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共筑居民幸福家园

2025年09月12日 17:37:16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 郭文治 李静雯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帝奥社区组织开展“老帮老”志愿服务摸底统计,完善低龄供给和高龄需求台账。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杏林社区联合县第一幼儿园开展“小手牵大手 童心筑安全”主题活动。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以党建为引擎,探索构建“党建领方向、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社区治理新模式,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切实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深化党建引领

打造社区治理“红色引擎”

故城县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将红色势能精准注入老旧小区改造、邻里矛盾调解等治理场景,全面打造社区治理网络的“红色引擎”。

三级联动强责任。强化县委、社区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县委是“一线指挥部”,履行第一责任,负责整体布局和指挥协调,加强全县党建工作组织实施、资源配置。社区党工委是“龙头”,履行直接责任,负责统筹推进和抓好落实,发挥轴心作用,推动社区党建与各领域党建有效融合。13个社区党组织组成“战斗堡垒”,履行具体责任,负责组织动员和服务管理,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各项任务。

党建联建聚合力。通过发展党员、选派党建指导员、评选“红色物业”等方式,加强社区党建联建。在富邦花园小区建立“红色物业”试点,由社区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指导建设党员活动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退出领导职务的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中选派13名熟悉基层工作、热心群众工作的同志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帮助社区党组织规范党建制度,服务居民群众。各社区联合驻区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幸福社区党支部通过组织驻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召开会议,协商解决幸福花园道路坑洼问题,通过多方筹措资金重新铺设了小区破损路面,方便了居民出行。

志愿服务赢民心。在628名社区党员中广泛开展“一管三带一联”活动。“一管”即社区党员首先要管好自己,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履行党员义务,在日常生活和社区事务中亮出党员身份;“三带”即“带好家庭、带好邻里、带好楼院”,要求社区党员在管好自己的同时,将党员的作用延伸到自己的家庭、邻里和整个楼院,使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区的每个角落充分体现出来;“一联”即联好居民,主要做到联思想转变观念、联生活关心帮助、联感情融入社区、联共建“文明家庭”、联下岗重新就业,党员主动与社区内的弱势群体、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联系,在思想上引导、在生活上照顾,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开展“微心愿”活动,通过收集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特困儿童等弱势群体小心愿,按照党员志愿者“一帮一”方式自愿结对,奉献爱心完成心愿。今年以来,开展扶贫帮困、便民维修、矛盾调处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

重构网格体系

激活治理单元“细胞活力”

故城县根据社区规模科学细分治理单元,构建“网格划得准、问题找得实、服务跟得上”的治理新格局,让“小网格”真正托起民生“大担当”。

合理划分“小网格”。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原则,以300—500户划分,全县13个社区120个小区共划分网格111个,由社区工作者担任专职网格员,楼门长、在职党员担任兼职网格员。通过深化网格化治理创新,聚焦消防安全、矛盾调处和居民烦心事等大事小情,开展政策宣传、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协调处置群众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让“小网格”发挥“大作用”。

推动干部进网格。落实一名科级干部包联一个社区网格,开展县乡村(社区)干部下沉网格活动,着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塑造网格服务品牌。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排查化解矛盾隐患,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提升,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县111名科级干部在工作之余,下沉网格,倾听民声519次,宣传政策782次,排查化解矛盾14件,解决问题226件,解决率100%。

充电赋能提素质。邀请衡水市社工部、桃城区福苑社区等有关专业人士围绕党建引领治理创新、网格管理深化等进行线上专题授课;以县委党校为阵地,邀请县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专家及一线社区党支部书记线下授课。组织社区党支部书记前往西安、重庆、北京、雄安新区等地参观学习社区治理、儿童托育、智慧养老工作,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为社区建设发展拓宽了思路。上半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次,培训社区工作者163人。通过理论辅导、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提升了队伍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

创新服务载体

激活社区治理“末梢神经”

故城县通过议事协商直通民意、健全“提事—议事—决事—办事—评事”的闭环机制、组织开展便民服务等多种举措,打造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实现服务资源在末梢聚合、治理效能向一线延伸。

推进议事协商常态化。打造“议事厅”“议事长廊”“小板凳”等模式,通过微信群、小程序、楼道意见箱、网格员走访征求居民意见,健全“提事—议事—决事—办事—评事”的闭环机制,凡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事项,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楼长、居民代表等共同协商解决。通过强化社区协商成果运用,及时公开协商成果落实情况,逐步实现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今年以来,召开协商会议52次,解决群众难题39件。

开展“入万户访万民”活动。全县111名社区工作者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居民在社区治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方面的意见和需求,聚焦环境整治、物业管理、养老托幼、邻里矛盾等,推动源头化解,简单问题现场解决,复杂问题协商推进,并建立走访台账。截至目前,共走访居民10536户,收集居民意见511条,为18个老旧平房家属院安装太阳能路灯363盏,改造背街小巷117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推动“传统手艺”进社区。“磨剪子来,戗菜刀……”熟悉的吆喝声一响,便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现在外面很难找到磨刀的师傅了,自己在家又磨不好。社区组织的这个活动真是太贴心了,帮我们解决了日常愁心事!”一位刚刚取回磨好刀具的居民高兴地表示。在活动现场,不少居民一边等待,一边交流着家常,气氛温馨融洽。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磨剪子 戗菜刀”活动是社区“为民办实事”系列服务之一,社区定期邀请磨剪子师傅入驻社区,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看似简单的磨刀服务,却实实在在解决了居民的日常所需。目前,该活动已覆盖全县90多个小区。

涵养家风文化

夯实社区治理“精神底蕴”

故城县通过打造文化阵地、挖掘典型示范等,让优良家风从“墙上的故事”变成“身边的生活”,真正实现了“小家风”涵养“大文明”。

培育价值观。将家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居民公约、打造文化阵地、开展多元实践活动等,示范引领群众参与,让优良家风从“一家一户”走向“满城满街”,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力。幸福社区将家风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体系,联合故城县神墨教育举办“孝道插花”活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社区工作者和孩子们一起完成插花作品,分享创意与心得,引导青少年以传统艺术表达感恩之情。

创新传承形式。将家风文化融入楼道、景观等公共空间,让文化成为风景,处处可观、可触、可听、可感,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家风熏陶。凤凰社区依托金都花园小区开展家风家训小区试点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家风家教家训主题文化角、景观小品、展示墙、文化长廊等设施,聚焦家风家训故事、名言警句等,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感悟道德力量,不断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

培树典型示范。通过入户走访、解决邻里矛盾,志愿者们倾听并收集居民家风家训故事,挖掘优良家风。在传统节日等节点开展家风文化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举办敬老活动、评选最美楼道、共过邻里节等志愿服务活动。设立“善行功德榜”“好人榜”,通过示范引领作用让家风家训渗透千家万户,为社区治理和文化传承注入精神动力。(图片由故城县委组织部提供)

《中国城市报》(2025年09月08日第25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社区网格化管理
  • 党员责任区
  • 治理理论
  • 衡水
  • 故城
  • 幸福家园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