”文化品牌,以文化人,解锁了社区治理链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服务通道。
多元联动
凝聚新动能
为实现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推行“发现、吹哨、报到、会商、办理、反馈、评价”民事7步接办工作流程和网格民情处置工作法,让民生诉求在网格内高效流转、快速处置。创新实施“民情快递”工程,推行矛盾纠纷“三级七天调解法”“情理法诉”等模式,构建了多元调处矛盾纠纷的格局。搭建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议事平台,实现了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己管”的转变。
为了破解基层治理缺资源、缺力量、缺抓手的难题,持续深化“党建联盟、服务连心”行动,全面推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1+1”“N+1”结对模式,让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常态化联系1个社区和N个小区;组建成立7个联席议事会,吸纳委员120多名,带动联盟单位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2000余名各界人士参与,实现基层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充分挖掘结对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在人才、技术、场所、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差异化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通过双向认领服务项目等“契约化”方式,共抓基层党建、共商社区发展、共解治理难题。
整合资源
推行集约化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为有效整合资源,推进政策、资金、人力等在社区汇聚、集约化应用,“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为民办实事”“点餐式服务”等互动机制应运而生。
左云县将县域规划区范围划分573个微网格并确定相应的责任单位,鼓励党员干部走基层、进社区,充分了解群众“眼皮子”底下的急难愁盼问题,将“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通过社区“点单”、单位“接单”、群众监督,在职党员参与小区治理,解决民生难题800余件,将社区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小幸福”。
除此之外,左云县积极引入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志愿服务队伍等,与社区共同承担社会事务,带领热心公益事业的3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构建起以党组织为核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格中结。左云县持续强化基层“微治理”矩阵布局,推动辖区内党建、综治、人社、城管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织密织牢基层治理“经纬网”;全面推广“网格+”模式,初步建立起“镇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网格管理服务体系。
智技赋能
构建新格局
左云县按照“小切口、便捷化、实战化”的思路,将党建引领与智技赋能有机结合,开发了社区治理信息化平台和智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设置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多个模块,实现“一屏知社区、一网管小区”。
将社区、小区网格服务体系整体迁移上线,开发“请您反映”“帮您办事”等应用功能,推行群众网上点单、平台智能派单、网格员高效落单、居民跟踪查单、群众即时评单“五单”服务机制,先后收集解决居民诉求650余件,满意率达98%。
在用好线上平台的同时,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探索建立“一门式、全天候”响应工作机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立“一站受理、全程服务”窗口,使政府多元服务与智慧治理融合发展。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诸如社会救助、证件办理、专项补贴等20多个办理查询及网上申报事项实现了资源共享,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便可轻松办理,形成了“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采用“科技+传统”手段,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雪亮工程、公安天网、慧眼工程等视频资源,形成“社会治理一张图”管理系统,并配备专兼职网格员联系服务,形成“一网多格、多员联动”作战图,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21日第22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