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手术治疗了。”近一段时间来,国内数十家三甲医院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以治疗老年痴呆,引发关注。有专家报告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语言能力及精神状态均呈现显著改善,称手术为革命性突破,也有专家表示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少患者是中晚期。由于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他们将逐渐失去认知和记忆功能,直至生活无法自理、死亡,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过去几十年,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国内外学者尝试了各种外科疗法,包括脑脊液分流、组织移植、脑室内输注、神经电刺激、干细胞治疗,均无明显疗效或无法长期改善。
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实际并不是一个新手术方式,上世纪80年代我国医生就开始将其应用于少量病例的淋巴水肿治疗。其治疗过程大致为:在显微镜下,将堵塞的淋巴管截断,接入静脉血管,让淋巴液改道汇入通畅的静脉,重建人体代谢废物通道。
浙江省人民医院淋巴外科及显微重建外科主任郑有卯是公立医院中较早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医生之一,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该手术的治疗原理是基于最新的脑科学发现:大脑淋巴系统作为代谢废物清除通道,其功能障碍导致β淀粉样蛋白等异常物质堆积,是引发神经元损伤和认知功能下降的关键病理机制。通过重建淋巴引流通路,快速引流淋巴液进入体循环,促进异常蛋白质清除,从而减缓疾病病理进程,为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患者提供了手术干预的可能。
目前大多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仅适用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中晚期患者。“但从我个人最近一年做过的200余例病人来看,手术还是比较有效的,患者满意度超过80%,部分病人甚至恢复正常生活。”郑有卯表示,当患者神经细胞已发生不可逆损伤时,及时引流颅内毒性物质可有效阻断病情恶化。“母亲术后恢复良好,情绪状态较术前显著改善,已经能够进行简单交流,偶尔还能参与部分家务劳动。”一名饱受阿尔茨海默病折磨的患者家属如是说。
记者发现,实施该手术的科室除了淋巴外科、显微外科外,还有整复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头颈外科等,但医生对手术疗效说法不一,有些称手术有效率在90%以上,有些保守评估长期有效率“不足四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施炯认为:“虽然手术尚未形成成熟的治疗方案,但值得期待。”因为从探索到普及,一项新疗法需攻克多项难题。如,哪些病人适合手术?什么是最好的手术路径,手术是否可以形成统一的范式?这一手术效果能维持多久?手术和现有的药物相比有哪些优劣势?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支持。
专家提醒,近45%的阿尔茨海默病可通过科学预防避免发病。建议大家日常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通过加强脑力锻炼、控制基础疾病和避免颅脑损伤等多维度干预,构筑认知障碍的立体防线。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