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冷仓拔地而起,多温区高标冷仓打冷工作夜以继日;装卸车辆来回穿梭于集装箱堆场区,将装有蔬菜、百货等物品的集装箱运至中老货运列车……这些忙碌场景,位于云南昆明的腾俊国际陆港加快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2年,在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下,昆明成功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名单。依托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腾俊国际陆港主动融入和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加快促进南亚东南亚地区要素双向畅捷流动贡献力量。
畅通道 支撑辐射中心能力提升
补链强链,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是前提。
得益于补链强链专项资金支持,腾俊国际陆港对既有设备进行全面更新升级,装卸、吊装、仓储作业效率大幅提升,运营成本大幅节约,运输能力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以危化品运输为例,腾俊国际陆港改造提升公铁联运中心运输场地、应用标准化载运装备,开拓危化品公铁联运新模式,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运输安全也得到保证。今年3月,广西防城港开出全国首列硫酸罐式集装箱班列,到达腾俊国际陆港,在陆港公铁物流中心专用线站场安全装卸。此次铁路危化品运输的成功,开拓了硫酸公铁联运的新模式,是“公转铁”的典型示范项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腾俊国际陆港已具备硫磺、黄磷、硫酸、磷酸等危化品运输资质。
此外,腾俊国际陆港与老挝塔纳楞陆港签署国际陆港间运营联通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签署的国际陆港间重要合作协议,也是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中老铁路沿线产业园区重要支点的第一个正式合作签约项目。在此基础上,腾俊国际陆不断向南延伸合作,相继与泰国曼谷兰卡邦国际陆港、乌隆他尼府工业园区签署合作协议,构建贸易大通道。
6月22日,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试运行活动在昆明启动。云南腾晋物流派出2辆冷藏集装箱货车(补链强链资金采购)从昆明出发,全程约2500公里,满载蔬菜开赴柬埔寨金边。新通道的打通,让云南腾晋物流的服务版图不断拓展,有力支撑云南辐射中心的能力提升。
促贸易 为“双循环”注入新动能
在云南,以昆明为中心,一个内联外通、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成形。这其中,中老铁路成为造福沿线、广受瞩目的国际黄金大通道。
截至今年3月,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过3000万人次,发送货物3424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780万吨,国际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
作为中老铁路货运列车进入昆明距离最近的一站,腾俊国际陆港在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往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受益于补链强链资金的支持,腾俊国际陆港冷链物流的能力上得到极大提升。腾俊国际陆港在中老铁路线上的运输品类拓展至25类,实现了服务多元化,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年4月,云南腾晋物流购置的第一批冷藏集装箱到达泰国尖竹汶府。一个个装满新鲜榴莲、山竹的冷藏集装箱,通过集卡货车缓缓驶出冷鲜仓库,在老挝万象南搭乘中老铁路,跨越2000多公里抵达昆明,并在24小时完成配送,完成首次中老泰国际多式联运“双向奔赴”。这对南亚东南亚热带水果、冰鲜水产的进口和国内蔬菜、花卉、温带水果的出口具有重要意义,是云南物流企业持续提升中老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的坚持和担当。
此外,云南腾晋物流将依托腾俊国际陆港36万立方米的冷链仓储中心、公铁联运中心、冷藏集装箱等基础设施设备,按照“腾俊模式”打造国际农产品交易集散平台,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能。
聚产业 为区域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新引力
随着补链强链工作的不断深入,腾俊国际陆港基础设施网和运营服务网持续优化升级,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特色产业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通道和高效的物流服务。
化工业是腾俊国际陆港所在地——昆明市晋宁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腾俊国际陆港在晋宁化工业的发展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化肥企业的特点是,要么靠近原料产地,要么靠近物流枢纽,我们选择落地晋宁二街,看重的就是腾俊国际陆港这个枢纽。它既保障了我们的原料供应,又能便利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腾俊国际陆港某钾肥企业负责人说。
凭借晋宁化工产业的集聚效应,为充分发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作用,腾俊国际陆港倾力打造化肥生产交易平台,基于“枢纽+通道+网络+平台”的全链条、一体化运营服务模式,集原料供应、生产、销售、运输于一体,聚合化肥优势资源,对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通过链主经济带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