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新闻

地下治污净水 地面鸟语花香 普及科学知识 兼顾休闲娱乐

通州碧水再生水厂解锁公园模式

2025年07月03日 21:05: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解丽

碧水公园里的老式压水井颇受孩子们欢迎

油松苍翠,海棠、樱花点缀其间,蝴蝶在紫叶黄栌丛中翩跹;叠水喷泉奏响清音,孩童们嬉戏打闹,笑声伴着压水井的吱呀声回荡……这样的美景并非出现在城市公园中,而是出现在位于通州区的碧水污水地下再生水厂地面景观公园里。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水务局获悉,作为北京践行资源循环、生态和谐理念的生动实践,该公园地上景观本月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昔日土地集约化升级,今日碧水公园鸟语花香。漫步在碧水污水地下再生水厂地面景观公园,若非特意提醒,任谁也想不到此时脚下正进行着日均18万吨污水的深度净化。这一切都源于碧水项目的创新基因——“地下治污+地上造景”模式。该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污水处理厂的刻板印象,将曾经的“邻避担忧”转化为可亲近的“邻利期待”,成为“环境治理+城市更新”的鲜活典范。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碧水污水地下再生水厂地面景观公园将污水处理的十余道复杂流程全部藏于地下,地面则变身为占地110亩的生态绿洲。同时,这片绿洲还被精心规划为四大功能区。

其中,科普体验区与水科学教育区里藏着最受孩子们欢迎的“魔法装置”——老式压水井。只需先倒入一碗水作“引子”,无需电力或燃油,通过巧妙利用大气压强,就能压动杠杆源源不断地抽出水流。这股清泉被引入旁边的小型水景系统,让亲子家庭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物理原理的奇妙。配合污水处理工艺展示牌和节水宣传板,水循环的奥秘在指尖流淌间变得生动可感。

更有趣的是,承担污水处理工艺功能的四座排放塔,本身也化身为独特的水文化载体——塔顶分别镌刻着“海晏河清”“风调雨顺”“天下熙宁”“上善若水”。它们不仅饱含美好愿景与水文化精髓,也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元素。

大众活动区与林间休憩区更是孩子们的乐园,活力十足的攀爬网、荡漾的秋千、迷你滑梯……这些游乐设施吸引了不少孩子们前来探险。旁边,一幅画卷式的大运河文化墙徐徐展开,讲述着流淌千年的水故事。而在林木葱茏的休憩区,油松、海棠、丁香等以复层混交方式营造出近自然林群落,为市民提供静谧阴凉的放松角落。

据了解,即日起至10月15日,公园地上景观区每周二、四、六10:00-18:00免费开放,无需预约。10月15日后每日免费开放。若想地下深度探索,见证污水化清流的科技奇迹,可通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小程序于开放日预约参观地下工艺段、国家工程实验室及科普展厅,近距离感受“浊水重生”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张阿嫱
  • 水污染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