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江苏盐城的海有多“富”

渔村储蓄超亿元 “零碳”绿电直供 渔船变“海上工厂”

2025年09月01日 11:04:23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盐城市下辖东台市川水湾湿地风景优美。

孙家录摄

盐城市怡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虾仁加工区内,工人正在对虾产品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品质。

彭 岭摄

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大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滩涂资源、最广的海域面积。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城市加快培育海洋渔业、海工装备、海洋旅游等九大海洋经济产业,

持续拓展蓝色经济“国际朋友圈”。今年1月,《盐城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画卷由此徐徐展开。

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中国城市报记者实地探访盐城市下辖东台市、大丰区、射阳县等地,见证盐城向深蓝挺进,布局未来。

东台市

从“靠海吃海”到“靠海玩海”

东台市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坐拥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集聚世界自然遗产、中国美丽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三大生态名片,每年400余种、数百万只鸟类在此翔集。这里还有着纵横交错的海陆通道,146条港汊、出海航道、海上电缆通道分布其中。

从市区出发,驱车1小时便可以邂逅黄海边万顷静谧森林。在黄海森林公园,记者眼前,一排排水杉挺拔如剑、直指云霄,壮阔的景象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而6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莽莽荒滩,盐霜泛白,飞鸟不栖,种活一棵树都难;现如今,这片荒滩变成了海湾森林,辽阔的绿荫造福了一方百姓。

这片林海有多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黄海森林公园规划造林绿化1965亩,这片生态屏障将迎来水杉、无絮杨、枫杨、弗吉尼亚栎、乌桕、银杏等8大特色树种,每一株新植的树苗都将为这里增绿添彩,续写黄海森林的生态文脉。

顺着黄海森林公园一路向东,站在湿地岸边极目远眺,无边的滩涂在天地间舒展,与一排排巍然静立的白色风车阵相遇,构成一幅天然与人工和谐共生的辽阔画卷。

近年来,东台市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构建“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下有水面养殖”的互补立体开发模式。截至2023年底,沿海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00兆瓦。

不仅如此,东台市还通过培育壮大海工装备、发展海洋渔业,拓展海洋发展空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据介绍,东台海洋工程特种装备产业园被评为江苏省第一批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300多亩,产品涵盖救生、信号、消防、环保等四大成熟产业链。其中,船用救生装备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达75%。

如何通过发展海洋渔业实现共同富裕?记者在位于东台沿海条子泥畔的美丽渔村——巴斗村,找到了答案。

巴斗村人口并不多,现有203户669人。这里先后进行了三次新型富民强村的探索:上世纪80年代“靠海吃海”,既联船组队又包船到人;2000年初起“靠海耕海”,既围海养殖又领证包水域;2021年开始“靠海玩海”,既搞渔旅融合又搞红旅融合。

如今,在巴斗村看海潮、观海鸟、品海鲜,住渔家、享渔趣、游渔村,已成为东台乡村旅游的特色之一。

截至目前,巴斗村集体滩涂养殖面积近3万亩,个体牵头发展海洋捕捞船只15艘,村集体积累收入超12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万元,居民储蓄存款超1.2亿元,实现村集体积累与群众收入持续增长。

大丰区

以绿色产业激活蓝色经济

大丰区拥有112公里黄金海岸线、万亩滩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黄海湿地核心区,既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关键驿站,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宝库。

目前,大丰区正以绿色产业激活蓝色经济。以全区之力建设的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围绕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家化,初步建成一张网、一基地、一示范、一平台、一品牌“五个一”的零碳产业园1.0版本。该产业园因地制宜使用绿电,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成为盐城市展现“双碳”行动力的重要窗口。

园区是如何实现绿电直供的?据介绍,园区在先导区将集中式光伏所发绿电,汇集到110千伏锦城变电站,再通过10千伏专线输送至园区企业,打造了“一对多”的物理可溯源绿电生产应用场景。该场景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英国标准协会(BSI)审定申明,并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接下来,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将继续推动园区变电站及可溯源绿电接入线路改造工程,同时投资一批风光能源项目,为园区提供大规模接入物理可溯源、高比例的绿电,吸引一批有绿电需求的出口型企业落户园区。

此外,记者关注到位于大丰区的一家专注于研发“新能源+海水淡化”创新模式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新能源海水淡化行业的领军企业,江苏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为解决世界缺水难题贡献着中国力量。

去年,该企业制造的新能源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设备在马尔代夫5座岛屿正式投入使用,让当地岛民喝上了咸海水变成的“舒心水、安心水”。此套设备的富余电力还为当地提供了能源补充——既确保技术落地,又最大化满足民生需求。这一项目在海外市场推广中发挥了样品工程和示范项目的重要作用。

坚持“产业强海”,深耕海洋产业主赛道,大丰区还有哪些重要实践?

据了解,盐城海洋生物产业园依托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品牌效应,先后入驻明月海洋生物、优度生物、康庭生物、环球海洋等企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海洋生物产业集群;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已突破海藻生物萃取、创伤修复等海洋生物医药等关键技术,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的海洋生物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实验室正式落户。

射阳县

打造沿海“蓝色粮仓”

射阳县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也是江苏省唯一同时拥有商港渔港空港的县城。

从“耕海牧渔”的百年传承到“向海图强”的当代奋进,射阳全面推进工业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释放“蓝色引擎”澎湃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海洋渔业事关海洋经济发展质态,也事关富民增收大计。射阳作为江苏沿海县份中距离港口最近的县城,如何用好区位优势发展海洋渔业,打造沿海“蓝色粮仓”,勾勒“海上牧歌”新图景?

记者了解到,这片海域经过3个月“休养生息”,射阳县黄沙港渔民于8月初迎来了专项开捕时刻。伴随着阵阵笛鸣,首批105艘获得专项捕捞许可的渔船解缆启航,驶向碧波荡漾的黄海。据悉,此次105艘渔船以刺网船为主,主要瞄准中上层鱼类和虾蟹类资源。

在射阳县黄沙港镇的盐城市怡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怡美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流水线前翻飞手指,去头、剥壳,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虾仁瞬间滚落下来。

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眼下正是虾仁生产旺季,车间每天加工原料虾0.75万到1万公斤,产出成品半成品虾仁约2吨;百余名工人平均每人日剥虾超25公斤。依托先进的设备和全程冷链工艺,公司日均可产高品质虾仁近10吨,不仅畅销国内市场,更远销海外市场。

不仅如此,盐城怡美公司于6月增设了海上加工辅助船。该海上加工辅助船长92米、型宽16.8米,总吨位超5000吨,可在海上直接对捕捞的海产品进行清洗、分拣、切割、包装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同时具备冷链加工贮存能力,能迅速将加工后的产品冷藏保鲜,最大程度保证海产品的新鲜度与品质。

随着全省首艘海上加工辅助船的投用,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3年累计出口创汇或突破5000万美元。

此外,立足渔港3000艘渔船承载量,黄沙港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整合20万吨冷链物流及电商产业园资源优势,重点引进3—5家数字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现代化新型供应链体系,打造年交易额超30亿元的渔业电商产业集群。

黄沙港镇还积极探索“公司+渔民”规模渔业联营发展模式,通过优化合作社运营机制,实施渔港物业、劳务服务等示范项目,全力打造“一村一链”特色产业,确保全镇8个村村集体收入突破千万元、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元以上,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

当前,射阳县正加快黄沙港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园等海洋产业特色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聚高地。

《中国城市报》(2025年09月01日第14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盐城
  • 新能源
  • 江苏经济
  • 三农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