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投资

将带动31万名重点群体就业增收

2025年07月15日 17:42:44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叶中华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支持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1975个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45.9亿元,助力31万名重点人群稳就业促增收。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通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此次投资将实现“纾困解难”与“一举多得”的综合效益。

聚焦就业纾困,31万重点群体将获低门槛岗位。随着城市智能化替代加速以及60后、70后农民工返乡潮涌现,农村“有人没活干”问题日益凸显。本批资金将重点支持脱贫人口、防返贫致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预计创造31万个低门槛工作岗位。刘通分析指出:“这些群体正是当前就业市场中的脆弱环节,以工代赈既能激活农村富余劳动力价值,又能为巩固脱贫成果筑牢防线。”数据显示,2024年以工代赈带动332万名低收入群众就近务工,同比增长31%;发放劳务报酬478亿元,同比增长32%,务工群众人均增收1.4万余元,显著改善了重点群体家庭收入状况。

创新分配机制,劳务报酬占比提升至45.9%,破解用工荒。针对城镇化率达67%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攀升的新形势,本次投资显著提高劳务报酬比例。刘通表示:“将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比例从常规的30%提升至不低于40%,实际发放报酬达45.9亿元,占比45.9%,是政策回应市场变化的实质性突破。”这一调整既满足了返乡农民工对合理工价的预期,又通过“可感可及”的收入增长激发参与积极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督促指导地方推动已下达投资的以工代赈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抓实抓牢重点群体务工组织和劳务报酬发放等关键环节,同步做好项目常态化滚动式储备,推动以工代赈切实发挥稳就业、促增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14日第03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农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