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清晨,珠峰脚下的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阳光洒在崭新洁白的藏式院落里,家家户户屋顶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另一边,森嘎村安置点尼玛次仁家的板房里,妻子普布给孩子穿上新衣服,尼玛次仁第五次掏出手机看时间:“12点,就搬新家!”
今年1月7日,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3月3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式启动。经过100多天的紧张施工,首批灾后重建民居于近日竣工,并具备入住条件。
尼玛次仁家是首批入住新居的家庭之一。“我家分到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聊起新房,尼玛次仁的父亲群培很开心。
8点多,普布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来到新房做准备。普布煮上牛奶和砖茶,在满屋子的奶香中,哼着小调,布置新家。
12点到了!
群培捧着洁白的哈达,郑重地迈过新家的门槛,尼玛次仁抱着厚实的卡垫跟在后面。“阿爸阿妈,新家的第一壶茶,趁热喝!”普布端着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快步迎上来,声音激动,微微发颤。
群培走到墙边,一遍遍抚摸着墙:“这房子的地基挖到了冻土层以下,用的钢筋粗壮结实,砖块水泥都是精挑细选的。”以前家里的土坯房是群培亲手盖的,他深知这个新家有多好。“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房子,接下来,我们更要靠自己把新房布置好、把日子过好!”群培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喝着酥油茶,忍不住感慨。
14日夜里,全家老小在临时板房里围坐在一起,一遍遍兴奋地盘算着新家该怎么布置。
“地震把房子震塌那会儿,哪敢想能住进带大玻璃窗的砖房啊!”群培的眼眶湿了。从灾后的废墟,到在板房里憧憬幸福,再到眼前亮堂结实的新家,他没想到这么快。“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关怀!”群培说。
渐渐地,村道上越发热闹。
邻居们的欢笑声、孩子们的奔跑声交织在一起。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带着笑,怀里抱着卡垫、被褥,提着暖瓶、茶壶,朝各自的新家走去。84岁的洛桑老爷爷沿着新铺的、平平整整的水泥路,慢慢地往前走,仔仔细细地看着新房子、新路面,“没想到有一天村里会这么干净,这么整齐,真好!真好!”
灾后重建启动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日喀则市组建了前线指挥部,近万名党员干部扑在一线,836名包村干部日夜驻守在工地上。指挥部组织工人轮班赶工,建材保障组提前备料,质量监督组全天候值守……截至8月15日,日喀则已有2578户12139名受灾群众住进了新家。预计到10月底,所有受灾群众将搬入新居,温暖过冬。“我们将加快完善产业设施,持续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日喀则市委常委、副市长索那塔杰说。
尼玛次仁一家坐在明亮的客厅里看电视,家门外的村史馆广场上,乡亲们跳着欢快的锅庄舞。群培透过玻璃,望向远处农田里的青稞和油麦,“再过个把月就能丰收了,这日子会越来越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6日 04 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