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美丽海湾建设进入扩面、提质、增效新阶段

千顷碧波里,生态欢歌正嘹亮

2025年07月01日 15:50:12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从渤海湾的晴波潋滟,到南海之滨的浪涌银滩,我国美丽海湾建设正进入扩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美丽海湾建设是重要的环境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常做常新’‘共建共享’的美丽事业。”在近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介绍,当前,美丽海湾建设范围更大,重点打造美丽海湾数量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厦门、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正在探索开展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河海联动碧波清

一头连着黄色的滚滚泥沙,一头系着蓝色的浩渺波涛,这里便是山东东营黄河口湾区。它不仅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美丽海湾建设的重要实践地。

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东营黄河口湾区榜上有名。

张志锋介绍,黄河口湾区治理具有“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的特点。“山东东营黄河口湾区属于大型河口区,近年来得益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总氮协同减排,流域入海总氮负荷明显降低,黄河口湾区水质优良比例较基准年大幅提升32个百分点。”张志锋说。

数据的跃升,带来的是民众亲水、近水时更加安心。

前不久,北京市民时先生为缓解工作压力,驱车旅行至黄河口湾区。“当乘船漂浮于海面上,看黄河水携泥沙奔涌入海,雄浑与浩渺交融,满心烦恼随波消散。”时先生回忆道。

在河北秦皇岛北部湾区,同样上演着海河联动治理的生动实践。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秦皇岛北部湾区持续推进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以及海上污染治理,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5年保持为100%。

来自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7%,较2020年提高6.3个百分点,2025年春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继续稳中向好;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四年消除“不健康”状态。

张志锋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入海统筹的总氮治理与管控对象由重点海域的41条入海河流拓展到全部230条国控入海河流,将治理与管控的空间范围由主要聚焦沿海城市行政区向沿海省域及流域上游地区延伸拓展,并加强与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等的协调联动,督促指导地方不断健全“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常态长效机制。

“点蓝成金”育新机

美丽海湾建设,不仅要守护好“蓝色家底”,更要善用海洋资源,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记者注意到,在美丽海湾建设的征程中,各地正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用蓝”模式,书写着一个个“点蓝成金”的生动故事。

浙江台州大陈岛诸湾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尤其是贻贝养殖规模较大。贻贝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具有显著的固碳作用。

近年来,大陈岛诸湾积极探索“海洋蓝碳—蓝色经济”双循环模式,将贻贝养殖与碳汇交易相结合,通过线上拍卖形式,成功完成了全省首笔海洋蓝碳(贝类)线上交易,既保护了敏感脆弱的海岛及周边海域,又让贻贝养殖户赚到“碳”钱。

还有福建泉州大港湾作为产业集聚区,着力推动环湾地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成为首个入围优秀案例的绿色产业型海湾。

据悉,“十五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以美丽海湾建设的绿色发展要求倒逼沿海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进一步增强陆海统筹协同治污效能,拓宽“碧海银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促进环湾地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增效,着力支撑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海和谐”润民心

中午12点,广东深圳大亚湾,水波粼粼,鸥鹭翔集;海天交融处,云影徘徊。

在广州工作的刘先生,今年年假便选择在此度过。“现在的大亚湾环境越来越好,不仅景色美,配套设施也很完善,特别适合带家人来度假放松,一家人都玩得很开心。”刘先生说。

不仅深圳大亚湾风景宜人,山东日照也在北海湾打造出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将滨海风光与生态步道完美融合;福建厦门同安湾则以生态修复为笔,绘就一幅水清滩净、诗意盎然的滨海旅游浪漫长卷……不少海湾“颜值”在提升、气质在改善,“水清滩净、鱼鸟翔集”逐步成为常态,“人海和谐”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沿海各地都把提升人民群众临海亲海享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美丽海湾建设的重要目标,1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的公众满意度都在95%以上。”张志锋表示,“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部将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生态空间,推动美丽海湾建设迈向更高阶段。

《中国城市报》(2025年06月30日第12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张志锋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