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调查

撬动县域经济  文旅“妙招”频出

2025年04月21日 17:44:48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当下,县域经济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文旅变革——没有名山大川,那就造节庆IP;缺乏历史古迹,那便拼创意体验。

多个县级行政区“妙招”频出的背后,是县域经济突围的集体智慧——以文旅为杠杆,撬动消费、就业、投资的连锁反应。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竞赛中,有的靠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出圈”,有的凭借民宿与特色农产品嫁接逆袭,还有的依托少数民族特色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在近日举办的海南国际文创周“一县一品 县域路演专场——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主题对话”论坛上,参加路演的各县如八仙过海,各自显起了神通,实力演绎“小地方玩转大创意”,用一个个爆款实践书写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另类答案。

探路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与发展间找到平衡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因地处玉苍山之南而得名,已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苍南县的自然景观以山海相拥的特色而著称,其中168黄金海岸线最为出名。168黄金海岸线作为一条串联28个村庄、31个天然沙滩和84个海岛的海岸公路,在过去两年间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温州旅游“榜一大哥”的华丽蜕变。这条全长168公里的海岸线,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创新发展模式,成功带动县域旅游人次从1200万跃升至2100万,成为全国旅游公路发展的典范。

苍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邱智强在“一县一品 县域路演专场——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主题对话”论坛上表示,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规划先行、运营前置、创新传播三大战略。

据了解,苍南县政府深谙规划先行的道理,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聘请AECOM规划设计团队,对海岸公路沿线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通过科学规划,明确了核心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边界,为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精准指引。专业的规划思维,避免了盲目开发可能带来的资源破坏,为项目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苍南县还提出了“不运营不建设”的理念,将运营思维前置到规划建设各个环节,通过培育在地主理人群体,成功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的非标产品,比如34家网红咖啡馆、250余家精品民宿,以及华正文旅等特色业态的入驻,为海岸线注入了持续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采用产教融合模式,培育本地主理人,既解决了一些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又保留了地方特色。此外,苍南县还借助社交平台和网络“大V”的影响力,在年轻网络群体中持续“种草”。

“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168黄金海岸线已成为首批国家旅游公路和全国农村路发展的典范。目前,沿线尚有不少存量土地和10余处储备物业待开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邱智强透露,未来,苍南县计划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引入更多民宿、营地、咖啡馆和旅游美学项目,持续提升游客体验。

针对苍南县168黄金海岸线的模式,华正文旅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陈祖品表示,这条海岸公路不仅打通了沿线风景,更开创了政企共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其他地方开发后破坏原生态的情况不同,苍南在业态布局、文化保护等方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苍南的成功实践也证明,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才是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产业跨界融合

打通价值链接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因“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曾隐居于此而闻名。

近年来,留坝县旅游人次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24年该县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65%。旅游收入水涨船高,2024年该县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0.74%,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留坝县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民宿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致力于打造高端、特色、精品的民宿产品,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留坝县紫柏街道小留坝村为例,多年前,这里斑驳的土坯房静默伫立,青壮年外流让村庄日渐冷清。2018年,紫柏街道两山集团整合闲置资源,精心包装策划项目,引进北京“隐居乡里”品牌民宿,对村民闲置的土坯房进行系统改造,统一规划发展民宿产业,渐渐有了知名度。现如今,该村在旅游旺季一房难求。

“现阶段,留坝县正在进行产业跨界融合。”留坝县副县长谢建斌在路演环节时介绍,留坝的民宿业在“隐居乡里”携程度假农庄等的引领下形成集群效应。同时,留坝历经40年培育的西洋参产业,凭借133.33公顷种植规模和10万根的年产量,成为全国西洋参重要产地之一。机缘巧合下,将西洋参融入火盆锅的创意不仅让“吃苦”成为特色餐饮体验,更打通了民宿与特色农产品的价值链接。

“留坝深耕40年的西洋参种植业与新兴民宿经济巧妙结合,通过‘民宿+特色农产品’的模式,让传统农产品焕发新生。”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认为,留坝县要形成从民宿场景到特色产品体验,再到文旅“出圈”的发展路径,把特色农产品、全域品牌和本土品质生活,再加上精神品格融合在一起,打造成中华民族精神高地。

活用民族文化特色

擦亮“指尖经济”品牌

现如今,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从江县是我们重新认识贵州的起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石娜在海南国际文创周“从本地共识到产业突围:打造民族文旅破圈的武器库”论坛上进行分享时说,从江县有贵州最纯粹的原生性,有苗族表达浪漫豁达的树葬,也有侗族万人合唱的大歌,还有瑶族颐养身心的药浴等。

从江县汇聚了苗族、侗族、壮族、瑶族、水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拥有极为丰富且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从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朱以春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从江县深度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亮点与价值,将瑶族药浴、侗族大歌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打造成亮丽的文旅品牌。同时,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定期举办侗族大歌节、苗族芦笙节、瑶族盘王节、壮年、水族卯节等盛大文化活动,通过民族文化活动提升了从江文旅的影响力与美誉度。此外,从江县还以民族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发瑶浴包、苗绣、蜡染等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目前,从江县以文旅产业为核心,积极联动其他产业,助推当地经济发展。一方面,创造就业岗位,吸引青年返乡。据统计,2024年,仅加榜梯田景区和岜沙景区就分别解决就业岗位280余个、300余个。另一方面,拉动经济增长。据统计,2024年,从江县接待游客549.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6%和23.35% 。

“此次参加海南国际文创周,从江县受益匪浅。”朱以春称,在海南文创周从江专场上,侗族大歌展演、民族服饰T台秀展示,凸显了从江独特的民族风情;现场推介从江特色美食如百草汤等,吸引中外游客围观点赞,让从江文旅品牌能够在更大平台亮相。同时,现场还有行业专家为从江文旅发展“问诊把脉”,为从江文旅发展提供新思路。

谈及海南国际文创周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县域文旅产业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海南国际文创周创始人王旭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文创周能够让县域目的地相关部门负责人进一步了解如何打造县域IP;其次,县域目的地在优质IP推动下获取流量和更高知名度后,再通过海南国际文创周这个平台,可以筛选并匹配出优质的企业进行可落地的合作;最后,文创周能够帮助县域目的地吸引更多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21日第16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县域经济
  • 文创
  • 海岸线
  • 民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