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走好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2025年07月21日 10:07:33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张永超采访整理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发展关乎国家未来。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推动“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向“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深化拓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的探索,不仅关乎国内城市发展,更对全球城市治理和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城市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民生改善的重要空间载体。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也面临人口结构变化、资源环境约束、社会治理挑战等新问题。

城市工作要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从“城市发展道路”到“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不仅是表述上的调整,更是发展理念的升华。

从规模扩张转向全面高质量发展新目标,城市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从以经济为主导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科技,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成为城市工作者的重要奋斗目标;城市之间从相互竞争为主转向以相互合作为主,大城市承担着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中小城市承担着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责任;城市形象提升将更多地通过城市内涵式发展、城市微更新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新趋势。

从“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体现了我们党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道路正开启全新的征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为灵魂、以绿色为底色,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保持战略定力与前瞻眼光,着力打造各城市自身定位清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充分发挥的发展格局。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话语权提供可靠支撑。同时,应该控制超大城市无序扩张,支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发挥县城在推动城乡融合互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要创新治理模式,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走多元共治的道路。建立新型城市建设、发展投融资新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专业机构、社会团体、城市居民的沟通协调机制,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打造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模式,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要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成为新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要加强智慧化治理体系建设,推动AI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深度应用,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创新产业集群,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市民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创业就业机会。

要完善政策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城市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底线。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事件频发的新挑战,城市治理要从单一部门治理向跨部门协同治理转型,以增强城市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应不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健全土地、财政、金融等配套政策,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及时纠偏纠错,将城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中国城市报记者张永超采访整理)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21日第09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城市发展研究
  • 曾刚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