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主打稿件

力推“智车之城”向“天空之城”平滑转型

广州缘何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

2025年07月14日 17:38:19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2024年10月,小鹏汽车旗下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式动工,将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体部分。资料图为广东省广州市天德广场未来飞行科技展览上展出的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吸引市民游客近距离参观。

人民视觉

7月1日,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以下简称“低空经济推进会”),提出要全力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不断厚植广州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低空经济推进会上,广州市主要领导从体系建设、科研制造、应用示范、基础支撑、生态塑造、安全保障、组织领导等角度进行了工作部署,为“全市一盘棋”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

此次会议是广州市今年首次围绕单一产业举办的高规格会议,且召开于经济半年报发布前、下半年稳增长冲刺关键期,双重背景叠加下,其战略意图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与热议。

政策架梁

促多场景破壁 以千万元重奖

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的突围战中,广州市展现出强大的决心与行动力,积极布局冲浪低空经济“蓝海”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方面,快速推进政策前瞻布局,相继出台《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广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政策根基;另一方面,全力解锁多元应用场景,通过举办推进会等方式,挖掘低空经济在各行业的潜在价值。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广州向着打造“天空之城”的目标稳步前行。

“抢抓低空经济风口是明智之举。”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当前,广州市亟须通过产业多元化与功能复合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发展低空经济就是很好的机会,因为该市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推动低空产业发展,广州市各区积极响应,制定举措并开展试点。今年6月,广州市海珠区在琶洲涌上方开展低空航路安全能力测试评估飞行。海珠区低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区正着力推进数字低空建设,加快低空智联网搭建,力争到2027年,海珠区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150亿元左右,新建10个常态化使用起降点,形成10个以上应用示范场景,将海珠全岛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高精度低空智联网示范区域。

本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抛出11条政策“组合拳”,从项目引育、基础设施、产业集聚、飞行服务、人才培训、适航审定、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八大维度全链条给予资金支持,加速发展低空产业。其中,针对相关企业取得航空器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两大关键证件,可最高奖励3000万元。

一系列“重奖”迅速引发产业界响应,政策“强信号”释放当日,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盛提出率团队抵穗开展走访商谈。他向中国城市报记者透露,中国联合正重点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涵盖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及产业园开发、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策划、生产、投资、建设与运营业务。此次黄埔区针对低空起降场建设的条款细则,与中国联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的方向高度契合。

产业聚变

技术“嫁接”制造形成发展闭环

低空经济的突破,既需要“从0到1”的技术创新力,也依赖“从1到N”的产业协同力。在广州,除有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专注低空领域的企业,还有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广东小鹏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等跨界布局低空出行领域的车企,当“探路者”与“铺路人”携手,广州市探索出了一条“技术破界—产业落地”的低空经济发展闭环。

“汽车产业曾是推动广州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2010年之后,广州市GDP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很大程度得益于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胡刚认为,汽车与低空产业在动力系统、制造工艺等方面高度协同。加之低空飞行器技术门槛低于大模型、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依托现有汽车生产供应链可满足大部分低空器材零部件的制造需求。

“基于此,若广州市政府能以‘汽车产业升级2.0版’的决心,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开放低空空域等举措,把低空产业培育为继汽车后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将推动‘智车之城’向‘天空之城’平滑转型。”胡刚说。

政策东风与产业基因的共振正在改写城市经济版图。

2024年10月,小鹏汽车旗下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式动工,将建设一座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

今年6月,京东物流集团(以下简称“京东物流”)与天河区、海珠区政府联合打造的珠江两岸常态化运行的医疗物资无人机运输通道,让跨江医疗物资运输时效从45分钟压缩至15分钟。按照规划,2026年京东物流将把无人机医疗航线扩展至20条以上,进而构建覆盖广州全域的“空中应急医疗走廊”。

今年7月,广汽集团旗下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成功完成首飞,未来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个起降站点,构建低空出行网络,实现城市间的快速连接。

从飞行汽车智造基地的落地,到无人机应急医疗走廊的贯通,再到低空出行网络的铺展,广州市正以低空经济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跃升。

难题待解

以标准为基以人才为翼

广州市发展低空经济,优势与挑战并存。胡刚分析称,广州市国企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民营企业活力仍需持续激发,要以民营经济为引擎重构产业生态:一方面释放国企资源空间,引导民企深耕零部件、技术等环节;另一方面激活全民创新网络,强化产业链协同,从而催生创新动能、提升配套效率。

采访中,多位专家向中国城市报记者指出,完善标准制定已成为统筹产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低空经济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井龙认为,广州市集聚了超4000家低空产业链企业,虽然在行业标准与规范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但依然面临两大核心问题。李井龙表示,一个是行业内标准缺失。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保障服务等多个环节,很多领域存在标准空白现象。另一个是管理标准与规范亟待统一。低空产业涉及民航、工业和信息化、交通、公安、应急、农业、自然资源等多个管理部门,目前既缺乏跨部门协同机制,也缺乏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思路。

针对上述瓶颈,李井龙建议广州构建“三维驱动”标准创新体系:在横向协同层面,推动适航认证、数据接口等关键标准互认;在纵向贯通层面,建立“政产学研用”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eVTOL垂直起降航空器、低空智联网等前沿领域标准;在应用落地层面,选择南沙、黄埔等产业集聚区开展空域精细化管理试点,探索“动态空域分配+电子围栏”管理模式。

“标准化的本质是产业话语权争夺。”在李井龙看来,广州市若能在低空经济领域率先建立完整标准体系,则有望引领全国产业规则制定。

参与广州市“低空物流运营”与“城市空中交通监管”相关文件编写的通航未来(北京)航空技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将其自主研发的低温电池热控技术升级为适配广州夏季高温高湿环境的智能热管理系统。该公司董事长马海云说:“我们希望形成一套可跨气候带复制的技术标准,助力广州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

除标准制定,马海云认为,人才培育也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他曾带队与广州多所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与专业集群,并构建“课程学习—技能考证—企业实习—定向就业”的闭环培养体系。校企协同的聚变效应在实战中充分显现:此前台风来袭时,南沙区部分道路中断,该公司联合学院师生团队迅速出动无人机群,3小时内完成3平方公里灾情测绘,并通过低空飞行器在40分钟内将急救药品精准送达受困医疗机构。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14日第02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经济
  • 低空开放
  • 广州发展
  • 经济学
  • 胡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