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新闻

116名“技能粤军”将参加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产业工匠竞技 点亮智造未来

2025年09月02日 15:37:26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何颖思

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有数千台工业机器人。

余家欣

黄波

邓安

郑飞

全国技能盛事——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广东将派出116名选手参加106个项目的比赛。

作为优秀产业人才的“竞技场”,本届国赛明确要求各代表团国赛精选项目选手中企业职工人数比例不得低于50%,更多产业工匠将亮相这场全国技能盛事。正在紧张备赛的企业与产业工匠,如何看待竞赛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赛事背后又蕴藏着广东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哪些“密码”?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技术比拼紧扣产业需求

第三届国赛106个比赛项目中,世赛选拔项目有66个;国赛精选项目有40个,重点增加了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等项目比重,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过半,引领性更强。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项目(国赛精选)便是其中一个应用新技术项目。该赛项对标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主要考察选手物联设备安装、工业网络组网调试、工业数据采集、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与开发等技能。

“比赛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在设备自动化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核心内容是数据要素的全流程流通,比如如何将PLC的数据‘上云’。这个赛项主要考核的是新技术与传统生产设备的技术融合。”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树根互联”)教育事业部资深产品经理郑飞,将代表广东省参加这个赛项的比拼。他希望通过参赛了解更多大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为日后帮助更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做积累。并将企业应用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助力职业院校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项目的比赛内容十分切中企业需求。”树根互联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陈立峰表示,树根互联在服务国内上千家中大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现,企业对数字化的技能人才、一线实施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们和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都有合作,帮助他们培养数字化人才。”

竞赛激发创新意识

广东企业强化产业深度融合,培养契合行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

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省机械所”)培训讲师、电气工程师黄波参加了第三届国赛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国赛精选)比赛。“此次比赛内容涵盖数控加工、产线编程调试、机器人编程调试、云平台数据采集等多个方面,我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出身,数控编程和虚拟仿真对我来说较难。这正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价值,将推动更多高技能人才涌现。”黄波认为。

作为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首批链主单位,省机械所通过以赛促训、岗课赛证融合机制,发挥省机械所链主企业优势,成为技能人才的“孵化器”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器”,推动技能转化与研发创新,进一步加深校企资源互通产教融合。省机械所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李英奇表示,“派技术人员参加本届国赛,可以激发他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欲望,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有助于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不断突破。”

人才用技能照亮前程

技能,不仅能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更能助力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用技能照亮前程”。

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高级维修电工邓安,将代表广东参加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项目(国赛精选)的比拼。2011年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毕业后,邓安扎根汽车行业15年,从一名普通的初级维修电工,成长为高级维修电工。“国赛是我们的天花板,能跟各省市高手较量,机会难得。”邓安说,比赛内容与日常工作高度契合,能够将竞赛所学应用于实际生产。通过这次参赛,他了解到更多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比如工业机器人电流参数监控,以前我们只能在每台机器人的显示器前看。现在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可以把数百台机器人的数据采集到一台电脑前,还能制作趋势图,设定报警值进行监控。”

在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有数千台工业机器人,其中焊装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已经接近100%,为此企业对相关运维人员的需求也显著上升。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制造总部总部长、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耀辉认为,通过参加各项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有助于企业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技术力就是生产力!”杨耀辉指出,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基本技能、固有技能和高级技能循序渐进培养,同时通过对现场课题的解决,在实战中迅速成长。“这一次国赛,真正从用户需求和企业痛点出发,有助于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通过与全国顶尖选手的竞技交流,提升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精湛技艺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经过系统化训练的高技能人才走进产业,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代表广东参加第三届国赛服装制版项目(国赛精选)的余家欣,目前是广州市白云区江高迪柯狐服饰商行员工。2023年从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毕业后,余家欣留校任教,培养时尚造型设计“新生代”。今年她选择进入企业。“现在企业的岗位比较分明,我参加比赛后,综合能力水平提高一个档次,从设计制版到成衣,我一个流程走下来,避免了一些之前跟制版师、工艺师对接出现的失误。”余家欣说。

从事服装行业近三十年,广州市白云区江高迪柯狐服饰商行总经理余春保表示,公司2020年前以内销为主,之后转向东南亚出口,随着服装行业消费群体与需求变化,公司对于综合性的高技能人才也十分渴求。余家欣有着丰富的竞赛经验,技能水平很高。加入公司半年时间,她便帮助企业拓展了新的业务线,引入定制化西装业务,“她为公司带来了很多创意和想法,并带动其他员工技能提升。”

责任编辑:张阿嫱
  • 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