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关注民生 创造高品质美好生活

2023年03月13日 10:33:23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楠 胡安华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赴西湖区社会福利院,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的亲情关爱志愿活动,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用实际行动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图为志愿者和福利院的老人们在一起包饺子。

史家民摄

龙国英委员:

构建新时代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楠

长期关注我国中小学生教育体系建设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南昌市政府副市长龙国英建议,构建新时代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际上,目前教育系统还存在认知与实践脱节的倾向和重知识传授轻实践的现象。”龙国英说。

部分城市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有的农村学生没有去过动物园、科技馆等场所……龙国英表示,社会实践教育的缺失,严重制约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龙国英认为,全面构建新时代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是实现“知行合一”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校内与校外教育相互脱节问题的有效举措。

从具体层面看,龙国英表示,首先应构建新型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新体系。要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让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改变现有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的评价机制,纵深推进教育改革,不断完善社会实践教育;在课程研发、实践方式、纳入学分评价体系等方面统一规划,每年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专题学习;将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教育纳入职称评聘、表彰奖励、评优评先等指标中;国家要把中小学社会实践纳入各地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体系。

“此外,要推动创建‘四位一体’协同机制,凝聚社会实践教育新共识;强化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协同机制,为推动社会实践凝聚最大合力。”龙国英说,“同时,打通双向交流共享机制,建立社会实践教育新平台。如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白名单、开展城乡学生‘交换空间过假期’活动、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社会实践教育师资队伍中来等。”

朱同玉委员:

推动普惠保险创新满足带病体人群医疗保障需求

■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目前,我国带病体人群医疗保障缺口巨大,慢病人群高达4亿人,亚健康人群数量巨大,保险核保中的“次标体”“非标体”增多,国民对于带病体保险产品的需求日趋显著。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表示,我国基本医保虽覆盖了带病体人群,但只能保基本,待遇不足;商保长期将带病体人群拒之门外,导致后者的保障缺口巨大。不仅如此,百万医疗险、惠民保在带病体人群保障上有所突破,但依然不足;同时市场呼吁针对带病体人群的专属普惠险。

对此,朱同玉建议,一是推动惠民保升级,鼓励带病体保险产品创新。探索开发针对带病体人群的专属普惠险产品。可聚焦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病种——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设计更具专病化的保障产品,以防癌症复发、重疾并发症为保障内容突破口。在保费设计上,预留一定风险空间,保证产品的可赔付可持续;在风控方面,根据项目的控费水平和风险承担能力,在免赔额和报销范围等方面设置差异化的方案。

二是实现数据共享,促进医保—商保—医院—医药多方协作。发挥多方市场主体的协作优势,鼓励商保公司与医疗机构、第三方医疗保险服务公司、医药企业合作创新,持续推动带病体保险产品的研发创新。

三是发挥带病体保险优势,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实现普惠健康目标。带病体保险可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探索“治已病”与“治未病”融为一体的新型保障形态。通过纳入更多健康服务,如体检与疾病早筛、诊疗与用药服务、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国民健康素养,打造更全面的健康生态,实现人群广覆盖、健康广保障、负担可承受的普惠健康战略目标。

郭绍敏委员:

提升家政服务行业专业化水平

■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剧、三孩政策的实施,人们对于母婴服务、养老服务、病患服务、钟点服务等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整理收纳、家具保养、高端保洁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型互联网企业不断增加,家政龙头企业进社区融合发展态势逐步显现。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郭绍敏认为,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家政服务市场需求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家政从业人员数量出现负增长。家政服务从业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企业管理水平较低,整个行业存在缺标准、缺监管等问题。

对此,郭绍敏建议,一是提升家政服务行业专业化水平。继续出台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家政服务人才;加大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培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家政服务职业培训师资力量;编写家政服务类实用教材,实行统一教材、统一课程设计、统一学时等规定,解决业内教材五花八门不统一、培训不规范等问题。

二是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培育,大力提升家政服务业的社会认同度。通过各类媒体、多种形式展示家政服务专业性、时代性特点,引导社会理解、尊重、认可和支持;开展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提升职业社会影响力;表彰激励优秀人员,对获得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人员,以及在国家级一类、二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人员,纳入国家高技能人才评定和奖励范围,助其提升个人价值,促进队伍稳定和人员素质提升。

三是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将家政服务人员职业道德、诚信服务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家政服务业信用信息平台,加大信用监管力度,强化信用信息运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加强市场主体监管责任,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

此外,郭绍敏还建议,可在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试点稳慎放开菲佣服务,满足部分特定需求;促进国内家政服务行业提升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准入门槛。

李慧代表:

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

■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使得大批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了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43.6万名。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北关小学教师李慧表示,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由祖辈、亲朋照料,甚至无人照料。在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形成的奠基时期,他们的心理健康、性格养成、健康状况、同学关系、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等方面更为薄弱。

李慧谈道:“留守儿童80%的时间在学校,和老师相处的时间远远超过和其父母相处的时间。在由政府、社会、学校共同构建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中,学校成为了关爱该群体的主阵地。学校的作用最直接、最关键,但于具体工作中,其在持续、科学、有效、系统地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上仍存限制。”

对此,李慧建议,国家应制定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实施标准,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办法,分学段制定实施内容、关爱标准、实施细则,便于学校及教师群体从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有重点的关爱教育;推动学校及教师群体尽力补齐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内容,让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在学校课程化、标准化、系统化。

李慧建议,组建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专业队伍,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聘请政治合格、有爱心、责任心强,具有一定心理学专业水平的人才做学校留守儿童关爱辅导员,给予留守儿童周到的生活照料、温暖的心理抚慰和有效的学习监管,尽力解决他们因父母亲缺席而造成的成长困境。同时,对班主任、生活教师、留守儿童家庭监护人进行必要的关爱专业性知识培训,形成以留守儿童关爱辅导员为主体,班主任、家庭监护人等协同参与的学校关爱机制。

李慧还建议,完善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评价机制,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保证工作效度,促进工作长效化。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3月13日  第12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留守儿童
  • 社会实践
  • 关注民生
  • 李慧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