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公园里的健身新场景(健身视野)

2025年07月18日 12:07:49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游客在笔架山公园营地休闲。

受访者供图

图②:小朋友在智能腹/背屈伸训练器上进行拉伸。

本报记者  潘俊强摄

图③:滑板爱好者在泵道上滑行。

本报记者  刘佳华摄

你喜欢逛公园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自然之美抚慰人心。你喜欢在公园里锻炼吗?能记录身体数据的跑道、涌动青春活力的泵道、充满科技范儿的球场……走,一起去公园里看看健身的新场景。

——编者

北京柳荫公园——

健身器材更“聪明”

本报记者潘俊强

夏日清晨,在位于北京东城区的柳荫公园,习惯早起锻炼的市民李林已在塑胶跑道上跑了好几圈。“注册后,智能健身设备可以进行跑步数据分析、陪跑光影记录,还能提供健康指导服务。”李林说,智慧化跑道让跑步更科学,也更有“未来感”。

近年来,柳荫公园通过改造更新,引入智慧化健身设施,吸引很多市民前来休闲健身。

健身广场上的体测亭处,不少人在排队。在这里,人们可以测身高、体重、背力,还有仰卧起坐、心率恢复等项目。“扫码登录后,就能看到个人综合评价,并获得一份定制化健身方案。”李林介绍。

旁边的智能健身器材区,有上推下拉、平推划船、肘关节屈伸等多组训练器。这些器材都与智能系统相连,能实时显示运动时间、频率、运动消耗等数据。跑步前后,李林常过来进行拉伸、放松训练。

“有些智能设备会根据锻炼者的身体状态调整阻力和频率,从而提升锻炼效果。”李林说。

不仅更智能,还更有趣。来一场赛车游戏,几个人分别骑上动感单车,大屏上就会出现比赛场景。“边玩游戏,边锻炼身体,这体验真不错。”李林说。

李林的跑友杨双杰是一名互联网科技从业者,久坐常让他身体“不得劲儿”。他最近在学八段锦,不过,他跟随的是AI教练——柳荫公园内的AI大屏上,有太极、八段锦等传统健身项目教学指南。“通过屏幕扫码,便可进入教学情境,AI还能帮忙校准动作。”杨双杰说。

在柳荫公园,智能健身器材区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清晨多是老人来锻炼,傍晚则是下了班的年轻人居多,很多器材要排队才能用上。

“设备智能化、指标数据化,帮助大家健身更有成效。”柳荫公园管理处主任时伟说。

广东深圳笔架山公园——

配套服务亮点多

本报记者洪秋婷

一大早,广东深圳市民彭先生带好运动装备,来到了深圳市笔架山公园。

“你看,我提前在小程序上预约了足球场,非常方便。”彭先生和球友们还购买了配套服务——球场配备了智能摄像头,利用AI识别追踪足球轨迹,实现赛事直播,且在运动结束后可回放、下载比赛精彩瞬间集锦。“方便又炫酷,这笔钱花得值!”彭先生说。

彭先生家住附近,是笔架山公园的常客。今年3月,他参加了在公园举办的斯巴达勇士赛。

“赛道设置很有挑战性,泥地攀爬、翻越障碍墙,我在比赛里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彭先生说。

附近的营地绿树环绕,草坪开阔,十分惬意。漫步公园,许多消费新场景令人眼前一亮。

“有一次我锻炼累了,点了一份外卖,20分钟后无人机就把餐送到外卖柜,很快又很有意思。”这次经历给彭先生留下深刻印象。

“无人机外卖航线以深业上城为起点,依托丰富的商户资源和距离优势,为公园内的市民游客提供快速配送服务。”笔架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王思琦介绍,“开航以来,单日峰值近400架次,日均120架次。”

“这里的智能咖啡机器人也很好玩,喝一杯机械臂做的咖啡,感觉挺新鲜。”彭先生说。公园的智能停车场,有“光储充”一体化示范站、咖啡驿站以及线上预约停车系统,为前来锻炼的人打造丰富体验。

“笔架山公园分为山体公园和体育公园区域,两大区域各具特色。”王思琦介绍,“凭借优质的场地资源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公园的运动场地人气持续高涨,每月接待各类球赛参与者及体育爱好者达6000人次。”

辽宁沈阳国际泵道公园——

新潮运动好去处

本报记者刘佳华

周六上午,阳光正好,辽宁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渐渐热闹起来。或是骑自行车,或是滑滑板,不少青春身影在泵道上跃动。

一条条泵道,远望像是微缩版的群山。

沈阳国际泵道公园占地4.58万平方米,共有9个赛道场地,从入门级到专业级,适用于滑板、轮滑、自行车等轮式驱动项目。

11岁的谢佑宁来到赛道旁,先热身,接着换上骑行鞋,套护膝、披护甲、挂护肩,最后戴上护目镜、头盔和手套,神气十足。他跨上小轮车,冲向泵道。

“来看看视频。”教练成家宝用手机录下谢佑宁的训练过程,一帧一帧回看,纠正他的动作细节。22岁的成家宝是退役运动员,2023年来此任教。

“这里,注意身体重心向后坐,车头向上拉。”成家宝还在场地里放上障碍物,增加难度。半小时后,孩子的额头淌下汗水,骑车腾跃的动作越来越熟练、舒展。

谢佑宁是沈阳铁路第五小学的学生,3岁开始骑平衡车,4岁接触小轮车,从小喜欢自行车运动。以前,沈阳没有专门的泵道场地,只能等家长有空时带他去外地体验。

2023年5月,沈阳国际泵道公园即将开园的消息让全家很兴奋。开园当天,世界冠军骑着共享单车和小选手比赛,也让谢佑宁近距离感受专业选手的厉害。

开园后,谢佑宁常来这里训练,逐渐掌握了各项泵道骑行技术,“每周至少来3次,周末一待就是一整天。”如今,泵道公园成了他除家和学校外待得最久的地方,“现在沈阳的最大的‘双包’我都能‘飞’过去了!”

公园运营方为小轮车爱好者组建了队伍,大家经常在一起集训、备赛。

谢佑宁是队伍中的一员,他在2024年中国泵道联赛总决赛11到13岁组获得亚军。今年,在2025青少年泵道世锦赛中国预选赛烟台站比赛中,他一举夺冠,获得2025年瑞典青少年泵道世锦赛参赛资格。“家里有30多个奖杯!”谢佑宁自豪地说。

“两年多来,我们承办了各类国际国内赛事15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到此参赛。平时,公园免费开放,逐渐成为沈阳休闲运动新地标,最多时每天入园超千人,不少外地爱好者趁周末专程赶来沈阳训练。”沈阳国际泵道公园运营负责人刘旭说。

责任编辑:乔妙妙
  • 健身
  • 李林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