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用“奔驰标准”如何造车:“在奔驰的字典里,没有够用就好”

2025年08月13日 19:50:17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周纯粼

在“中国人购车首要因素是智能化”的命题争论中,在SUV撞飞卡车的走形对比中,在203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响亮口号中,中国汽车行业的卷斗终局仿佛已现曙光。

而随着海外市场逐步针对中国汽车收紧准入标准、安全标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准后,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搭载了“车规级”手机支架都值得全网宣传的氛围中,能造出正经汽车吗?答案其实挺明显的。

“标准”一词,有些车企标榜其是产品质量的“终点”,但在奔驰体系中,它只是“起点”。

在今年的奔驰科技日中,汽车发明者向外界展示了它在“快餐”造车时代一如既往坚守的“奔驰标准”是如何打造出一台奔驰车的。

“现在的行业潮流正在发生改变,从装备党、卷智能回归到卷标准、卷安全。在奔驰看来,硬件固然重要,但调校才是本质。”奔驰整车集成、车身、安全与研发中心负责人白岳涵(Johann Buss)在开场演讲中表示。

奔驰将座椅视为整车开发的核心系统工程,其价值远超一项配置。从路面到底盘,从座椅到人体,就像一场精密运转的接力赛。作为车内与人接触面积最大、时间最长的部件,座椅需同时满足安全可靠、健康舒适、经久耐用三大本质需求。

一把奔驰座椅的开发周期长达4年,涵盖可行性研究、数字仿真、实物验证等全流程测试。一张座椅需满足超6000项控制标准,全系车型座椅类型达上千种。工程师通过1800余项数字仿真提前验证静态强度、动态疲劳、NVH噪声、安全气囊引爆时机等关键性能。其中,乘客分级探测系统可精准识别副驾乘员体重级别,自动关闭安全气囊以避免对儿童造成伤害。

座椅骨架是隐形的“脊梁”,一侧连接车身,承受路面颠簸,另一侧支撑人体。奔驰拒绝供应商通用骨架方案,坚持为每款车型专属开发骨架,确保与车身空间、功能的完美集成。

其骨架满足全球最严苛安全标准,并采用全骨架电泳防腐工艺,实现15年不失效,而行业通常仅对滑轨局部防腐。奔驰工程师表示:“在奔驰字典里,没有够用就好,也没有差不多。”

现场,工程师邀请记者解剖了一张座椅,揭示了其层层叠叠的精密结构。头层纳帕真皮经数字扫描和人工双重检测,剔除微小瑕疵,下层舒展复合层确保皮革平整无褶。

内置0.84平方米加热区域,覆盖靠背、侧翼及头部;通风系统集成4-5个风扇,远超行业平均的2个。座椅通风风量达到9L/秒,且噪音低于40dB,比笔记本风扇更安静。腰托支撑层与动态气垫负责在侧碰时膨胀保护乘客,体现其对人体工学的深度考量。

奔驰座椅通过德国脊背健康协会AGR认证,将"久坐不累" 作为核心目标:发泡层前软后硬的梯度设计、多轮廓可调侧翼、热石按摩功能共同实现压力均匀分布。这种“从皮相到骨相”的极致追求,让奔驰座椅成为移动健康终端,而非简单的“大沙发”。

而在与驾乘质感息息相关的底盘领域,奔驰则通过五大维度衡量其性能:驾乘舒适性、安全感、掌控感、运动性、精确性。根据工程师描述,其中前三项为奔驰“绝对领先”领域,后两项追求“领先”。那为什么不做“五边形战士”?原因很简单,“底盘是平衡的艺术,物理特性决定了无法所有维度极致化。”

所谓安全感,是指车辆在任何路况下赋予驾驶者的从容自信。掌控感则要求车辆始终保留操作冗余,即使极限状态仍提供渐进反馈;舒适性的核心在于振动传导路径的全局优化——从轮胎相连的初级弹簧阻尼系统到悬架,再到车身,再到座椅,最终到达乘员身体,每个环节均需精准适配。

