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柳林县:党建引领强根基 多元共治“幸福里”

2025年07月29日 14:43:20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清河社区与柳林农商银行柳林支行开展端午节联建活动。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鑫飞景誉小区开展消防演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指明了根本方向。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正是沿着这条“红线”,以组织体系为骨架、多元共治为血脉、品牌服务为纽带,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聚焦夯基垒台

织密组织“经纬网”

基层治理效能根本在于组织体系的严密与活力。柳林县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化组织架构,让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澎湃的治理动能。

组织体系网状延伸。编织“乡镇党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网络,彻底贯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同步推行党员中心户挂牌公示制度,明确其信息收集、服务引领等职责,认真落实“十个带头”,即带头宣传落实政策、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带头弘扬家庭美德、带头践行移风易俗、带头维护环境卫生、带头促进邻里和谐、带头严格宠物管理、带头保障车辆秩序、带头消除安全隐患、带头杜绝扰民行为,真正形成党员“在岗位上创一流、在小区里作表率、在家庭里尽责任”的良好氛围,让党员“围绕居民干、带着居民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

阵地建设提档升级。用活用好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打造升级11个社区亲民化服务大厅,构建起覆盖县城全域的便民服务网络,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优质服务近在咫尺。推行“全科帮办+流动服务”创新模式,在服务点位专设“绿色通道”(服务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爱专窗,并积极开展“上门代办”服务,累计服务群众超1.2万人次,让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持续推动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小区“五有”(有党的组织、有党群服务阵地、有党员信息台账、有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有应急动员预案)全覆盖。这些星罗棋布的“红色驿站”,成为了居民议事协商的“会客厅”、文化娱乐的“欢乐谷”、凝聚人心的“强磁场”,真正将战斗堡垒筑到了居民的“家门口”。

推动支部实体化运行。以引导组织关系转接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动员、支持辖区内的离退休党员和毕业未就业大学生等“隐形”力量,将组织关系接转至居住地小区,盘活存量党员资源。以单位家属小区为突破点。发挥家属院小区人员构成相对简单、居民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离退休干部职工较多等优势,创新将单位老干部支部设立在家属院小区,就地组织开展活动、参与小区治理。同时,精心挑选18名党性强、觉悟高、服务意识突出的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社区兼职委员或小区党支部书记,发挥其经验与威望优势。以社区工作者兼任为着力点。小区党员中确无合适带头人人选的,由下沉到小区兼任专职网格员的社区工作者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管理小区党支部日常事务,奋力实现“组织全覆盖”和“效用尽发挥”的双重目标。截至目前,已成功组建60个实体化小区党支部,实体党支部覆盖率达81%。

人才队伍扩容提质。积极吸纳辖区内具有优势资源的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物业服务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书记或分管副书记,以及离退休党员干部等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个人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有效充实社区治理骨干力量。乡镇、社区干部全员进社区、包网格,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200名社区工作者与专职网格员全部沉入小区(网格)开展工作,推动2122名在职党员主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纳入小区党支部组织架构,亮身份、领任务、办实事。

聚焦“三邻共治”

画好治理“同心圆”

柳林县坚持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汇聚各方力量,创新打造“三邻共治”模式,奏响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区域共建“邻聚力”。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的“小区联议会”机制,全县统一步调,每月1日、15日召开会议。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召集包联单位负责人、在职党员代表、小区党支部成员、业委会(物管会)负责人、物业服务企业项目负责人及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围绕党建引领治理、民生痛点、物业服务、矛盾化解、资源整合、居民议事焦点等议题,在小区现场召开工作协调会,群策群力,共商共办。锄沟社区宝宁小区党支部是这一实践的典范,支部定期组织物业、居民、党员及相关职能部门,将过去物业或社区唱“独角戏”的难题,变成了多方参与治理的“大合唱”,成功解决了院内车辆乱停乱放、下水道反复堵塞、路面损坏等30余个热点难点问题。

服务群众“邻距离”。深化拓展“四双”(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机制效能。推动159家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74个小区精准结对,通过“需求—资源”匹配生成、共建单位自行揭榜、街道协调相关单位等形式认领“健康小屋”、法律咨询、科普讲堂、助老帮困等164项特色共建项目,且每一项都制定了详尽可行的实施方案或计划书。依托此机制,联合柳林农商行、党员志愿服务队,在74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常态化实施“暖心菜篮子”工程。该工程专门为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定制化生鲜蔬果配送、急需药品代购等服务,每月至少配送两次,切实化解了特殊老年群体“采购难”的燃眉之急。

多元参与“邻治理”。充分利用小区党群服务站、小广场、居民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多元载体,创新搭建“微信议事群”“楼栋议事角”等灵活多样的协商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居民表达诉求的渠道。通过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开展“有话当面说、有事大家商量”活动,汇集民意、汲取民智、纾解民困,合力解决了240余项小区治理难题。青龙社区的“白大姐说事室”便是其中的金字招牌。该工作室吸纳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资深调解员等专业力量,创新运用“和为贵”情感调解法,成功化解各类邻里纠纷、家庭矛盾30余次,调解成功率达98%。

聚焦暖心服务

打造品牌“幸福里”

紧扣“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打造“馨柳林·幸福里”城市党建品牌,以品牌建设牵引优质服务资源共享,让温暖直抵人心。

小区特色品牌矩阵初显。深入挖掘各小区资源禀赋、人群特点和治理需求,着力构建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差异发展的小区党支部“一站一品”品牌矩阵。在全县范围开展“支部有品牌 小区好治理”创建活动,成功培育出“校社连心桥”“新新向党·驿路同行”“银龄互助社”“金融惠万家”等20多个“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小区党建品牌。这些品牌在推动支部实体化运行中不断被擦亮,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强劲引擎。

“微心愿”服务情暖万家。在各小区党群服务站设立“微心愿”墙,并在线上定期征集,居民可以将具体的困难或期盼张贴出来。党员志愿者主动认领,“接单”后迅速行动,上门提供精准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已帮助居民圆梦“微心愿”230余个,小区党员主动帮办代办事项133项,离退休干部党员成功调解邻里纠纷30余件,让“微心愿”凝聚起“大温暖”。

“朝夕守护”成就“一老一小”幸福。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开展系列精细化守护行动。组织80名社区“两委”成员、骨干党员志愿者与高龄、独居、困难老人结对,开展“窗帘行动”——每日上午9点观察老人家中窗帘是否按时拉开,成为守护独居老人安全的“暖心信号”。同时,在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与小区党群服务站,常态化组织书画、棋牌、养生讲座、生日会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龙城社区汇丰小区党支部精准对接老年居民需求,每月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健康义诊、爱心理发,并策划拍摄了公益老年婚纱照等特色活动,用镜头定格幸福晚年,让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各社区联合开展“阳光暖童”行动,提供寒暑假爱心托管服务,解决了500多名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定期组织趣味手工、家庭亲子运动会、绘本阅读分享会等活动70余次,深受广大居民欢迎。

如今在柳林县,“小区有支部、居民有依靠、停车有泊位、休闲有去处、娱乐有设施”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正驱动着柳林基层治理之舟,向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里”港湾稳健前行。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28日第21版)

责任编辑:越玥
  • 柳林
  • 社区功能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