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从住有所居到老有所养再到学有所教……翻开2022年全市民生工作账本,一件件民生实事深入人心,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这一年,吴忠市围绕改善民生、服务社会主线,把“小事情”放在心上,把“大责任”扛在肩上,从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着手,不断夯实民生保障,纾解民生难题,增进人民福祉,留下了一串串保民生、解民忧、聚民心的扎实足迹……
房屋改造点亮百姓“安居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高糜子湾村村民白文忠对此深有体会。白文忠是农村危房改造户,他非常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白文忠说:“什么是幸福?总有人想着老百姓生活好不好,就是幸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天天都是好日子,今后的生活会更幸福。”
今年,同心县为了解决棚户区改造安置缺口大、不能按期给拆迁户安置等问题,开建了景秀花园小区等民生工程。项目于7月份开工,已完成地基开挖处理,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共建设安置楼18栋,安置拆迁户住房650套,总投资近3.25亿元。2024年10月竣工后,90%的房屋用于安置棚户区群众,10%用于企业销售。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也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在改造过程中,吴忠市坚持尊重小区居民的意愿,对小区原本出现的道路塌陷、下水淤堵、缺少休闲设施等居民投诉率高的问题,确定改造计划和具体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真正让老旧小区通过提升改造,打造成让群众满意、为城市添彩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暖心工程。
2022年,吴忠市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61个,建筑面积41.15万平方米,涉及楼栋153栋,户数4201户,预算投资1.2亿元。
◆其中,利通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35个;
◆青铜峡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个;
◆盐池县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7个;
◆同心县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个。
截至10月底,全市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15亿元。
老有所养让幸福成色更足
近年来,吴忠市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创新发展理念,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文明风尚深入人心,“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12月13日中午时分,走进金积养老院,耳边传来悠扬的歌声,凉亭里几位老人正在晒太阳……这里温馨舒适,处处洋溢着家的感觉。
前不久,利通区古城镇党家河湾村五队的何兴帮通过村委会向吴忠市民政局表达感激之情。原来三年前,他曾做过股骨头置换术,需长期进行康复治疗。从今年1月4日开始,吴忠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康复治疗师上门免费为何兴帮做康复治疗。“真是太方便了,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好事。”何兴帮躺在自家炕沿边说。
何兴帮老人获得的“福利”,得益于吴忠市2022年实施的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这项“民心工程”面向利通区和青铜峡市城乡60周岁以上,对1400名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的住所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行、助浴、助医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学有优教教育“质”“量”双提升
近年来,吴忠市深入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改革,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择校热”等问题。
今年全市新建扩建学校28所,新增学位1.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4.7%,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得到缓解,普通高中大班额占比降至1%,宁夏奶业现代产业学院当年建设、当年招生。
“现在,只要是孩子教育上的事儿,真的用不着托关系、‘走后门’了!”说起孩子的上学事,家长马丽娜说,“‘阳光均衡分班’推行后,孩子的入学、分班很顺畅,我不用为孩子上学操心了。”马丽娜所说的“阳光均衡分班”是2022年秋季学期吴忠市在市直属各中小学大力推行的入学“零择校”、分班“零择班”举措。这一举措实施以来,赢得社会普遍赞誉。
今年秋季开学季,吴忠市直属3所小学、7所初中、3所高中共计10000余人进行了实现了所有学段、起始年级“阳光均衡分班”全覆盖。
“这个助学贷款的政策很好,极大地缓解了我们家庭的经济压力。”18岁的马悦上大学后,在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吴忠市(利通区)办理点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办理了12000元助学贷款,不仅解决了学费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住宿和书费的问题。
今年以来,吴忠市投入资金10万元,利用暑假期间,共举办两批10期培训班,组织350名特殊家庭学生参加培训。培训活动常态化后,由点及面,通过市直属学校的试点示范,逐步向各县(市、区)推广,辐射全市所有中小学全体学生,让广大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防溺水技能。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
吴忠将继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定不移地为民办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写好民生答卷。(记者 冯荣见习记者 赵秉娣)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