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报

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 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

2024年04月08日 14:35:07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第四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在会上介绍,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是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建设全面启动。

当前,在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大湾区建设热潮涌动,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正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既定目标加速前进。

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致力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示范区,将充分利用好其作为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片区的优势,推动粤港澳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科技项目合作。

大型吊车、运输车、泵车、罐车等施工车辆来回穿梭,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此起彼伏,工人铆足干劲奋战施工一线……连日来,在由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建筑集团)承建的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基础设施及商业配套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火热劳动景象。

广州建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湖清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当下,广州建筑集团正加速推进2000多个在建项目建设。这些项目遍布大湾区,涉及南沙开发、城市更新、机场改扩建等多个领域。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大湾区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吸引更多世界知名企业投资大湾区、扎根大湾区、建设大湾区。

实际上,广州建筑集团的行动是大湾区争分夺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广东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将安排大湾区项目987个,年度计划投资6492亿元;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安排大湾区铁路项目32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7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6个,年度计划投资共1410.7亿元。

此外,为了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广东省还将安排综合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类项目共计266个,年度计划投资3942亿元;同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安排科创项目20个,年度计划投资65亿元。

“软硬联通”双向发力

4月1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迎来出境车流高峰。据港珠澳大桥海关统计,当天海关监管进出境车辆超1.95万辆次,创口岸开通以来历史新高。

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相继实施,港珠澳大桥成为港澳旅客“北上”出行的热门通道之一,这座于2018年开通的超大型跨海大桥变得愈发繁忙。

近年来,随着快速交通的连接,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2018年广深港高铁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2019年南沙大桥投入使用,2023年广汕、汕汕高铁运营……“硬联通”正不断拉近大湾区城市时空距离。

如今,广东高铁运营里程达2838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更加完善;港珠澳大桥建成运营,大湾区主要城市间基本实现1小时通达。大湾区机场群旅客年吞吐能力超过2.8亿人次,港口群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8500万标箱;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城市和世界主要贸易港口。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有望再提速。2024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广东将重点抓好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联互通等9项工作,包括建成深中通道等16项;同时,推进续建广湛、深江、珠肇等高铁,以及广州、深圳都市圈和粤东城际铁路、汕头广澳港区等铁路专用线。

“硬联通”完善的同时,大湾区“软联通”也在不断加速推进。以营商环境为例,大湾区启动建设“数字湾区”,10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粤港跨境通办,“湾区通”工程深入实施,“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深入推进,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广州市黄埔区西基岛是“广深港澳”科技走廊上的关键节点,规划建设有建筑面积388.5万平方米的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此前,广州建筑集团已完成中心一期项目,并导入了华南最大的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湾区智造”,集聚了产业链上下游百余家企业。

在“湾区智造”工厂车间,数以千计的预制叠合楼板、楼梯板、双T梁在流水线上成型。这些装配式构件将被搭建成具有标准化、一体化、信息化特征的智慧建筑,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对标世界先进园区,利用广州建筑集团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装配式科研、制造水平,带动整个西基岛的发展。”梁湖清介绍说。

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的建设,正是大湾区加快打造中国科创高地的生动注脚。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5年多来,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科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科技力量布局不断完善。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顺利运行,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挂牌,建成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超50个,新建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协同创新持续深化。中央和广东省财政科研资金过境港澳使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5个重点专项、13万余台(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港澳开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5家机构获批人类遗传资源过境香港试点单位,“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4年蝉联全球创新指数第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获批,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揭牌。

企业一直是大湾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之一。梁湖清介绍:“广州建筑集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与两院院士开展科研合作,与世界级顶尖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研究全世界顶尖的装配式建筑前沿技术,做好面向未来的技术储备。”

优质生活圈加速构建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港珠澳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穗深港三地间的高铁客流源源不绝……有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逐梦大湾区内地城市。

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舒糖)CEO何耀威的办公室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第一高楼——长富金茂大厦,人站在落地窗旁可以一眼看到对岸的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了深港的联系,也为来深创业的“港青”提供了便利。舒糖的创始团队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其中不乏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

舒糖能够吸引并留住众多来自香港的优秀人才,这与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加速构建密不可分。

当前,港澳居民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更加便利。广东省中小学在读港澳学生超过8万人,48所院校支持香港学生升读本科;建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87家,孵化港澳项目4800余个。

同时,大湾区高品质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港澳药械通”指定机构增至19家,累计批准临床急需进口药品27个、医疗器械21个。香港服务提供者在粤开设或运营养老服务机构7家,港澳居民在粤参保近35万人次。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投入试运营。

此外,“美丽湾区”建设也在深入推进,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流机制不断完善,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大湾区分中心启用。

珠江两岸阔,湾区气象新。粤港澳三地携手同心,持续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活力涌动的世界级城市群,正在伶仃洋畔崛起。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4月08日  第06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粤港澳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