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红色物业”解决群众“关键小事”

2025年09月12日 17:36:39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 杜英姿 郭文治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物业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打造“凤城物业红”党建品牌,开展全市物业服务企业互观互检活动。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2025年物业提升“123”专项行动优秀项目观摩(开放日)活动。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城区景观。

链接:

“123”专项行动——“1”即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凤城物业红”党建品牌;“2”即开展物业行业治理和小区环境治理;“3”即示范引领一批住宅小区、规范运营一批住宅小区、整治提升一批住宅小区。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国务院批复的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常住人口291.47万人,有住宅小区2080个。2022年以来,银川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区治理,以“123”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解决物业服务质价不符、管理不优、标准不高等问题,实现物业企业党的工作覆盖率和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其中枫林湾、五里水乡2个小区成为全国“加强物业管理 共建美好家园”典型案例小区。

打造党建品牌,构建上下

贯通“红色物业”治理体系

物业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银川市坚持体系先行、制度领路,围绕“四联四提”打造“凤城物业红”党建品牌,把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和各职能部门拧成一股绳,打破传统治理中各方独立运作的壁垒,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

组织联建,提升党建质效。西夏区朔方小区的大多数楼宇建于上世纪80年代,自来水管道老化严重,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情况,社区党委牵头,小区党支部迅速行动,党员们带头宣传、入户沟通,带动完成9栋楼322户居民的水网改造,引领小区旧貌换新颜。

银川市锚定党建引领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为突破口,通过地毯式摸排、动态化建账,精准掌握物业企业党建工作底数,对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和物业服务项目,运用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共建等多元模式,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同时市、区两级同步组建物业行业党委,将物业企业深度嵌入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组织架构,构建起以市为引领、区为统筹、街道为枢纽、社区为根基的四级联动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物业服务领域的全覆盖,为“红色物业”高效运转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机制联动,提升服务能力。过去,金凤区云凤花苑小区物业服务不到位,居民和物业企业矛盾突出,亟待解决。街道和社区组织“湾里说事”民主协商议事会,将居民们聚在一起,敞开心扉积极献策,最终决定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更换新物业公司。如今,新物业在保洁、安保工作上尽心尽力,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在这一问题化解中,机制联动发挥了关键作用,社区党组织搭建的“发现—收集—办理—反馈”体系,让居民诉求有了回应,停车难、卫生差等“身边小事”迎刃而解。

银川市以网格化精细管理为依托,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群众需求收集办理机制。社区网格员联合业委会成员、物业项目负责人,常态化深入网格开展入户走访,主动倾听居民心声,全面收集各类诉求。各小区党支部定期组织“物业开放日”“板凳会”及业主恳谈会等活动,针对收集到的问题,搭建物业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平台,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的美好愿景。

发展联促,提升宜居品质。金凤区香溪美地社区香溪美地小区始建于2010年,12年间,这里更换了6家物业公司和3届业委会,遗留问题众多。香溪美地社区党委组建专班,纵向联合金凤区物业办、街道党工委,横向协同业委会、物业企业,因地制宜打造“诸葛议事”平台,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等共同参与,最终成功引入高品质物业,让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彻底解决。发展联促让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通过多元主体协同,老旧小区重获新生,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银川市聚焦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目标,创新推出“区域整合、多元主体协同”的物业服务模式。在区域化整合选聘方面,针对规模小、距离近、服务需求趋同的住宅小区,以区域整合为抓手,将多个零散小区进行打捆招标,引入专业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对于无物业服务的小区,积极推动街道社区领办物业服务,为居民提供基础性物业服务。针对失管、弃管小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兜底保障作用,通过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引导国有物业企业承接服务,确保这些小区物业服务不断档。

资源联享,提升共治合力。中强巷社区是由9个“老旧微”小区合并而成的“连片式”物业小区,社区党支部全面落实“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引进国有物业企业银川凤洁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探索“大物业”打包管理模式,组建中强巷社区物业联合党支部,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散乱脏”等问题。针对老年人需求,社区还翻新了“长者食堂”,打造可供老年人休闲娱乐的“乐享亭”;住建、城市管理等部门定期联合执法,拆除小区内违建,整治居住环境,让小区秩序井然。资源联享凝聚多方力量携手共治,让小区成为居民的幸福家园。

银川市常态化推进“执法人员进小区”,组织住建、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定期深入住宅小区开展监督检查与执法行动。针对物业服务区域内违章搭建、毁绿占绿、垃圾随意丢弃、违规饲养动物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部门依据职责分工,采取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联合整改的方式形成执法合力。同时,推动供水、供电、供气等专业运营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督促其切实履行住宅小区内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和更新责任。

开展两项治理,着力破解

物业服务领域顽瘴痼疾

银川市制定印发《银川市2023年物业提升“123”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通过服务清单、负面清单精准构建责任体系。扎实开展短板弱项治理,结合“12345”投诉情况,重点关注整改不彻底和问题反复的小区。全面推行“红黄榜”晾晒机制,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要求、期限和责任人,督促企业整改,对整改不力的纳入黄榜管理并信用记分。

