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丢失手机,不仅仅是损失了一个手机的价值,还可能被人盗取“电子钱包”。近日,海淀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相关案件,检察官结合案件提醒大家如何守好“电子钱包”。
今年5月的一天,王某下班乘坐地铁回家,在海淀区一地铁站的出站口,捡到一部他人遗失的手机。王某将手机带回家后,发现手机没有设置锁屏密码,在翻看手机的过程中,得知手机主人是李某,还在手机中找到了李某身份证照片等个人信息。随后,王某通过李某的身份证号码试出了李某绑定在该手机上的微信、支付宝密码,遂通过购物、转账等方式从李某的微信及支付宝账户内转出钱款2529元。
李某发现手机丢失且有人用手机转账后,向公安机关报案,王某很快因涉嫌盗窃罪被抓获。目前,检方正在办理该案。
“无论是遗失还是遭窃,丢失手机对个人来说都比较麻烦、甚至危险。”检察官介绍,除了如本案中王某盗取“电子钱包”外,还有的案件被告人甚至冒用身份,令被害人背上网络负债。
为了避免这些损失,检察官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范:首先,要给手机设置锁屏及应用程序密码,且密码不要过于简单,防止手机丢失后被即刻侵入;手机丢失、在尝试联系无果后,要第一时间挂失SIM卡,以防不法分子通过冒充身份、获取验证码等方式实施进一步侵害;同时,及时挂失微信、支付宝及金融类APP账号,或通过其他设备登录相关账号并更改密码,防止账户内钱款遭受损失;还可以登录手机账号,打开手机查找功能,通过查询手机定位、标记设备丢失、远程擦除数据等步骤,找回手机或减少损失;要及时报警,让警方帮助尽快找回手机。
同时,检察官也提醒捡拾到他人手机的人,应及时归还失主,不要贪恋手机“内部”财物,因一时贪念误入歧途。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