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版图气势恢宏,已覆盖全国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19个主要城市群紧密相连,“八纵八横”主通道建成运营规模达80%,织就了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以高铁发展为时代强音,今年7月,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办。如今,中国高铁凭借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以自主之姿引领海外同行共谋发展,交出了一份助力交通强国建设的优异铁路答卷。
高铁运营给合作伙伴的最深印象是什么?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访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发现,尤为受中外参展商津津乐道的就是高铁舒适良好的乘坐体验。
这背后离不开中国铁路的理念创新与技术升级。中国自主研发的钢轨、无砟轨道以及高速道岔等关键技术,为高铁线路打造了极高的平顺性,为动车组平稳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根基;高速动车组所采用的高速转向架具备出色的减振性能,有效降低了车厢内的振动幅度。
除了列车外部的平稳运行,车内设施的优化提升,也彰显出中国高铁对旅客舒适体验的用心考量。全自动恒温空调系统根据车内环境智能调节温度、湿度,并持续输送清新空气;车厢内贴心设置轮椅存放区、婴儿护理桌、无障碍卫生间等,满足不同旅客群体需求。此外,车窗尺寸较大,不仅采光极佳,还能让沿途风景一览无余;柔软舒适的座椅材质,即便长时间乘坐也不易感到疲惫。
在上海坦达轨道车辆座椅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坦达”)展位外,车厢座椅样品还没送入场,一群外国客商已早早围候。看到这一幕,上海坦达工艺工程师张韶忠心中百感交集,他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高铁座椅从场外运到场内仅需个把时辰,但从满足基本需求到实现智能舒适,其过程经历了十余年之久。”
张韶忠曾目睹外国游客在中国火车上抱怨座椅硬、窄,乘坐起来浑身难受。而如今,既宽阔舒适,又能充电且可多维度调节的中国高铁座椅成为抢手货。在他看来,高铁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供应链下游企业带来诸多发展空间。
老一辈铁路人常常说,中国高铁的成就来之不易。相比于世界主要铁路国家,中国铁路运输面临着不少难点痛点,首先,线路速度等级多、列车运行速度差别大、跨线列车比例高、技术装备型式多、普速线路客货共线等,导致运输组织难度很大。其次,我国地域广阔,列车由北向南运行温差近70℃,既有江河纵横,又有高山深谷,既有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又有茫茫沙漠戈壁,还可能面临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影响。最后,运输季节性特点明显,节假日和春暑运等时段客流激增,路网能力和大型客站枢纽能力利用饱和,加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货运组织的不均衡,运输生产组织需更加科学精准高效。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铁路发挥了全路一张网、运行一张图和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体制机制优势,结合新线开通、新装备投用、新技术应用,创新运用世界最复杂路网条件下铁路列车运行图计划编制技术,精准实施“一季一图”“一日一图”,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了铁路运输安全基本稳定和良好运输秩序。
曾参与并组织2010年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宣传的原铁道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15年前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中国高铁向世界展示了初步崛起的姿态,那时我们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到了今年大会,中国高铁已然实现了从同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在智能、绿色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向世界全方位展现了中国高铁的强大实力与无限潜力。”
讲好铁路故事,既有老一辈宣传者,也有新一代讲述人。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客运段90后列车长刘影多年来用网言网语讲述铁路故事,其自媒体账号“影老板”已拥有600多万粉丝,成为了新时代铁路正能量的“代言人”。她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我见证了铁路带来的巨变,京沈高铁4小时直达,重塑城市群格局;12306把售票厅‘装进’手机,春暑运候补购票让出行更从容。从绿皮车到‘复兴号’,铁路不仅是运输线,更成了流动的智慧社区。”
短视频中,刘影以幽默风趣的讲述方式,既展示铁路“大跨越”实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便捷出行,也凸显铁路“微创新”推出“静音车厢”营造安静环境、提供“宠物运输”服务解决出行难题,重构公共空间礼仪。在今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科普直播中,面对海内外粉丝,她激情地说道:“数载砥砺,中国高铁标准开启未来出行新章。”
高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在相关交流活动中,与会各国铁路行业人士纷纷表达观点。印尼—中国高速铁路公司董事长德维亚纳·斯拉梅·里亚迪介绍,雅万高铁自2023年10月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已超过1000万人次,且仍在持续增长。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曾经看似不可能的便捷出行成为现实。
据国铁集团公开资料,中国高铁每投资1亿元,就能创造600个就业岗位,还能有效促进脱贫地区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带动效应,充分彰显了“乘数效应”,为全球高铁建设促进区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21日第14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