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消防救援局的消防员正在即将开业的乐高乐园内开展消防培训演练。
上海市金山区消防救援局供图
6月,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的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如火如荼开展,上海市各区通过集中宣传教育、隐患排查等活动,防范包括火灾、爆炸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着力保障人员安全与生产秩序。
中国城市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为进一步织密城市“安全防护网”,上海市消防救援局(以下简称上海消防)不仅以常态化推进监督检查、消防设施维护等工作,为安全生产月奠定坚实基础,还同步重点开展了消防隐患排查、消防知识普及等活动,保障安全生产月目标的实现。
助力乐高乐园加速安全营业、深入专业市场进行评估检查、现场开展外保温材料燃烧的模拟实验、整治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上海消防以“服务型执法”为核心,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从“定制化服务”到“诊疗式指导”,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多案例示警直观剖隐患
“小区的外墙保温层脱落严重,墙体裂缝大到可以伸进一只手臂。”“这些外墙保温层不仅起壳脱落,每到下雨天,还常引发渗漏问题。”……随着建筑老龄化不断加剧,不久前杨浦区双阳支路一小区的居民们望着斑驳的墙面叫苦不迭。
针对这一情况,杨浦区消防救援支队紧急开展宣传提示,即除了脱落会导致外保温材料跌落,这类材料如果选择不当,也极易引发火灾等险情出现。“我国对建筑外保温材料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法律规范要求,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诸如岩棉等A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像挤塑板等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泡沫等B3级保温材料。但由于泡沫的易得与廉价,常有不少商户违规将其作为外墙保温材料,这就留下了巨大的火灾隐患,一旦材料裸露就会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杨维雯对记者说。
为了更直观地向公众展示不同类型外保温材料的燃烧特性,杨浦区消防救援人员现场进行了模拟实验。只见一名消防员手拿火焰喷枪,另一名则依次用叉子挑起泡沫板、挤塑板、岩棉等三种常见的外保温材料进行点燃实验。随着火源的靠近,泡沫板瞬间被点燃,挤塑板也较快燃烧起来。相比之下,岩棉虽表面有燃烧迹象,但火势较小,且在移开火源后很快自行熄灭。
“通过这一直观鲜明的对比实验,可以让居民们清晰地看出不同材料在燃烧性能上的巨大差异,从而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合适的外保温材料。后续,我们还会将现场实验拍摄制作成生动有趣的科普短视频,通过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及上海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等进行广泛传播。”杨维雯补充道。
此外,杨浦区消防救援支队还通过展示板呈现杨浦区近两年内因施工现场违章动火而引发的事故案例:从使用角磨机切割时火星溅落引燃周边可燃物到违规使用电加热棒引燃沥青再到高温焊渣引燃管道内残留油污……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直抵人心,让消防安全警钟长鸣。
全周期服务精准护营商
近日,被誉为全球开园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在上海金山开启试运营。作为集游乐设施、商业餐饮、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园区,其顺利开业及安全运营与上海消防工作密不可分。在上海市消防救援局指导下,金山区消防救援局将消防保障融入乐园项目建设全过程,以高质量的消防服务为乐园开园按下“快进键”。
据悉,该局不仅成立了乐高乐园消防安全志愿服务队,推行“三带三问”工作法(即“带服务团队、带政策法规、带办事指南”,“问安全需求、问管理难点、问服务效能”)每周开展帮扶指导;还建立了“乐园点单、消防报道”服务机制,开通消防安全服务热线,提供专业消防技术咨询服务。“我们分批次对乐高乐园包括管理层、运营团队在内的不同岗位人员开展专项培训。目前累计培训人数超1000余人次,全面提升了乐园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金山区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加速旗舰首店入驻进程,金山区消防救援局打破常规审批模式,与上海市住建委、市安质监总站建立联动机制,对乐高主题酒店和乐园实行竣工验收与开业检查并联办理,这将取证时间较常规缩短了50%。同时,该局联合多部门召开“一业一证”联席会议,区域内对36家商户实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推进落实窗口全过程帮办,实现商户“拎包入驻”的无缝衔接。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更为商户节省了时间成本,确保乐园商业配套能够如期投入运营。
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助力打造更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护航乐高乐园这类大项目上,还体现在服务百姓生活的小细节里。今年5月以来,为确保广大市民游客安心逛市场,徐汇区消防救援局联合区商务委、街道对全区8家专业市场开展了消防安全评估检查。
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徐汇区消防救援局坚持柔性执法与服务指导有机融合,联合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业市场消防安全服务指导工作会议,组建“服务指导团队”,打出“警示+指导+帮扶”组合拳,逐家登门开展“三个一”服务指导,即“向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送达一份《火灾隐患问题告知警示函》,压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专题解读一次检查报告,精准‘把脉问诊’火灾隐患问题;为单位提供‘一对一’隐患整改技术帮扶,指导制定科学可行的整改方案”,切实强化辖区“市场”消防安全管理。“以柔性执法传递服务温度,以专业指导降低整改成本,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履责’,全面提升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水平。”徐汇区消防救援局一位消防监督员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
全链条治理聚力筑防线
“离居民楼不远就有专门的车棚可以停放车辆,真方便。”“小区地下车库面积很大,有很多充电桩,再也不用焦虑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了。”提起小区如今的电动自行车停放整治,浦东新区高东镇杨园新村第三居民区的居民们赞不绝口。该小区党总支书记蔡洁华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由于小区建成时间较早,规划之初并未充分考虑电动自行车的停车需求。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小区内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地严重不足,不仅停车棚规模较小,还分布零散,远远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许多居民无奈之下,一度只能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等公共区域,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小区道路更加拥挤,消防车、救护车等应急车辆通行受阻,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还有部分居民为图方便,私拉电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这些电线随意缠绕在楼梯扶手等部位,极易发生破损、短路。在高东镇其他小区,就曾出现过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的小规模火灾,这也为杨园新村第三居民区敲响了警钟。”蔡洁华说。
浦东新区消防救援支队保税区大队工作人员夏卫国对此表示,针对区域内像杨园新村第三居民区这样的动迁房小区车棚存在的消防设施不足、防火分区不规范等问题,保税区大队通过专项安全评估报告、专题协调会等方式,争取政府专项资金,积极推进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喷淋系统增设及防火分隔改造工程。同时,通过重点单位会议、企业走访,引导企业自主投入经费改造车棚,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的共治格局。
据悉,保税区大队还联合充电桩管理方和第三方机构,通过技术监测手段,每季度评估设施效能,利用热成像监测锁定隐患线路,依据报警频次不断优化布局。同时,引入“社区观察员”开展日常监督,邀请居民代表参与验收,形成“技术监测+群众反馈”的闭环管理。
截至目前,保税区大队辖区居民小区车棚喷淋覆盖率已达73.48%,单位车棚覆盖率高达97.33%。保税区大队正以此为基础,全力推进年内实现地面集中充电车棚消防设施100%全覆盖的目标,持续筑牢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防线。
与此同时,在上海市消防救援局的努力下,全市电动自行车火灾持续保持下降态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上海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98起,同比下降49.7%,专项治理成效持续显现。
《中国城市报》(2025年06月30日第09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