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文汇社区领办合作社开展手工艺品制作培训,解决辖区居民就业难题。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镇街道玉龙湖社区联合辖区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健康义诊大集活动。
政之所向,在顺民心。尤其城市基层治理,如何立足既有组织架构,将为民期许“一竿子插到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治理体系,围绕民之所需优化制度供给,构建“功能齐备、半径合理、组织有序”的治理格局。滨城区作为山东省滨州市主城区,围绕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健全架构强引领、分类治理强服务、创新机制强效能、优化要素强保障“四篇文章”,大力推进社区“幸福家园”建设,全面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健全组织体系
夯实治理根基
滨城区统筹推进全领域、全地域党建,深化网格(小区)党组织集中覆盖行动,不断延伸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
健全党组织架构。连续5年实施社区优化调整行动,逐步将63个城市社区优化调整为95个,缩小社区治理服务半径。坚持“支部建在小区上”,推动成立小区党支部675个,开展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行,推动236个小区党支部由功能型转为实体型。划分楼宇党小组910个,择优选配以党员为主体的9000余名楼栋长队伍。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班子,积极吸纳离退休干部、优秀居民党员等进入小区党支部班子,推进网格党支部与业主委员会交叉任职,支持小区党支部书记与网格长“一肩挑”、党小组长与楼道长“一肩挑”。
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开展业主委员会集中组建行动,推动成立业主委员会676个,组建率达78%。开展“物业开放日”“物业经理接待日”等活动130余次,提升业委会履职能力。积极推进物业行业党组织建设,建立物业企业党支部116个,实现物业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
构建三方联动治理体系。建立社区党组织主导下的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议事协调机制,摸清小区居民诉求和突出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凝聚治理合力。
分类精细治理
筑牢治理堡垒
滨城区制定《关于开展党建引领小区分类治理工作方案》,对全区856个小区精准画像、分类施策。
细化分类标准。按照小区性质,分为单位小区、商住小区、安置小区、老旧小区四类,明确各自治理重点和方向。同时,按照小区自身治理水平,划分为示范小区、创优小区、后进小区,把工作重心放在后进小区的整治上,强化组织、政法、住建等部门的督查指导,成立街道党工委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攻坚整治。
升级服务功能。突出“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理念,在灵活就业需求大的小区,通过设立社区微工厂,帮助65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老年人集中的老旧小区,增设医疗便民服务点180处,开设长者食堂、日间照料中心6处,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在“学区房”小区,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民间资本,设置托育服务点,建设儿童友好型小区。
明晰治理路径。在单位小区,压实单位党组织责任,推动101个“双报到”单位到小区报到,在小区党支部建设、服务站打造等方面提供资金、人力、物力保障支持,提高协同联动效能,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200余次;在商住小区,以“红色物业”建设为抓手,开展“红黑榜”评选活动20余次,清退不作为物业7家;在安置小区,注重处理好社区党组织、村级网格党支部“统”和“分”的关系,在社区统筹抓好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由原村级党支部转变来的网格党支部的治理优势,共同抓好小区治理;在老旧小区,建立“小区党支部+小区志愿服务队”治理模式,7个街道全部领办公益性物业公司,实现对95个无人管理老旧小区的兜底管理。
强化制度创新
提升动员能力
滨城区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我管理、协商共治机制,深化提升社区组织动员能力。
建立小区公开承诺制度。连续4年开展居民小区公开承诺活动,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各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集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摸清小区在基础设施、物业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成加装电梯、物业服务提升等承诺事项4632件,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建立“党员首谈”制度。面对小区党建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党员教育管理难题,明确以小区党支部为单位,聚焦党员作用发挥,每月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亮态度、亮作为、亮贡献”首谈活动,以“你与邻里关系如何”“你为小区建设做了哪些贡献”等小切口作为议题,建立议题库,推动党员自我检视、自我提升。
建立问题联动协调解决机制。创新开展“向前一步”公益调解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以及小区老党员、爱心居民的作用,向前一步收集、处理居民诉求,将矛盾问题化解在小区、消除在萌芽。
完善要素保障
激活治理效能
滨城区注重统筹各类资源,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确保社区治理服务健康有序运转、释放最大效能。
凝聚工作力量。推动912名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到小区治理一线任职历练。制定《小区党支部书记履职管理办法》,将4名表现优秀的小区党支部书记、3个小区党支部纳入“两优一先”表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创新实施微网格积分制管理,鼓励小区网格员通过参与社区综合治理、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兑换积分,激发网格员工作热情。
建强服务阵地。落实《滨州市新建住宅区配建移交城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实施办法》,推动53处场所顺利移交,有效解决社区用房“落地难”问题。区分商住小区、单位小区、老旧小区等,整合现有公共设施、服务空间、活动阵地、闲置厂房等,建成“嵌入式”小区党群服务站570处,推动党群服务高密度融入小区生活。
加强投入保障。按照每个社区每年30万元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个小区党群服务站每年不低于2万元的标准落实经费保障。健全“社区合伙人”机制,动员企业、商户、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探索社区主导的空间换资源型合伙、市场主导的公益型合伙等多种模式,拓宽社区基金使用范围,成立社区基金54支,募集资金220余万元,实施小区治理服务项目330余个,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图片由滨州市滨城区委组织部提供)
《中国城市报》(2025年06月30日第 30-31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