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北京市朝阳区:打造一流“朝前服务”

2025年08月18日 11:06:32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永超

北京市最大规模租赁社区首创和园·繁星项目建成。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供图

作为首都经济大区、人口大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北京市朝阳区近年来正以一场深刻持续的服务变革,让企业安心“奔发展”,群众舒心“享生活”。

今年4月,朝阳区发布《2025年朝阳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明确将以“七大工程”44个要点为着力点,全力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企业与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全市首例划拨用地全程网办,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再到护航多个市级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这些成效共同指向一个高频词——“朝前服务”。

作为落实《工作要点》的一项关键举措,“朝前服务”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简称“朝阳分局”)在党建引领下倾力打造的服务品牌。

“它并非一句口号,而是一套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正以预判、协同、赋能的‘组合拳’,重塑政企关系,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朝阳动能’。”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朝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红杰介绍。

“朝前”一步

被动审批变主动护航

“‘朝前服务’的核心在于‘前’字。”马红杰解释,这个“前”,是把服务窗口前移到项目谋划的一线,把解决问题的时点前置于困难发生之前,更是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的“向前一步”。

在党建引领下,朝阳分局要求全体干部彻底转变观念,从“你申请、我审批”的被动管理者,转变为与企业并肩作战的主动服务者。朝阳分局组建党员先锋队,化身“项目管家”,推动服务从“权力本位”向“价值共创”的转变。他们深知,政府服务的确定性,是对冲市场不确定性的最强“压舱石”。

这一理念率先在破解传统审批的“堵点”上取得突破。划拨用地审批曾是流程复杂的“硬骨头”。在朝阳区三间房乡南区棚改安置房项目中,朝阳分局“朝前服务”党员先锋队在项目立项初期便主动介入,他们采用“一对一”专人服务模式,像“随身管家”一样,为企业预判风险、定制材料清单。这种“靶向预判”式的精准辅导,结合打破内部科室壁垒的“链式协同”,最终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了北京市首个划拨用地项目全流程网办。企业代表无需踏入政务大厅,仅在网上操作,便可获取划拨批复和划拨决定书,项目整体审批时限压缩高达80%,企业办事经济成本降低约90%。

“从过去可能‘跑断腿’到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指尖办’,‘朝前服务’的‘党员先锋服务队’全程在线指导,帮助我们有效规避了风险,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实现了‘拿地即安心’的开发体验。”三间房乡南区棚改安置房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秦先生对朝阳分局的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朝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朝阳区“朝前服务·帮您办”专项行动成效的生动体现,也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成果,为朝阳区推广划拨用地全程网办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朝前”温度

为群众纾困解难

如果说为企业提速增效是“朝前服务”的力度,那么为基层群众纾困解难则彰显了其温度。

长居北京、行动不便的老人金先生,为远在河北省承德市的一处房产过户犯愁。按旧规,他必须长途跋涉回原籍办理。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的“跨省通办”窗口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难处后,根据“朝前服务”工作要求,启动“专窗受理—远程联办—邮寄送达”三级响应,帮办专员全程代为填写信息,并通过视频连线,与承德登记中心协同核验身份、完成电子签名。

“异地帮办、属地审核”。数据在云端跨越220公里传输流转,税务、登记等流程在0.5个工作日内高效完成,审批流程和时限压缩三分之二以上。几天后,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便邮寄到金老先生手中。“朝阳‘跨省通办’窗口让我们老年人省心又省力,‘朝前服务’贴心更暖心。”金先生赞叹。

这是朝阳区“朝前服务”的生动缩影。凸显着“朝前服务”党建品牌赋能的“省心对接、省时审批、省力办理”政务服务模式,精准将宏观政策密码转化为群众与企业可感受、可收获的服务温度。

在“朝前服务”品牌引领下,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全方位、多层次落实“三省”服务。为高效化解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党员干部也下沉到街乡进行政策宣传、业务咨询。自今年6月北京市全面开展不动产登记线下“全市通办”服务以来,已累计办理“全市通办”业务500余件。

在北京市最大规模的住宅租赁社区的首创和园·繁星——即朝阳区十八里店西直河村的集体土地租赁房三期项目现场,一张让基层群体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的蓝领公寓规划核验单引人注目。

“为解决快递员、保洁员等城市服务人员居住问题,该项目内规划配建了一栋蓝领公寓,社区内部采用开放式街区布局,打造12个居住组团和6条活力街道,并配备有共享办公、共享厨房、邻里交往等大量公共空间,按4—8人间模块化设计,可提供105套房源。”朝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分局依托组建“朝前服务·帮您办”党员先锋队,指派专人建立一对一陪伴式服务机制,从图纸审查到规划验收实现全周期护航。本次验收的三期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计划8月投入营运。

“朝前”协同

跑出发展“加速度”

同时,面对关乎城市未来的重大项目,“朝前服务”也展现出卓越的协同作战能力。

作为北京推动站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性TOD项目万象城商业综合体,地铁公司与开发商华润集团的交接环节出现难题:移交文件不齐,但开工时间迫在眉睫,影响项目交地实施。

朝阳区迅速组织多部门协同,与北京地铁公司、华润集团高效对接,深入了解问题症结、集中“会诊”、精准施策、创新服务模式,采用出具函件形式为项目移交提供支撑,确保企业顺利“接棒”开工。朝阳分局将“多规合一”会商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整合至1日内同步完成,为这个总投资约110亿元的庞大项目争取了时间。目前,万象城项目已于6月底顺利取得工程建设手续并启动建设,顺利完成今年二季度重点投资纳统任务。

这样的“加速度”已成常态。马红杰表示,政府服务不仅要做企业的“及时雨”,更要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

在北京爱瑞国际化医疗综合体项目中,“朝前服务”专班通过靶向辅导与全域预警,为项目抢出了9个月的宝贵施工时间。项目建成后,将新增800张床位,显著提升朝阳区国际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15分钟医疗圈”布局。

“朝前”运行

构建长效服务机制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被“朝前服务”这条“红线”串联起来。党员先锋队化身服务“排头兵”,以党建引领融合资源与力量——党建紧扣“人民”、业务凸显“精通”、作风锚定“过硬”、营商环境突出“效率”,最终汇聚成朝阳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亮丽风景。

“‘朝前服务’不是一时之需,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创新。”马红杰强调,朝阳分局正在系统梳理成功经验,打造“朝前服务·帮您办系列案例集”,将“党员帮办三级响应”“异地—属地双轨协同”等党建与业务融合范式固化下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朝阳分局正以务实的行动,当好企业发展的“护航员”和项目落地的“加速器”,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更多、更实的“朝阳力量”。

“下一步,朝阳分局将持续以党建‘红线’穿起民心‘珍珠’,让‘朝前服务’在项目审批提速中彰显改革力度,在项目核验中体现为民温度,在各项规划手续办理中传递城市厚度,奋力书写‘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答卷。”马红杰表示。

《中国城市报》(2025年08月18日第11版)

责任编辑:越玥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