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全国首家期刊主题书店——大隐书局·和平公园刊茶社外部景观。
虹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日,2025上海书展举办。在这期间,分会场虹口区以“书香虹口·悦读生活”为主题,通过117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阅读活动,串联起文旅商体展多元场景,为广大市民、书友及国内外嘉宾呈现了一场全民阅读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的盛宴;通过“阅读+”模式赋能商业与旅游发展,彰显了其作为“文化三地”(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独特魅力。
国际视野碰撞本土文化:
文学周活动沟通中外
“《荷马史诗》所表现的生活,距离今天将近3000年;《诗经》各篇的创作,与我们相隔,也在3000年上下……”在中国作家孙颙《古典不古》的演讲中,2025上海书展子活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虹口区拉开帷幕。
作为上海书展唯一的国际文学交流项目,上海国际文学周已连续6届落地虹口。本届主论坛以“流变与转化中的古典”为主题,汇聚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内的30余位中外作家、学者。
虹口这片文化沃土,一直是中外文明交融的重要窗口。这里曾是鲁迅、茅盾等文学巨匠的聚集地,左翼作家联盟在此开展活动,推动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同时,这里也见证了很多中外文化交流的亮眼切片,例如,罗素、萧伯纳等文化名人正是从虹口北外滩登陆中国。
为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们更直观地了解虹口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风貌,虹口区特别在文学周开幕前设计了“文化半日游”活动。气势恢宏的外滩建筑群、刚劲挺拔的外白渡桥、庄重典雅的中国证券博物馆……坐上观光大巴,窗外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嘉宾们首先抵达的乍浦路历史风貌街是电影《酱园弄》的拍摄地。现场,在电影里多次出现的白色电车静静停驻,旁边是拱券型的胜利电影院。“这座近百年历史的电影院经过翻新改造至今仍在营业,每天都有热门电影上映,非常适合年轻人组团来观看。”乍浦路历史风貌街相关负责人说。
在随后到达的以作家巴金命名的图书馆里,嘉宾们不仅欣赏到了巴金《家》《春》《秋》等经典作品的手稿,还通过历史照片、书信、日记等实物,直观接触了巴金从青年时期到晚年的人生轨迹。来自瑞典的作家帕特里克·斯文松在参观时不禁感叹道:“图书馆通过1:1还原巴金书房,再现作家简朴的生活,我对此深受感动。”
而在之后举行的“诗歌之夜”活动上,诗歌游园会与沉浸式AI视频体验受到好评,体现了“古典的生成与更新是一条绵亘至今的灿烂星河”美好理念。嘉宾与市民、游客或流连于游园会回味经典诗歌篇章,或在交流中分享感悟,或在科技营造的唯美氛围中感受经典跨越时空的力量,现场诗意盎然。
多元业态深度融合:
烟火气在“阅读+”场景中升腾
从国际视野的文学盛宴,到市井生活的书香浸润,虹口的文化魅力正在以多维度绽放。2025上海书展虹口分会场暨第三届上海虹口书会落地瑞虹天地太阳宫,推出“啡”常阅读、“影”响阅读、“购”享阅读、“游”读虹口四大计划,构建跨界融合的阅读生态。
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有限公司是虹口书会主办方。公司总经理吴坚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作为落户虹口的文化央企,主办虹口书会是公司响应打造“书香虹口”号召的具体行动。“本届书会通过40家展商与瑞虹天地太阳宫商户间的联动,以‘读书新生活’为主线构建‘阅读+’融合场景,依托太阳宫的大客流,配以知名作家马伯庸的主题分享会、自然博物馆‘恐龙主题科普阅读’、‘雄狮少年电影原声黑胶视听’等特色活动,使不同年龄、爱好的市民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打开方式。”吴坚说。
在分享会现场,作家马伯庸讲述了小说《长安的荔枝》创作故事,他也建议年轻的作家不要总待在书斋里查文献,可以多出去走走。“就像虹口这样的地方,如果能将这里的大街小巷走透,自然会发现大量值得用进创作中的素材。”马伯庸说。
据介绍,虹口书会以“阅读+咖啡、影视、城市漫步”等各种场景构建,生动诠释了“读书新生活”理念,实现阅读场景多元化升级、阅读服务精准化投放、阅读品牌影响力精彩呈现,使公共文化服务走进日常生活、融入城市肌理,散发浓浓烟火气。
“虹口在文化建设上的潜力深不可测,这里的故事,永远讲不完。”作家马伯庸点赞道。
从青少年到全年龄:
阅读实践丰富城市精神
在书香浸润的市井生活为城市注入更多文化活力时,虹口区亦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深远意义的实践——让阅读滋养青少年。比如,在2025上海书展期间,该区首发推出了面向青少年的人大制度主题实践教材《探寻人大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导引》。
虹口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李文青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虹口是上海市首批“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实验区,依托“文化三地”资源禀赋,着力培育“文化引领学校大思政课工作”的区域特色。《探寻人大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导引》一书立足青少年认知特点,系统梳理人大制度发展脉络,整合模拟监督、调研等实践案例,为青少年提供“可触摸”的民主启蒙教材。“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人大制度,我们专门邀请骨干思政教师组建了写作团队。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中学人大制度教育越办越好,同时借助上海书展的影响力,让这本书能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李文青说。
参与该书编写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王元秋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书中每个案例都源自学生模拟人大的真实经历,我们反复打磨,确保理论性与实操性的统一。这本书不仅是学生的教科书,也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框架,让我们更有底气讲好中国民主故事。”该学校高二学生赵伊陶分享感悟:“书本与实践的结合,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条文变成可感知的现实,也使我们这些青少年能够从知识接受者成长为民主实践的参与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上海书展,虹口区6家特色书店入选实体书店分会场,展现各自风采。如全国首家期刊主题书店——大隐书局·和平公园刊茶社以阅读为主线,将“和平八景”融入茶饮,让读者可以在书香氤氲、花团锦簇、波光水影中感受阅读之趣和生活之味;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围绕左翼文学、中日文化交流等主题,复刻鲁迅与其日本挚友内山完造的文化友谊空间,吸引大量市民与游客慕名前来。
“在上海书展期间,虹口区推出的系列阅读活动覆盖全年龄段、多领域,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多元体验,我们真的感受到了‘书香满虹口’的浓郁氛围。希望接下来,虹口的日常阅读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上海市民李先生表示。
《中国城市报》(2025年09月01日第23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