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麻斜街道麻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中交天航局粤西分公司以及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等,共同开展义诊活动。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南调街道海旺社区“邻里帮帮团”走进港城壹号小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南调街道海盛社区联合湛江市骄阳志愿服务队为居民免费理发。
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部署要求,结合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引领行动,以创建“两社三中心”为契机,推动全区13个社区党组织在“三个找准”中全覆盖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实现基层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双提升”。
围绕“三个最能”
找准定位建品牌
制定《坡头区“一社区一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动13个社区党组织结合工作理念、资源优势、地域特性等三个层面,因地制宜总结提炼党建品牌,定位品牌内涵。
围绕最能突出社区工作理念定位。各社区党组织致力于将社区工作与各项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并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系统理念转化为品牌内容。坡头区南调街道党工委作为城市更新主阵地、央企职工聚居地,以及新旧小区、村改社区交融区域,辖下7个社区党组织在推进“三旧”改造和城区扩容提质项目进程中,积极主动对接中海油、宝钢、中科炼化等央企,以“服务好央企职工”为理念,建立企地互融、多元共治系列党建品牌,坡头区南调街道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关于推动国企退休党员服务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相关做法,入选广东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创新案例。
围绕最能体现社区资源优势定位。各社区党组织积极整合辖区内群团服务资源,联动挂点机关单位行业优势,不断优化提升社区特色亮点,具象化阐释品牌内涵。龙头镇龙头社区依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居民志愿者队伍,聚焦辖区内弱势群体各类需求,开展差异化和人性化服务,增强居民群体幸福感并形成“同心社区”党建品牌。乾塘镇乾塘社区联动挂点单位坡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整合辖区内退伍老兵群体资源组建“退役老兵港城志愿者服务队”,发挥退役军人纪律性强、响应度高、民心稳固等优势,为居民提供高效服务,进而形成“军干共建·和美社区”党建品牌。
围绕最能彰显社区治理特征定位。各社区党组织立足辖区地域特性、人群特点,靶向施策,将个性化元素融入品牌创建中。麻斜街道麻斜社区针对辖区内出租屋人员流动大、安全隐患多、管理治理难等问题,推行以“红马甲行动”实现平急转换,打造“红马甲社区”。南三镇南三社区结合沿海地区灾害易发特性,以及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退役军人自身积累了丰富的抢险救灾经验,打造了“红心聚力 安居南三”品牌,持续擦亮“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招牌,逐步实现由建品牌到创特色再到提效能的质变。
划分“三类小区”
找准切口促善治
坡头区制定党建引领住宅小区治理工作方案,紧盯居民小区“最小单元”,划分新商住小区、老旧小区、开放式小区等“三类小区”,谋准社区党组织推进基层治理最优路径。
突出“红色物业”培育,抓好新商住小区治理。建立“社区党组织+红色物业”治理模式,由区住建部门牵头,会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等,对城区30多个住宅小区开展摸排,摸清现有25家物业服务企业底数,及时跟踪30名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动向,推动成立湛江恒大绿洲物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并在条件成熟的社区,推行“物社联动”,发动物业企业参与党建联建共建,引导物业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定期认领社区便民服务项目,探索创建“满意物业”城市治理品牌。今年以来,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惠及群众4000多人次。
突出“居民自治”管理,抓好老旧小区治理。建立区委统筹、街道“大工委”主导、社区“大党委”主推的老旧小区治理机制,多方联动推动无人管理、秩序混乱的中海油南油职工生活小区成功推选出39名居民小组长,制定系列居民自治章程,9个小区引进碧桂园物业公司,4个小区持续探索居民自治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中海油南油职工生活小区脏乱差难题。
突出网格化服务,抓好开放式小区治理。在以独栋自建房、非封闭式小区为主的城郊社区、村改社区,实行楼长制、居民自治与完善网格划分“多线并行”。全区13个社区共划分91个网格,统筹300多名“三官一律”等条线网格员、1000多名“双报到”党员和楼栋长等多方力量入网入格,将服务与治理的“触角”深入到每个小区、每栋楼房、每户居民,推动小区从无人管向楼长自管、居民共治转变。
关注“三大需求”
找准靶心优服务
坡头区瞄准社区各类群体空间需求、互动需求、服务需求,深入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推动党群服务由可感可及向乐享优享提档升级。
立足空间所需,推动阵地共享。秉持“辐射范围合理、服务效果均衡”原则,街道“大工委”积极统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闲置资源,协调现有公建配套资源,推动碧海金岸党群服务站、中央厨房(长者饭堂)项目等落地建设。鼓励社区通过“社区服务合伙人”招募,以“阵地换服务”“空间换资源”等模式,探索引进春暖社工、湖光春海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13家商户、机构。紧贴社区群体刚性需求、高频需求,全覆盖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开设社区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逐步引入巧妈工作室、壹基金儿童服务站、情暖湛江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打造“暖新驿站”11个、“青年之家”15个,相继推出“巧妈课堂”“童心童读”等特色服务,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多能合一”。
立足互动所需,推动邻里共融。以党建引领、邻里和谐为核心理念,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充分挖掘“能人巧匠”20余人,组建“邻里帮帮团”,年内开展水电气修理等邻里互助式服务30余次。积极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治中心等阵地资源,组织开展邻里茶话会、趣味运动会、居民课堂等各类主题活动40余场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把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党员群众“愿意来、经常来、喜欢来”的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引导居民走出家庭“小家”、融入社区“大家”,更好地创建“熟人社区”。
立足服务所需,推动党群共治。以“一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为切入点,13个社区党组织主动邀请居民群众、物业党员等加入“社区议事圈”,参与社区党组织书记茶话会、座谈会等90余次。协调对接辖区企事业单位、挂点单位等各类资源下沉社区、走进小区,与高校二级学院结对开展“9+N”志愿服务,今年累计举办法律宣传、健康义诊等活动80余次,帮助解决小区电梯维保、车位规划等各类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400多项,逐步实现从“团结一群人、干成一批事”到“干成一批事、团结一群人”的共建共治良性循环。(图片由湛江市坡头区委组织部提供)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28日第25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