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海面、青山与村落相映成景。人民网 叶青卿摄
养殖渔排与排列整齐的浮球交织出一幅多彩的“海上牧场”画卷。人民网 叶青卿摄
“瞧这海面,多整齐!”渔民老林手指前方说道。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海面被数万枚彩色塑胶浮球分割,它们通过绳索从近岸向外海有序延伸,勾勒出一大片“彩色海洋”。这里就是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鲍鱼养殖的核心区——苔菉镇苔菉村。
连江县是中国第二水产大县,海域广阔,坐拥“山、海、泉、江、岛、湾”多样生态,天然水产品种超500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连江县具备了发展深远海养殖的有利条件。2024年,该县渔业产值达302.06亿元,连续5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一,鲍鱼产量达5.93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被誉为“中国鲍鱼之乡”。
连江作为福建鲍鱼的发源地,从第一粒连江鲍鱼诞生至今已有30多年。“传统”转“现代”,连江鲍鱼产业的升级路径清晰可见。记者一行乘船深入养殖区,只见新型深海塑胶渔排成片铺开,这片精心规划的“海上牧场”,正是连江“向海要粮”的生动实践。(杨灏昱、叶青卿、林晓丽、兰志飞)
彩色的塑胶浮球整齐排列在海面上。人民网 叶青卿摄
巴掌大的“福鲍一号”。人民网 杨灏昱摄
福鲍“叠叠乐”。实习生 林楚涵摄
工人在渔排上打捞鲍鱼网箱。人民网 杨灏昱摄
工人在给鲍鱼“搬家”。人民网 杨灏昱摄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