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播南街道紫薇社区安置小区党群服务窗口,党员先锋岗为居民提供服务。
遵义市播州区委组织部供图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聚焦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结合房屋类型、产权性质、居住人群等因素,将城市小区合理划分为商住小区、老旧小区、家属小区、安置小区和自建房片区等五种类型,立足区情实际定机制、建体系,搭平台、优服务,构建起党建引领“五联五促”小区分类治理体系,城市小区治理服务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
组织联结共建
促商住小区管理更精细
播州区聚焦商住小区公共空间治理能力较弱、各方主体协同联动程度不高等难题,将小区“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建设作为治理突破口,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依托住建部门成立物业行业党委,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选派建等方式,建立物业企业党组织8个,覆盖商住小区87个,同步推行社区“两委”成员、业主委员会委员、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5名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物业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48名物业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层实现交叉任职,有效打破以往条块分割格局,形成“党建引领+业主自治+物业服务”三位一体治理架构,实现物业服务水平与小区治理效能双提升。
服务联通共享
促老旧小区生活更便捷
播州区聚焦老旧小区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环境不优异等现状,将小区改造作为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工作的切入口,通过整合区内住建、水务、发改等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发动企业赞助和居民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100余万元,突出综合整治、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实施适老化改造、照明设施更新、休闲场所和绿地修缮等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个,加装电梯23部,打造托育代管、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等综合服务站点20余个,推动小区便民服务设施提质升级。按照地域相近、便于管理原则,结合“双报到”“干部下沉·强基提能”等活动,实行区直企事业单位与老旧小区结对包保制度,解决老旧小区通天然气、平整道路、飞线治理等民生问题150余件,小区居民生活品质逐步提升。
单位联建共筑
促家属小区自治更有序
播州区按照“抓单位、抓职工、抓联建”思路,从企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担任家属小区党小组成员、业委会成员和治理联络员,进一步厘清企事业单位、属地街道社区的治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推动家属小区由“脱管”转变为“共管”。充分发挥家属小区与单位联系紧密、凝聚力强的综合优势,由企事业单位牵头联络、小区党小组和业委会具体实施,常态化与医院、学校、住建、消防等单位开展消防知识进小区、“大手牵小手”、健康义诊等党建联建活动80余次,同步开展小区卫生保洁、设施维修、绿化养护等义务活动120余次,实现家属小区治理有“主心骨”、服务有带头人,居民自治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社企联动共融
促安置小区融入更顺畅
播州区坚持搬迁群众“住得好、稳得住、能融入”目标,由所在街道和社区牵头,搭建用工企业和就业群众服务平台,整合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资源,开展育婴师、养老护理等就业培训250余人次,通过劳务派遣、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渠道解决群众就业难题,实现劳动力家庭就业100%。紧盯小区治理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围绕传统节日等关键节点,举办端午粽香、元宵庆典、群众运动会等系列活动85次,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聚焦“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在有条件的安置小区建设党群服务阵地30个,将医疗资源、养老服务、教育资源、社区文化等事项充分下沉至安置小区,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
网格联片共治
促自建房片区居住更安全
结合自建房片区楼栋分散、出租屋多、人员复杂等现状,播州区按照“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原则,将自建房片区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坚持政府引导、社区协助、群众参与的连片抱团治理模式,整合街道综治、司法、住建等职能部门和社区下沉干部、网格长、房东等力量,组建自建房片区巡逻队10支,常态化开展日间、夜间巡逻活动,发现和化解安全、消防、危建等隐患83个,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0余起,全面保障自建房片区安全有序。探索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方式,在符合条件的自建房片区建立网格党小组、业委会和物业服务队等组织45个,由社区党组织统一实施,提供流动安保、区域保洁等服务,切实填补自建房片区物业服务空缺。
《中国城市报》(2025年06月30日第26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