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岚县:系统谋划出实招 精准发力优服务

2025年07月29日 14:42:46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县委书记到社区走访调研。

城市基层党建,是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的“根”与“魂”。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县委以党建引领为主线,通过建强党群阵地、优化运行机制、聚焦“一老一小”三大举措,系统谋划、精准发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强党群阵地

将窗口前移到群众身边

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实现阵地高标准、全覆盖。严格对标《吕梁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指南》,按照“去行政化、去机关化、去办公化,增强实用性、互动性、智慧性、技能性”布局理念,新建或改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依据《吕梁市规范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指导意见》,立足县情实际,采取盘活闲置用房改造一批、协调物业用房共享一批、选取合适场地租赁一批、规划设计预留新建一批的“四个一批”模式,着力破解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难题。全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100多万元,高标准、全覆盖建设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7个小区党群服务站,这些阵地已然成为点缀在社区里、镶嵌在楼宇间的“红色地标”。

坚持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群众进得来、留得住。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多部门联合组建专项工作小组,通过“敲门行动”走访调研、召开“板凳会”“楼院会”座谈交流、发放电子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和吸纳群众意见,对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事宜进行反复调研和分析研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以往分散设置的医保、民政、户籍、党建、社保等多个服务窗口优化整合为2-3个“全科综合窗口”,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理模式,并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流程优化、数据共享、帮办代办,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不折腾”。小区党群服务站以组织学习、说事议事为基本功能,延伸帮办代办、文体娱乐、矛盾调解、养老托幼等服务。如今,这些党群服务站已不仅仅是党员学习充电的“加油站”、群众办事便捷的“便利站”,更是居民日常交流、文化娱乐、协商议事的“温馨驿站”和“共享客厅”。

坚持纵向与横向联通,实现服务“零距离”、广参与。积极构建并不断夯实“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条。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党委“轴心”作用,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力量整合和人气汇聚。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小区,组建“党员先锋队”;大力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伍;吸纳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中的流动党员为“社区治理合伙人”,引导他们利用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担任民情信息员、平安巡查员、文明宣传员。截至目前,累计已有1300余名在职党员、79支志愿服务队伍、118名新就业群体人员活跃在社区小区一线,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环境整治、困难帮扶、应急抢险等实事好事2000余件。

优化工作机制

将资源链接到群众身边

优化县级领导联系服务社区机制。岚县县委印发《关于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社区服务群众制度的通知》,26名县级领导主动包联社区,担任“一线调研员”和“首席服务员”,定期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现场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带头走访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倾听居民对加装电梯、停车位规划的意见;实地查看背街小巷污水管网改造、路灯安装等民生工程进展;入户与居民“唠家常”,了解供暖、供气、物业服务等“关键小事”。累计下沉调研83次,协调解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环境脏乱差等突出民生难题20余件,有效发挥了“头雁效应”。

优化共建共治机制。社区每月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协调组织乡镇、社区、小区、共建单位等各方会商,听取共建项目进展、督促项目进度,收集群众诉求和突出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分析研判、商讨解决方案,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落实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下的月例会制度,针对业主对物业服务的诉求和组织对物业企业的要求,携手并肩、共克难题,引领凝聚物业企业及社区各方力量加入社区治理队伍。建立轮流值班制度,安排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支部委员在小区党群服务站值守,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咨询和问题反映,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好办”。

优化“点单式”服务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开言路,利用社区微信群、小程序听取群众诉求,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及在党群服务阵地设置“心愿墙”等方式,鼓励居民晒“小需求”和“金点子”,累计征集“微心愿”380余条。依托自主开发的“一米阳光”智慧社区平台,构建“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闭环服务流程。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分类、甄别和整理需求“订单”,根据紧急程度、涉及范围、专业属性等因素,精准“派单”至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或专业社会组织。接单人员限时联系居民并完成帮办、代办或协调处理,结果及时在平台反馈并接受居民评价。普遍性需求或需整合资源予以解决的需求,则纳入“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进行对接,由社区党委组织共建单位协商认领。例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党支部协调资源,帮助包联的东河明珠小区全面翻新破损健身广场并添置适老化器材,打造居民休闲乐园。

聚焦“一老一小”

将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社区食堂让“老有颐养”。依托党群服务阵地,织密便捷“就餐网”。深入调研城区老年人分布密度、就餐需求、行动能力、消费习惯等,按照“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方便可达”的原则,优先在老年人聚集、环境相对良好、交通便利的成熟社区或小区布点,建成并投入运营7家标准化社区食堂,总餐位400余个,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暖心饭、放心餐。适老化改造,提升助餐“暖实力”。在口味上,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科学制定每周食谱,注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清淡适口。在价格上,实行普惠与优惠相结合,面向社会开放,价格亲民;对岚县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施阶梯式就餐补贴政策,凭有效证件即可享受。在服务上,每日提供早、中、晚三餐,可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订餐和送餐上门服务。在环境上,配备适老桌椅、防滑地面、无障碍设施等,营造安全、舒适、尊老的用餐氛围。“半公益”经营,保障发展可持续。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个人承担一点”方式,政府在食堂建设和运营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累计投入8万元);运营方在保证饭菜质量、服务标准和公益优惠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采购、精细管理、拓展非就餐时段服务等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捐赠支持。

多元投入让“幼有善育”。搭建平台,筑牢关爱“防护墙”。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格局。在县级层面,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在乡镇层面,挂牌设立了标准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简称“未保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在社区,由社区“两委”成员或优秀网格员担任儿童主任。这支144人的基层儿童工作队伍是困境儿童的“守护者”,他们定期对辖区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动儿童、残疾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等重点对象进行入户走访、动态摸排、建立重点台账,提供基本的监护指导、心理疏导、劝返复学、落实户籍、申请救助等关爱服务,确保困境儿童“有人管、有人护”。落实政策,兜牢基本“保障线”。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从2024年的1320元/人/月提高到2025年的1405元/人/月,提标幅度达14%,并确保资金每月按时、足额通过“一卡通”发放到监护人账户。2025年上半年,全县共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25.24万元,保障176人次,切实保障困难儿童基本生活。携手守护,撑起儿童成长“七彩伞”。社区与民政、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动,动员在职党员、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等志愿群体,在9个社区开设“五点半爱心课堂”,提供免费的课业辅导、兴趣培养、阅读陪伴、安全看护等服务。组织100余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党员教师组建“心灵护航”志愿服务队,通过开设心理讲座、个体咨询、线上答疑等方式,引导困境儿童正确认识自我、疏导情绪压力、培养积极心态。开展儿童主题活动,集中发布困境儿童“微心愿”,并向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报到党员、爱心人士等进行推送,倡议大家积极认领,目前已达成“微心愿”100余个。

岚县以党群阵地为支点、机制优化为杠杆、重点群体服务为标尺,构建起“居民有所呼、党组织有所应”的治理生态。未来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推动资源下沉与数字赋能双轨并进,打造更具韧性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28日第22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岚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