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秀民族风采 传非遗之魂

2023年03月06日 17:32:16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

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壮阔秀美风光。大理白族自治州非遗中心供图

今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下简称大理保护区)入选。据了解,大理保护区保护范围涵盖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所辖行政区域,保护对象为体现大理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各类非遗名录项目、非遗传承人以及与非遗传承密切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及自然景观文化等。

多年来,依靠在传统文化、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保护性开发,大理州建成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成立13个非遗保护机构,各类非遗展演和送戏下乡活动超过1000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态势喜人。

良好生态文化底蕴

释放个性魅力

从申报到建设再到如今成功入选,作为大理保护区参与者、实践者与见证者之一的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向军提到,要想守护好大理州的文化瑰宝,就必须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传承非遗。

“以前,非遗在大理州的认知度很低。为打开一扇让群众认识非遗的窗口,2016年,我们开始筹建大理州非遗博物馆。”赵向军说。

近年来,大理州非遗博物馆收获了鹤庆银器、剑川木雕、白族刺绣、甲马纸等非遗品类,其收纳全都低于成本价,有的甚至是非遗传承人无偿捐赠。

可以说,大理州非遗博物馆的建设并投入使用,是大理保护区被列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的一个重要节点。

此外,保护区内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以及5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9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生态保护体系。这更是为大理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们这里有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风貌独特的传统村落,赓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优良的自然生态相互依存;有638个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2个中国传统村落、10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理州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再加上723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44名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无不彰显大理文化生态的独特魅力和个性。

多举措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大理保护区设立于2011年1月,至今已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

近年来,围绕“生态立州”“文化铸州”发展战略,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建设,秉承“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紧扣“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实施有计划、动态性的整体保护措施,全面推进保护区建设。

据了解,在整个大理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坚持上下联动,形成整体推进合力”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举措之一:依靠政府主导,高位推动,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保护区建设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各部门联动,落实责任,落实州、县(市)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清单,并将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管理指标。此外,再加上社会力量参与,凝心聚力,使得保护区建设的核心队伍不断扩大,有效推进了非遗在城乡的传承发展。

一体推进、制度保障建设是大理保护区建设的另一道“法宝”。大理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一是完善法规,严格依法保护,颁布施行《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文件,保护区管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二是健全机构,增强保护力量,建立省、州、县(市)三级管理机构和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鼓励各部门、社会团体、民间文艺队等积极参与。

非遗的保护开发,没有资金保障很难持续实施。对此,大理州将州级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州政府创建的国家级鹤庆新华银匠村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投入资金近5亿元;整合县、乡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近2亿元,建成南涧跳菜传承展示中心等近10个非遗重点传承体验设施……

贴近群众走进学校奠定深入普及基础

如今,大理保护区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管理制度,文化生态空间保护状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得到生动实践,形成了点面结合、特色鲜明的整体保护良好态势。

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仅依靠当地生态文化优势。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大理州多区域坚持“有项目、有传承人、有场所、有活动”的标准,与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景区景点结合,形成了工作站、传习中心、传习所、传习点、非遗馆体系化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每年定期开展传习培训、展示宣传、研学体验等活动。

大理州弥渡花灯、弥渡民歌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其综合传习中心内,每天都有文艺队演出,每周开放服务,每月举办非遗主题传承展示活动。该中心成为民间文艺队交流展示的“百姓大舞台”、乡村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发挥了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作用。

在大理保护区建设过程中,不少当地非遗传承人也主动挂帅,带动更多人加入到保护、传承与宣传非遗文化的行列中。比如在剑川县,70多岁的白族布扎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怀珠,既参加了大理大学的研培,还在县里举办培训班,一针一线教当地妇女做布扎。又如,每到周六,坐落在洱海边的大理白族调传习所内充满欢歌笑语,数十名白族调爱好者在代表性传承人董凤琴的悉心指导下,学唱白族调。

在大理州政府相关负责人看来,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宣传普及。早在“十三五”期间,州政府就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如今已建成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15个“非遗在社区示范点”。

在大理市东门完小,非遗讲座、传承人现场教学、非遗课间操已成为常态;编写非遗教材、建成非遗活动展示室、精编非遗宣传栏;白族扎染中队、刺绣中队、白族霸王鞭中队成为特色班级建设的重要指标……该校的一系列措施做到了乡土教育与美育融合、非遗传承与学校课程相衔接,使非遗教育实现入脑入心、润物细无声地建立起民族文化自信的效果。2020年,大理州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全国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3月06日  第19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白族
  • 云南大理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