为此,奔驰定义了超130项物理指标及1000+项零部件指标,且每一款底盘都要在实车上经过两冬两夏的实车测试。

针对行业热议的“钢悬vs空悬”,奔驰解释了其特性差异。

钢制悬架结构中,螺旋弹簧提供线性刚度,路感清晰且终身性能稳定。但被动减震器需在舒适和运动间取得平衡。

不过,奔驰独创的敏捷操控系统,通过在减震器集成“振幅响应附加阀”,拓宽了性能“带宽”。

空气悬架中的空气弹簧具备非线性刚度,它像一个皮球一样,小行程下压时软,大行程下压时硬,配合ADS Plus电控减震器,实现“该软时软,该硬时硬”。其车身自调平功能确保满载和空载时车身高度与偏差恒定,舒适性始终如一。

根据不同的车型,奔驰提供了超10种底盘配置。C/E级长轴距搭载舒适悬架、GLC SUV用越野悬架、S级/GLE等提供空气悬架。

针对旗舰车型如S级,还拥有eABC智能魔术车身全主动悬架,通过主动调节车高抑制俯仰和侧倾。

底盘是系统性工程,奔驰拒绝“单一部件性能最大化”思维。例如强化运动性需全面硬化弹簧、防倾杆、衬套、轮胎,但将牺牲舒适性。因此奔驰坚持“全局匹配”,才能成就“开奔驰的感觉”。

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搭载不同悬架版本的S级量产车,在不同路面上的舒适性特征也不同。例如,搭载空气弹簧的S级车,在经过驼峰坡时,有轻微抛跳感,但收敛很快,无次级振动;而搭载钢制悬架并配备了eABC系统的S级车,则在经历同样路段中,毫无抛跳感,车身就像牢牢吸住地面的轨道列车般驶过。

在搓板路中,搭载eABC系统的车辆如同飘浮在棉花糖上,以一种很舒适悠闲的姿态经过路段。其追求的并非车身本身的四平八稳,而是传递给人的实际感受。

可见,空气弹簧和钢制悬架并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而是各有所长。更重要的是,调校功力的差异远比硬件本身带来的差异显著,这恰恰是奔驰的强项。

同时,我们体验了搭载线控转向系统的新EQS。这是一款“真线控转向”,仅需170度就能打满方向,相比传统方向盘的“两圈半”行程,其无需交叉手就能实现调头。因此,其方向盘样式也并未采用常规的圆形,而是采用了半幅式。

通过可变转向比设计,这套系统在低速时拥有偏厚重的阻尼感但转向比较小,以防止误操作将方向打过头,但同时保证车辆能够快速腾挪。高速时则会提高转向比,以实现高速稳定性。

从座椅到底盘,奔驰始终坚守其对标准严苛要求,并通过其百年造车经验,寻找最适合每款车调性的精准调校。

关于奔驰标准,本次科技日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为了更直观地感受“标准”,奔驰安排我们进入了一条微缩生产线,进行“实操”。

数十个人被分为若干组,有焊装、有涂装、有物流运输等,各司其职。虽然是微缩流水线,但生产系统监控屏幕、工位上的传送带、计件传感器、打螺丝的电动工具应有尽有。

即便是模拟生产,如果遇到不符合标准的废品,也会被下一道工序退回,并被问责。从中,你能够感受到奔驰对生产细节把控精益求精的态度。而通过奔驰自研的MO360系统,其能够对于生产过程实现记录、复盘、优化,使得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始终保持在最健康状态。

2025年,正值奔驰在中国研发生产20周年。20年来,其始终坚持以奔驰标准为中国市场打造量身定制、品质顶尖的座驾。

除了“求精”,奔驰也在不断“求新”。中国市场上,在“京沪”双核的研发力量下,奔驰正在打造史上最强大的产品和科技攻势。比如下个月即将预售的全新CLA,就是其集智能化、电动化最新科技的大成之作。

面对这个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奔驰的运营之道依然是坚守品质,秉持长期主义,并不断突破。

责任编辑:张阿嫱
  • 奔驰中国
  • 奔驰汽车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