开展物业行业治理。物业服务质价不符是影响群众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完善行业监管机制,推动物业服务收费明明白白,银川市印发《银川市普通住宅前期物业服务和停车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方案》,建立“质价相符、动态调整”的物业费定价体系,明确物业服务等级与收费标准对应关系,允许物业企业根据服务成本、服务质量等因素,在业主协商同意后合理调整费用。同时,配套出台《银川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公共收益管理等12类50项指标纳入信用评分,对信用等级低的企业限制参与招投标、列入重点监管名单。方案出台后,涉及物业费调整的153个小区均已调整到位,惠及9万户27万居民。有313个停车场调整了停车租赁和服务费,44个小区地下停车场不再“只售不租”,释放并新增了5059个地下车位,惠及7019户居民。政策出台后,业主需缴纳的物业费平均下降7%,最高降幅达31.3%;“一费制”收费标准下,折合电梯费0.3元/平方米/月,电梯费缴费标准显著降低;停车服务费平均降幅37.5%,最高降幅达58.3%。随着此次收费标准的调整落地,新建小区业主的物业和停车缴费金额将显著减少。在监管实践中,银川市持续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累计规范公共收益1000余万元。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小区设施设备进行评估,核定服务成本,指导业委会与企业协商调整物业费标准。此外,依托信用平台对涉事企业扣除信用分、纳入反面榜单公示,倒逼物业企业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开展小区环境治理。走进兴庆区银佐家园小区,原本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如今变身“口袋公园”,智能充电桩整齐排列,曾经的“闹心小区”变成

了“舒心小区”。银川市以银佐家园为试点,将“七化”目标融入治理全过程,推进小区卫生常态化保持干净、设施设备人性化检修养护、小区安全标准化管理守护、居住环境生态化供给呵护、社区活动多元化举办提供、群众诉求高效化响应快办、资源利用可持续化分类收运,打造出老旧小区环境整治的样板。银川市还推动环卫提标,构建“网格保洁+‘红绿黄’三色预警”机制,推动设施提质,联动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微实事”项目,统筹做好设施更新、管线改造及水电气管理移交。推动安全提级,探索建立隐患闭环管理+三方共治体系,开展电梯消防专项整治,实行安全隐患“查改验”全周期管控。

聚焦三类小区,分类施策精准提升治理效能

在推进“红色物业”建设过程中,银川市聚焦不同类型小区特点,围绕“分类施策、精准提升”策略,通过总结经验推广一批、对标先进壮大一批、补缺短板提升一批,推动全市住宅小区治理水平整体跃升。

总结经验推广一批,标杆引领复制“红色治理”样板。将成熟标杆项目的治理模式向全市推广,扩大优质服务覆盖面。作为“塞上红管家”红色物业示范点,兴庆区玺云台小区以“六个更好”为建设目标,创新“84365+红色志愿队”工作法,通过物业企业、街道、社区、派出所、综合执法、业委会六方联动机制,解决噪音扰民、违规装修等问题7件,建成共享书屋、社区食堂等便民设施,业主满意度达95%以上,其“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模式已在兴庆区东方韵园、海宝福星苑等10个小区复制,通过搭建红色议事厅、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居民参与常态化。持续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协商,协调化解矛盾纠纷,累计化解矛盾纠纷问题100余件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定期开展社区“律师下午茶”活动,提供法律咨询及援助服务200余件次。

对标先进壮大一批,靶向提升激活中间梯队服务能级。推动700个服务效能一般的小区对照标杆,通过优化管理、升级设施,跻身优质行列。西夏区宁华园小区建成时间较早,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存在设施老化、物业费收缴率低等问题。对标“红色物业”标准后,宁华园小区成立项目党小组,推行“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党员网格员分片包联楼栋,解决下水管道堵塞、路灯破损等问题23件;同时引入“隆光e家”智慧平台,实现线上缴费、报修覆盖率达60%,物业费收缴率从50%提升至85%,该小区也成功入选西夏区“美好家园”示范名单。贺兰县奥园小区通过打造“一核三联四平台”治理模式,打造“爱心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开展“窗帘行动”关爱独居老人,其“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在贺兰县天鹅湖小镇、海德家园等15个小区推广,全县新增老年食堂3个、日间照料中心2个,惠及老年群体800余人。

补缺短板提升一批,兜底保障破解失管小区治理难题。针对约700个失管、弃管小区,通过政府托底、志愿服务等方式,解决基础环境与安全隐患问题。中强巷社区由9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构成,各小区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中强巷社区紧扣居民需求,通过拆除相邻小区围墙、栅栏,科学设置出入口,将9个“老旧微”小区“拆小并大”合并为“连片式”小区,引入国有物业企业凤洁物业,通过“大物业”模式进行改造、统一服务。改造后,小区环境卫生投诉量下降70%,居民自主参与环境整治率提升至40%。

通过分类施策,银川市实现“标杆小区示范引领、中间小区对标进位、薄弱小区兜底提升”的全域治理格局,让“红色物业”真正成为解决群众身边事、烦心事的核心引擎,推动城市基层治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现代化跨越。(图片由银川市委组织部提供)

《中国城市报》(2025年09月08日第26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红色物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