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有、四双、三联”工作机制:
有党的组织、有活动阵地、有党员信息台账、有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有应急动员预案;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联访、联议、联办。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深入落实“五有、四双、三联”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多渠道激活社区治理活力,逐渐形成了党建引领、上下联动、共驻共建的社区发展新格局。
增强“五有”内力
多渠道全面保障
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阳高县共有94个小区,社区下辖的各居民住宅小区实行“大片一用、散片合用”的制度,共设立54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并逐步配齐党支部队伍,初步构建起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微网格)党员”的组织体系。
阵地建设不断优化。打造集组织生活、宣传教育、议事调解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阵地,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
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党员包联到户的方式,签订承诺书,为居民及时宣传政策、解答疑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全方位服务。
激活“四双”活力
多资源共驻共建
全覆盖报到增动力。按照“就近报到、方便服务、全面覆盖”的原则,县区内共12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已100%安排到社区报到;包联小区94个,吸纳20名机关事业单位、6名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2200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目前有54名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26名担任楼栋党小组组长;15名社区党总支书记、156名社区“两委”成员包联了94个小区。
全方位增福祉。为了更好地压实责任,各社区与报到单位及在职党员签订“党员承诺书”“结对共建协议书”,社区、报到单位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全方位、立体式了解居民群众需求,常态化机制日益形成。同时,动态式精准制定“需求、资源、项目”三大服务清单,推行“居民点单、党委下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工作模式,推动报到单位和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常态化。
全领域活动解需求。为包联社区、小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资源等服务。比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3·15”反诈宣传,司法局及法院开展法律知识宣讲等,充分发挥报到单位的资源优势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小区每一个角落。
全学科精选聚贤才。阳高县15个社区常住人口近7万人,按照每万人18人的配备标准,应配备社区工作者126人。目前通过整合网格员队伍,15个社区有社区“两委”干部156人、社区专职网格员188人(有40人由“两委”干部兼任)、社区助理员14名,整体队伍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征。
全链条延伸促服务。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小区党建新模式,全面推进小区“五有”建设,以博景雅苑、阳光绿岛、义和福地小区为试点,由小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党支部、物业企业、业委会(物管会)三方参与,相关部门、驻地单位、党员和居民代表等共同商议,吸纳2200名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实现“群众的事共同办”的良好局面。
凝聚“三联”合力
多群体优化服务
民情民意联访,及时倾听居民诉求。为进一步理顺小区基本情况,各小区党支部组织志愿服务者,通过业主微信群、民意收集箱和上门走访等方式,全方位收集居民诉求,根据整理统计,共收到居民诉求254条,分楼栋、分类别对统计的台账进行管理,进一步了解居民诉求、搞清居民底数,为后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小区事项联议,创新小区服务模式。一方面,在了解到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后,及时组织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物管会召开联议会,对居民反映的各项诉求给出解决措施,真正让居民成为“当家人”。截至目前,各小区累计参与社区议事2600余人次。“联议会”制度得到居民一致认可,且定于每月的1日、15日组织各小区进行议事,共同处理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创新了“小区顾问”模式,吸纳小区威望高,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居民组成“小区顾问”团队,群众提出的诉求,能及时解决的由“顾问”立即处理,不能当场解决的由“顾问”上报联议会进行解决。今年以来,在“小区顾问”的积极参与下,共化解小区居民矛盾纠纷132起。
民生实事联办,增强居民幸福指数。自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物管会“三联”创建以来,小区的基础设施、文化活动、交通道路、消防安全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比如,通过民生实事联办,工商局家属楼和怡馨园小区党支部组织小区物业及党员代表等就小区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议事、决策和监督执行,有效解决了小区居民关注的屋顶漏水、管道老化、排水不畅、安防缺失等问题。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21日第20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