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民和社区亲民化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内景。
山西省大同市御河西岸全景。
山西省大同市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有关部署要求,深度聚焦“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新晋邻·同心同行”的小区党建品牌,探索形成“示范标杆培树—资源力量下沉—社区物业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样板,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筑牢城市基层治理坚实基础。
强化示范标杆培树
筑牢组织战斗堡垒
大同市创新实施“31327”工程,即以主城区平城区为核心,划分东、北、南3个片区,以每个片区的1个龙头社区为牵引,重点培树13个“五有”标杆小区,同时按照“包点连片、联区带县”的思路,示范带动全市其他县区培树27个标杆小区。
延伸组织链条。划细划小治理单元,精简优化网格设置,共划分城市网格2285个。作为社区的下延,持续打通小区和网格的界限,强化小区就是网格、网格就是小区的理念,构建起“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架构,共建成小区(网格)党支部1123个,网格(楼栋)党小组5660个。
选派小区书记。坚持“组织领导、基层需要、单位推荐、个人自愿”的原则,在小区书记全覆盖小区党支部的基础上,创新选派295名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居住地小区全脱产担任党支部书记。出台小区书记管理办法,优先选派具有党务、民政、综治等工作经历的党员干部,对能力不胜任、精力跟不上、群众不满意的及时调整,左云县已调整4批次25人。
改造党群阵地。按照“标准化、亲民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立足“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平城区民和社区作为全市改造的标杆,改造后办公场所面积只占不到5%,其余场所全部用于便民服务、助老康养、公共书房等。新荣区出台小区党群服务站配套资金投入方案,为每个小区党支部配套3万元。广灵县率先开展全域化阵地改造和升级。目前,全市共统筹指导建成小区党群服务站921个,实施“亲民化”改造119个,实现服务阵地面积占比80%以上,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
优化资源力量下沉
提升党员服务质效
大同市制定《关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化落实“四双”机制的若干措施》,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和小区治理、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服务评价更科学。常态化推动科级及以下在职党员干部认领志愿服务岗位,明确每半年到社区或小区服务不少于1次,处级干部以协调资源推动工作为主,到社区报到次数和服务时长不做要求。对在职党员的评价,不再以服务次数和时长作为主要依据,而是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更加看重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实现了从量化的数据向细化的效果转变。
参与方式更智能。探索“智慧+便民”的方式,以平城区水泊寺街道为试点,研发运行“智享平城”微信小程序,接入40余家区直职能单位的服务端口,用活用好“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社区不定期通过小程序发布活动公告,共吸引1185名在职党员线上领岗、线下服务,党员线下参与志愿服务可获得相应的积分,所得积分可兑换辖区店铺的优惠返利,实现了动员党员、凝聚群众、基层自治、商家引流的多方共赢。
单位包联更密切。从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组织街道社区干部赴包联单位“大走访”活动,梳理标杆小区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充分利用单位优势,积极开展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主题党日进社区的“三联一进”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64家单位与702个社区(小区)开展活动3746场,实施共建项目501个,直接服务基层群众7.3万多人。
深化社区物业联动
完善共建共治体系
大同市健全完善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调联动运行机制,以物业党建联建为抓手,推动物业服务和基层治理有效融合,引导物业企业协同共治,推动小区精细治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红色物业”全面覆盖。市县两级成立物业行业党委11个,采取单独组建、行业联建、区域联建和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在全市512家物业企业中,目前已独立建立党组织的92家,联合组建的30家,其余的均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物业服务提档升级。自党建引领无物业服务清零行动以来,通过物业企业包管、社区托管、单位代管、业主自管等方式,全市已经实现了物业服务管理的覆盖。针对物业服务质量,由社区党组织带领小区(网格)党支部开展抽样问卷调查、作出评价意见。充分运用评价结果,云州区对18家物业企业进行考核排名,约谈整改不到位的5家物业企业,淘汰出局1家物业企业。
物业与小区融合共通。小区党支部书记实行“一肩三挑”,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委会(物管会)主任及其党组织负责人,形成汇聚合力、共破难题的工作局面。构建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三方协调运行机制,强化小区党支部主导地位,统筹协调小区各项工作,督促指导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各司其职、各归其位。云冈区探索建立“组织共建、阵地共用、活动共办、工作共抓”联动机制,累计排查小区安全隐患310余处,解决居民日常需求780余件。(图片由大同市委组织部提供)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21日第17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