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发应用专病前沿新技术。
山西省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
山西省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秉承“立德为医、修业济仁、患者至上、服务卓越”的院训,以健全和完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核心,强化党建业务融合,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改善优质护理服务,守护患者心理健康,增强群众幸福指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医院发展根基
理论武装凝心聚力。第六人民医院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第一议题”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制度,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组织建设见行见效。推进“追求卓越、医心为民”党建品牌创建,形成一支部一特色一亮点,培育“医者忠心”“护者匠心”“服务仁心”“从业廉心”“保障精心”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先锋队,在医院窗口科室、职能部门设置党员示范岗,引导党员在岗佩戴党徽、亮明身份,以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服务患者。通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为党员过“政治生日”、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提醒党员铭记身份、不忘初心,争做“政治素质好、岗位履职好、作风品行好、群众评价好”的“四好”党员。同时,强化表彰激励,2024年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对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通报表彰。
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围绕“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工作目标,持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制定印发《持续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实施细则》《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每年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与中层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与重点科室、关键岗位人员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以承诺促践诺。2024年,组织120名职工观看《家廉万事兴》《给年轻干部的四封信》《清风护航》等警示教育片,50名党员干部参观第二届“清廉大同”廉洁教育展,49名党员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新提拔干部赴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引导全院职工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并自觉规范执业行为,持续强化行业作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同时,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建设实施方案》等,将法治建设融入医院管理的全过程。
党建融入业务
守护群众心理健康
医疗业务稳步攀升。医院紧紧围绕“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战略部署,以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为抓手,以健全和完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核心,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工作,强党建、严管理、重质量、抓服务、控费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持续改善,接诊量逐年攀升,医院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门诊量达到42.15万人次,患者辐射到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周边地区。
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建立睡眠医学专病联盟合作。柔性引进6名国内著名精神病学专家教授,全方位、多领域帮助医院提高诊疗服务能力。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多名教授定期来院坐诊,使群众享受技术同城、服务同城、资源同城的高质量医疗服务。打造睡眠医学重点专科,成立睡眠工作室。2024年,特聘教授赵靖平、张克让、司天梅、张斌共7次来院进行学术讲座、教学查房和科研项目指导。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司天梅“心身医学中国行”大同站团队在本院开展学术讲座,并派出8位教授来院进行教学、查房,持续提升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水平。
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以健全和完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创建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全面提升重性精神病、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行为障碍、老年期精神疾病、睡眠障碍、心身医学等亚专科能力,开展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妄想性障碍、焦虑症、非器质性失眠6种精神疾病临床路径,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引进阿凡达虚拟化身心理治疗、红外热像扫描、团体生物反馈治疗等新技术,积极开展专病前沿新技术,重点在科研学术方面下功夫,持续提升诊疗服务能力。2024年完成红外热像扫描2334人次、团体生物反馈治疗199人次,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共育优秀人才队伍。本着“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持续构建医教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医学教育资源与基层医疗实践深度融合。2023年9月,第六人民医院成为山西大同大学教学医院、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实训基地;2023年11月,成为山西医科大学教学基地;2024年12月,成为长治医学院实践教学基地。2024年4月,出色完成山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系首批57名本科大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同年5月,完成了山西大同大学170名临床医学大学生的课间见习工作。今年4月完成了山西医科大学53名精神医学系本科大学生实习任务,今年5月完成了长治医学院3名精神医学系本科大学生实习任务,坚持以“医教共建、人才共培”模式,持续推进医教协同嵌合式发展,着力抓好基层医疗人才梯队建设。
完善惠民措施
增强群众幸福指数
优化设施服务。医院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增加导医服务、完善便民措施,为母婴室装配了洗手台和供热水装置等,提升患者满意度和获得感。增加方便门诊2个,增划停车位36个,开放病房提供订餐送餐服务,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率由原来的26.3%增加到52.5%,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严格落实“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措施,减轻患者费用负担。积极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检查结果互认2861次、检验结果互认3796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
提升护理质量。推行“护士长五查房”等制度,通过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深入检查、合理评估护士全天护理质量,做到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切实促进医院护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时,推进“一科一品”优质护理服务,全面做好品管圈活动以及推行6S标准化质量管理,加强人文护理,引进推广正念认知心理护理,加强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专业、贴心、安全、优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
开展宣教活动。组织专家走进校园、社区、农村、养老院,开展预防网络沉迷、义诊咨询、健康宣教、公益体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先后深入大同一中、平城十小、大同平城中学、天镇县星源小学、天镇县二中、常青中学等6所中小学校,以及大同市规划展览馆西门、御锦源社区、柳航里社区、恒安新区、恒大绿洲社区等地举办了多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健康公益咨询活动,个体面询共接待来访者1000余人次,直接受益学生人数近千人,切实推进医疗惠民便民利民。(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中国城市报》(2025年06月30日第24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