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绥中县:深耕基层治理 创造幸福生活

2025年07月15日 17:23:49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绥中镇内东社区党委书记在便民服务小程序上进行助农直播售货。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绥中镇风华社区打造“四点半驿站”,组织小学生开展手工制作。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锚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核心任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创新治理模式、完善服务体系、激活多元参与,推动社区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织密组织网络

构建基层治理“红色矩阵”

绥中县以强化党建阵地建设为抓手,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将党组织延伸至每个小区和楼栋,实现“网格建支部、党旗飘楼栋”。社区工作人员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使党组织成为群众身边的“主心骨”。

配齐配强社区网格员“主力军”。绥中县以常住人口户数1500—3000户为标准,结合小区分布、人口密集程度等实际情况,将7个城市社区优化调整为12个。在此基础上,以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若干楼院为单元,将12个社区划分为120个专职网格,每个专职网格覆盖300—500户常住人口,通过报名、笔试、体检、考察等层层选拔,为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并将原有的综治网格整合细分为400个微网格,按区域隶属于120个专职网格管理,形成“专职网格员+微网格员”双网格联动模式。通过明晰职责分工,实现网格管理无死角、全覆盖,有效凝聚起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深度融合的强大合力。

打造居民参与治理的“主阵地”。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精心打造“网格议事厅”民主协商平台,不断延伸“红色服务”触角。网格员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召开社区座谈会,全方位收集居民诉求,有效打破沟通壁垒,实现民意沟通“零距离”。同时,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引导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营造“居民事居民议”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目前,通过社区网格议事厅平台,已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

唱响人人参与治理的“主旋律”。绥中县坚持以特色网格建设为抓手,深化网格化管理共建共治体系,推动各方力量下沉。组织113家县直单位“入网共建”,联合开展健康义诊、反诈宣传、消防安全演练等活动500余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统筹社区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方“红色力量”,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共同体。积极挖掘邻里资源和社会力量潜力,组建在职党员志愿者队伍,认领“微心愿”“微志愿”等项目76个;深入实施“爱心敲门”专项行动,广泛开展扶贫帮困、环境整治、矛盾调处等服务,先后为410名孤寡老人、残疾人建立爱心服务档案,让“小网格”真正展现“大作为”。

聚焦“一老一小”

托起民生幸福“红色引擎”

“一老一小”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问题。绥中县紧扣这一民生重点,创新打造“党建+服务”品牌,已开展主题活动60余场,服务群众9000余人次,用心绘就温暖民生的幸福画卷。

打造“情暖桑榆”服务品牌。绥中县致力于守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在全县1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一老一小”活动室,全覆盖式打造温馨的老年人“银龄乐园”。兴隆社区75岁的独居老人董女士每周都会到“银龄乐园”跟街坊邻居打乒乓球,她说:“现在社区活动室长期开放,各类设施随便用,就跟在家一样,没有约束感,大家都愿意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眼科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开展老年人眼科、耳科、号脉、彩超等义诊活动,2024年以来,已服务居民5000余人次。组织网格员与特殊困难老人“一对一”结对帮扶,提供代买药品、上门理发以及血压血糖监测等暖心服务,让老年人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积极调动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力量及党员志愿者,定期开展节日慰问社区孤寡老人、老党员等活动,汇聚爱心传递温暖,弘扬尊老敬老风尚。

创新开展“四点半驿站”课后服务。“过去,我的小孙子一回家就玩手机,现在不仅写作业的效率提高了,还培养了阅读兴趣。”风华社区居民的欣慰,源于社区针对“双职工”家庭子女托管需求的创新举措。绥中县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创新打造“四点半驿站”,构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平台,以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在职党员、教师、大学生等志愿者为主体的“1+N”服务体系,免费为小学生提供课后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并衍生出“科普课堂”“剪纸乐园”“书法天地”等特色项目,全力打造孩子们课后的“温馨港湾”。2024年暑期升级“全天候托管班”,孩子的课后安排变得既安全又丰富,家长们更放心,工作时也更安心。

创新“三个三”精细化服务机制。社区网格将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等群体按“红橙黄蓝绿”五种颜色层级建立台账,制定精准化服务清单,推行“三个三”治理方式:“三必到”即发生突发事件、有邻里纠纷、有重要诉求时第一时间必到;“三必报”即发现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集体民意诉求时必报;“三必访”即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信访户等每月必访,以务实行动和真情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网格员第一时间介入处理居民困难问题,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形成高效排忧解难合力,让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真切感受到安心和舒心。今年以来,已排查化解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350余起,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创新服务模式

架起党群连心“红色桥梁”

绥中县聚焦居民多元生活需求,创新社区服务模式,用心用情架起党群服务“连心桥”,推动社区治理走深走实,持续擦亮居民群众的“幸福底色”。

创建“便民服务驿站”微信小程序。为切实提升社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绥中县创新打造集政务信息、社区团购、家政服务、生鲜超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惠民服务”小程序,有效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商超、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形成便捷的“15分钟党群服务圈”。截至目前,“便民服务驿站”已有358家商户入驻,商品涵盖果蔬生鲜、预包装食品、海鲜、花卉等品类,上架商品超3000种。居民可通过小程序第一时间获取社区活动安排、停水停电通知、周边商家优惠等信息,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截至目前,“便民服务驿站”注册用户达37750人,发布便民信息175条,开展社区团购10次,服务居民3500余人次。

开展“积分制”管理新模式。建立“党建+积分+文明”管理模式,以社区“爱心超市”为枢纽,通过制定积分获取方案、明确积分奖励细则、建立居民积分制管理制度,有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绥中镇风华社区“爱心超市”的货架上,保温杯、加湿器、小音响等物品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50积分”“100积分”的志愿服务兑换值。“现在大家都抢着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楼道杂物清理半天就完成了。”党员志愿者董女士用参与环境整治积累的积分换购商品时开心地说。风华社区创新建立“服务换积分、积分兑奖励”的激励机制,围绕基层治理重点任务,细化制定涵盖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8大类32项可量化的积分获取标准,形成“参与服务—获得积分—兑换激励”的闭环运行模式。自2023年建立“党建+积分+文明”管理模式以来,风华社区志愿者数量增长277%,总服务时长突破1万小时,推动解决邻里矛盾、飞线充电、宠物扰民等治理难题247件,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

推动“闲置资源”焕发生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绥中县动员社区对辖区内长期闲置、破损老旧的废弃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变“废”为“宝”,将其打造成为居民群众开展各类活动的重要载体。绥中镇站北社区通过修缮闲置房屋,对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策划、严格把关,原本废弃的房屋变成了居民活动室并迅速成为邻里间交流互动的新阵地,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里,居民们可以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文化讲座、亲子活动等,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在互动中增进了邻里感情,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党建引领风帆劲,民生福祉谱新篇。绥中县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创新机制、优化服务、盘活资源,不断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和精细化水平,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未来的工作中,绥中县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为打造更加和谐、幸福、美好的社区而不懈努力。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14日第20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社区网格化管理
  • 绥中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