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针尖舞者”在0.1毫米血管上“搭”10座桥 季伟:生死“器”约 显微镜下让器官重焕生机

2024年03月06日 10:34:57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刘璇 江泓颖 陈舒

《我是医生》季伟主海报。

季伟(左)完成国内首例MR技术辅助下的双手先天性多指畸形矫形手术。

季伟苦练本领,潜心钻研技术。

《我是医生》第一季第七集《生死“器”约》于3月6日9:30在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视频号首发,学习强国、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微信号、武汉晚报微博、武汉晚报头条号、武汉晚报人民号等将陆续推送。

移花接木,破“镜”重圆,在毫厘之间飞针走线,将离断肢体的骨骼、神经、肌腱、血管等一一还原,让组织器官重焕生机。站在数字和传统医学的交叉点上,作为超显微外科专家,武汉市第三医院医疗美容科·整形外科的季伟博士一次又一次挑战高难度“首例”手术成功。

他说,病家求医,寄以生死。医的执着、医的本分、医的责任,就是爱与善良、正义与风骨、无问西东的付出,要埋下头,甘心做技术的砥柱。民之所盼,医必行之,老百姓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突破什么,让生命更有尊严。每一次研究一种新的技术,都是为了点亮患者在寒夜中行路的明灯。一次次生死相托,守住医者誓言,通过高精尖医疗技术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是作为医者最开心、最幸福的事情。

3月6日,由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携手长江日报社打造的医学人文微纪录片《我是医生》推出第七集《生死“器”约》。

“针尖舞者”

0.1毫米血管上“搭”10座桥

离龙年新年还有半个月,64岁的汪女士找到正在淋巴水肿专病门诊坐诊的季伟博士。

30多年前,汪女士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手术,清扫了腋下淋巴结,此后多年她一直饱受淋巴水肿折磨,左臂肿大得像充气的气球,胀痛难忍,连穿衣都困难。四处打听得知,淋巴水肿可以通过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目前全国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非常少,能做得很好的医生更是少之又少。汪女士从病友处得知季伟博士用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方式成功治疗淋巴水肿,便找上了门。

自去年12月12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在全省首开淋巴水肿专病门诊以来,像汪女士这样找来并接受治疗的淋巴水肿患者已有十余人。淋巴水肿不只是单纯的肢体增粗,还伴有肢体的肿胀、沉重、疼痛、麻木等。如不能有效干预,患者将终生忍受肢体外观异常、功能障碍等折磨。要从根本上解决淋巴水肿问题,唯有手术治疗,给阻塞的淋巴管重建新的回路。

淋巴管直径仅0.1—0.5毫米,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属于显微外科的“天花板”技术,需要医者拥有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和足够丰富的临床经验。季伟解释,医生要借助高倍率显微镜在放大40倍的条件下做手术,用细如蛛丝的血管吻合线,将薄如蝉翼的淋巴管、静脉精密缝合,手要稳,心要大。一场手术做下来少说也要8个小时,医生的双手不能有一丝丝颤动,一呼一吸甚至心跳都可能影响手术操作。为了练就显微外科技术,季伟最多的时候一天上10台手术。他曾在朋友圈中调侃地写道:“一周只上两次班,一次3天,一次4天。”

去年7月,季伟完成湖北首例上肢淋巴水肿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为患者在0.1毫米的血管上搭了10条淋巴管静脉通道,接“活”了淋巴回流通路。两个月后,他又完成湖北省首例改良Charles减容手术治疗重度淋巴水肿,为这类患者带来治愈希望。

与疾病死磕到底

为人民健康勇争“第一”

众多“首例”和“第一”的背后,是季伟为人民健康需求苦练本领,钻研技术的决心。“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掐住疾病的喉咙,与它死磕到底。”季伟曾经救治过一位因意外导致踝关节离断的患者,血管严重缺损。更棘手的是,患者还有凝血功能亢进,吻合后的血管极易形成血栓,让好不容易接好的血管再次堵塞。

为保住患者的肢体,季伟一边持续使用抗凝药,一边细致地进行血管吻合。试了七遍未果,他依然没有放弃。第八遍血管吻合完成后,奇迹出现了:患者血管里的血液没有凝固。一个小时后,季伟确定血管没有发生栓塞,再植的脚血运良好后,才关闭伤口。手术持续了整整12个小时。10天之后,患者断足拆线出院,生活重新走向正轨。在季伟看来,每一个生命的奇迹都源于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季伟告诉记者,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很多以往不能施行的手术,通过显微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推动着医生不断去挑战高难度手术,突破技术的上限。他表示,疾病是不断发展的,要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为百姓“患”位思考,医生的挑战就不能停止。

手指离断再植、耳鼻离断再植、头皮再植、生殖器再植……“重接人体受损部位,让这些破损的器官重焕生机,这是我的工作日常,更是我与患者许下的生死‘器’约。”季伟坦言,很开心能够为推动医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创”背后的突破

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医生开刀是个纯手工活,只要胆大心细、脑袋灵光、手巧就能把手术做好。但这其实是不够的,无法突破更新的疾病。

“当现代医疗与数字技术碰撞后,上限就能不断被突破。”季伟感受最深的就是,去年6月在MR(虚拟混合现实)技术辅助下为一个7个月大的宝宝精准实施了双手多指的整形手术,术前重建出双侧畸形手的3D全息影像,精准还原骨骼、血管、肌肉、神经等组织之间的关系,术中将高精度的3D全息影像与患者的畸形手完全重叠在一起,使医生拥有一双“透视眼”,让手术变得更加安全、精准、高效。这也是国内首例MR技术辅助下的双手先天性多指畸形矫形手术,数字技术的加持让医生如虎添翼,为整形领域开辟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有位四十出头的病人,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因为意外导致左脚底、脚跟皮肤缺损、骨外露。手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覆盖骨、肌腱外露,成为挽救他的左足功能的关键。可新的问题来了,如果从大腿取传统皮瓣能解决足底创面的问题,但不耐磨,无法解决患者长时间行走的问题。

为了能让他负重下地走路,季伟反复研究,创新性地设计了两块皮瓣:一块从健侧足底非负重区取比较耐磨的足底皮瓣,放在负重的足跟部,保证患者能够正常行走;另一块从大腿取的不耐磨的皮瓣放在非负重的足底部,将两块皮瓣串联起来,共用一套血管系统,解决患者美观和功能的要求。他坦言,对手术医生而言,这个手术无疑是自行加大了难度,时间长,风险也更大。“但是为了患者的未来,我愿意去挑战。”让季伟欣慰的是,术后该男子的左足功能恢复良好,回归正常生活。这也是湖北省首例双游离穿支皮瓣串联修复足跟足底巨大缺损的重建手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我的初心是什么?”从医十余年,夜深人静时,季伟还是会反复问自己。“正是这样的不断追问,促使我逐渐变得敢创新、有担当。我想要把患者一个一个驮过河。”季伟说,每次钻研新的医学技术,都是基于临床所见到的每一位患者。

科技向善,携爱而来,是医疗有力的后背,是医学以外的温度。每当患者开心出院的时候,也是季伟最开心的时候。“从我被需要的那一刻起,信任便如一道光,照进人心的裂缝里。”季伟说,只懂技术是为医匠,而非医师。他唯愿成为良医,看的是病,医的是心,给的是情。

责任编辑:陈浩然
  • 淋巴水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